一骑红尘妃子笑,小小荔枝是个宝。有研究指出,在荔枝肉中含糖量高达20%,大约100克的荔枝中,维生素占有70毫克,另外蛋白质、脂肪、果酸,微量元素等都占着重要的比例。所以说,荔枝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食物。

《本草纲目》里也记载:荔枝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痛、镇咳养心等功效。但李时珍也说:“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也。”翻译过来就是,吃过了容易“上火”!

天杀的,为什么这么有故事、有情怀、有营养的果子,一定要有这么明显的缺点呢?

吃荔枝为什么会上火

其实,“上火”是个很宽泛、不明确的定义,什么口舌生疮,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牙龈出血、发烧等症状都被划到“上火”的名下。总的来说就是除了拉肚子之外的各种不适症状。那么荔枝能不能引起这些不适呢?

就个人感觉而言,荔枝最大的特点就是甜。一般来说,水果的甜是由蔗糖和果糖两种糖类物质决定的。虽然果实中也富含我们熟悉的葡萄糖,但是葡萄糖显然没有这两位兄弟能出风头,它的甜味过于清淡了,葡萄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74%,而果糖的甜度则是蔗糖的1.7倍。

而荔枝的甜就在于它们存储了大量的果糖。而吃荔枝后的“上火”反应并不神奇,那都是果糖在捣鬼。除了给我们的舌尖一丝甜蜜之外,荔枝果糖还会去抢占葡萄糖的工作岗位(谁让它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亲兄弟呢)。

虽说也能充当能量物质,可是果糖被机体吸收后须经一系列酶催化才能变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元贮存,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这个转化的过程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所以,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我们反而不能得到足够的葡萄糖。而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脑在内的零件自然无法正常运转了,可引起低血糖症。于是,high过的人就“上火了”。

荔枝所谓的“热性”不过是果糖含量太高了。并且,很多被贴上“热性”标签的水果(例如榴莲、樱桃等等)都有这个原因。至于喉咙痛,发热,生疮之类的症状,同吃荔枝的数量并没有必然联系。个人认为,只是有些症状与大量吃荔枝同时出现的。

比如,张三吃了十斤荔枝,碰巧暴晒了一下午,引起了中暑头晕等等症状;又或者李四吃了五斤荔枝,碰巧不小心得了感冒;于是各种不适症状都被转嫁到荔枝头上,荔枝上火的名声就被无限放大了。这个同“我一朋友如何如何就能生男孩”,是一个道理。

另外,荔枝成熟的季节,恰逢暑期,也是身体不适多发的时期。二者之间就被建立起了莫须有的联系。与其说,人们害怕吃这些水果上火,不如说,害怕里面的果糖跑出来捣乱吧。每年都会有因为过量吃荔枝去看医生的报道。所以,碰上好吃的荔枝还是悠着点。

除了防“上火”,吃荔枝时还要注意啥?

(1)不宜空腹食用

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而且空腹食用过量会因体内突然加入过量高糖分,而发生“高渗性昏迷”。

(2)不宜多吃

大量进食荔枝且吃饭很少,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严重者会发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齐等。这些症状都是大量食用荔枝后产生的突发性低血糖,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

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过10个,儿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热病。

(3)糖尿病人慎吃

荔枝的糖分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慎。同时,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症状。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也要忌用。

(4)尽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

现在市场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过的,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水分进入胃肠道后会稀释消化液,引起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也会造成暂时性低血糖症。有些水泡荔枝可能含有洗涤剂等毒性成分,这也可能导致头晕。

其实,吃荔枝的时候多吃点馒头稀饭,补充点葡萄糖,是个对“抗荔枝病”的好方法。

怎样挑选新鲜可口的荔枝?

(1)看颜色

新鲜的荔枝并不是完全鲜艳的红色,而是有些暗红色,许多表皮上还会带有些许的绿色,这是很正常的,这样的一般都是比较新鲜的。

(2)看外表

如果荔枝头部比较尖,而且表皮上的“钉”密集程度比较高,说明荔枝还不够成熟,反之就是一颗成熟的荔枝。如果荔枝外壳的龟裂片平坦、缝合线明显,味道一定会很甘甜。

(3)试手感

用手触摸外壳,轻轻地按捏一下,一般而言,新鲜的荔枝的手感应该紧硬而且有弹性,稍微有些软但又不失弹性的,是相对而言比较成熟一些的,如果又软又没有弹性,那么说明该荔枝已经熟透了,或者是烂了。所以记得要挑选那些稍硬一些有弹性的荔枝。

(4)看大小

一般而言,如果经受住了上述四条的检验,那么个头越大、外形越匀称的越好。

(5)闻气味

凑到鼻尖闻一闻,新鲜的荔枝一般都有一种清香的味道,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异常的味道,说明已经不是新鲜的荔枝了。

(6)看果肉

一般买卖这类水果,都会打开样品查看或着试味,剥开外壳之后,如果果肉是晶莹剔透的,那么比较新鲜,如果带有点红色或褐色,就变味了。试尝一下,新鲜的荔枝吃到嘴里,果肉富有弹性,果汁清香诱人,酸甜可口。

(本文综合自维基百科、科学松鼠会、《广西医学》、家庭医生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