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病痛挑战基金会主办的2017亚洲罕见病患者组织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印度、新加坡等地的罕见病病友组织代表,介绍了国外组织发展与罕见病支持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国内以溶酶体贮积症病友组织为主的患者组织代表分享。同时,围绕国内罕见病将来的政策趋势、行动展望,相关专家、学者也和在场各方进行了探讨。

会议由病痛挑战基金会秘书长王奕鸥主持。溶酶体贮积症病友组织代表首先轮流分享了自身群体的生存现状、政策现状和组织情况。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组遗传性代谢疾病,包括粘多糖贮积症、戈谢氏症、法布雷症、庞贝氏症、尼曼匹克症等。目前,病友们普遍面临国外药物无法在国内上市、或上市后药费极其高昂等情况,无法享受医保,迫切需要相关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支持。

随后,来自印度的溶酶体贮积症支持协会(LSDSS)主席Manjit Singh、印度罕见病联盟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任Prasanna Shirol和来自新加坡的泛东盟(ASEAN+)罕见病事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新加坡“跨越国界彩虹”组织执行主任Raman Rajakanth进行了自身经验的介绍与分享。有意味的是,虽然国情、医疗制度各不相同,这些国外的伙伴上台后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此前中国病友代表的分享,有着似曾相识的经历和感受。他们从理念到行动层面,为大家展示了国外NGO的发展过程和对病友支持工作的发展。

泛东盟(ASEAN+)罕见病事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新加坡“跨越国界彩虹”组织执行主任Raman Rajakanth

下午,王奕鸥介绍了病痛挑战基金会目前的工作框架,其中,罕见病协作平台将整合多方资源,将继续为罕见病病友自组织提供培训、咨询、资助、公众倡导等多方面的发展支持。随后,两位罕见病圈的“老朋友”围绕罕见病组织如何发展、政策倡导如何进行了分享。

青岛社会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刘军帅,历经了从医生、官员到研究人员的转变,但一直未离开过对罕见病的关注。当年在全国首开罕见病药物入医保的“青岛模式”,如今已经变成了“青岛经验”,刘军帅老师基于国内罕见病组织的现状,对各组织提出了三点希望:“开放”、“合作”、“提升”,他指出,各组织要加强相互间和对外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病痛挑战基金会政策研究顾问董咚,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观察和梳理,引导大家思考了一系列罕见病政策层面的问题。她先清晰地向大家展示了在国家法律、政策里,“罕见病”这三个字是怎样从无到有、逐渐被医疗政策所关注的过程。她建议,推进罕见病支持政策,自下而上的倡导,可以把重点放在“罕见病目录”的制定而不是“罕见病定义”上。同时她指出,应对罕见病,涉及教育、就业、残障、妇女儿童权利等方面的政策,也同样是保障罕见病群体融入社会的重要支持,不应被大家忽视。

自由交流的问答环节,在场的伙伴们向嘉宾们提出了有关药物研发、政策倡导等方面许多问题。溶酶体贮积症作为一组遗传性代谢疾病,医药费用高昂,普通个体家庭根本无法承受,而医保体制的完善,势必需要政府、药企、社会资源、病友自组织和病友社群等多方共同面对、一起推进。欣慰的是,国外和国内部分地区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今天的会议,是这条倡导之路的又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