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健康《Health Bang》独家发布的 “妇科十大谜团” 里,宫颈糜烂很可怕,会导致宫颈”这一说法排名第八,谜团指数:56.20%。调查中发现,41.20%的网友认为这是正确无疑的,还有15%的网友表示“不确定”,我们请沃医妇产名医集团创始人、妇产名医、知名大V龚晓明和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

宫颈糜烂:这是种过时的“病”

可以说,宫颈糜烂是一个中国的“特色病”,因为它是一个误区,“糜烂”两个字听起来很可怕,但是2008年医学院教科书里把这个词去掉了,而在台湾,30年前就已经把它从教科书里面拿掉了,而在国外,医生根本不知道这个病,曾经有人把这个翻译为“cervical erosion”,但是很遗憾,翻遍国外权威的妇产科教材,居然找不到“cervical erosion”的诊断。

国内2008年《妇产科学》教材里正式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说到底,“宫颈糜烂”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

它的出现和消失和女性雌激素分泌相关,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想象。

只是症状:宫颈糜烂像“唇红”

其实“宫颈糜烂”的样子和女性把嘴唇撅起来的样子很像,里面是一个粘膜,外面是鳞状上皮,当发生柱状上皮外翻时,像是出现一个“唇红”。

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在绝经了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

在过去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嘴唇”撅起来的程度,即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如下图,和“糜烂”没有什么关系。

宫颈糜烂致癌?错!它和宫颈癌没有关系

其实没有关系。

宫颈癌的发生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HPV的所谓的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可以做宫颈刮片,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宫颈的定期检查是必要的,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是为了预防宫颈癌。

一定不能因为“宫颈糜烂不是病”而忽略宫颈健康问题,除了癌变,还有宫颈炎要警惕,如果有白带增多、发黄,持续有异味,这是宫颈炎症的表现,说明宫颈上出现了感染,宫颈那囊和肥大,也是宫颈慢性炎症的结果,这些是需要治疗和重视的。

宫颈“糜烂”和性生活“糜烂”无关

根据以上的分析,宫颈糜烂只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仅和雌激素有关,和其他因素包括性生活没有关系。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主任医师谭先杰在《Health Bang》现场说:“如果一定要问相关性,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男朋友可以使一个女性的宫颈很‘糜烂’,但多个男朋友也可能不让她糜烂’”。

参考资料:《宫颈糜烂——一个过时的疾病》(公众号“龚晓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