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第二十三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京开幕。国内外450余家演讲嘉宾和论文汇报者以及百余家团体会员单位和40家媒体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学术盛典。

9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由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希思科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监事长马军教授,副理事长于金明院士、秦叔逵教授与郭军教授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李进教授详细介绍了CSCO 和希思科基金会专家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全力奋战,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务实推进,为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切实保障,动员专家团队在特殊时期利用一切可使用资源为肿瘤患者这一易感人群提供网络问诊咨询服务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随后,秦叔逵教授着重介绍了本次CSCO年会几场特色专场的内容要点。今年,CSCO学会特将专场内容扩增为两个210分钟的专场。在这一专场当中,将有十五项临床研究进行逐一口头报告,涵盖肺癌、淋巴瘤、肝癌、黑色素瘤、宫颈癌、卵巢癌、胃癌以及针对多个实体瘤的中国原创研究,相信通过大会的深入交流,能够让肿瘤领域创新力量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年会还特别设立以“共建技术标准,加速推进抗肿瘤新药研发与上市”为主题的CDE药物专场,特别邀请CDE多部门的负责人与评审员,从这一独到视角阐述中国肿瘤创新药物审评现状与挑战,解读抗肿瘤新药技术指导原则,免疫治疗、抗肿瘤药物联合开发等研发审评考量,将为肿瘤领域临床医生、同道和医药企业同行间相互交流合作提供更高水平的互动平台。

马军教授在答记者问时说,疫情对白血病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治疗稍有耽误就会危及生命。但是,通过这种直播方式的努力,全国范围内感染新冠的白血病患者只有4例,且均为武汉患者。我们贯彻“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不隔离治疗与患教”的宗旨,为白血病患者的疫情防控教育提供了教材。

谈及免疫治疗与放疗的关系,于金明院士表示,放疗改变细胞微环境,在杀死细胞的同时也会产生抗原,因此,免疫治疗与放疗不可分割。最新的ESMO报道,放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能够使生存期中位数超过40个月,几近达到慢性病范畴,这为我们带来希望,放疗与免疫治疗以后也将会有更多的发展。

郭军教授指出,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也从免疫治疗的追求者逐步变为弄潮儿。黑色素瘤领域的免疫治疗发展一直是走在前列的。郭军教授认为,今后免疫治疗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侧重两个方向,一是在不同种类肿瘤中免疫治疗如何联合,二是免疫治疗失败之后的二线、三线治疗如何进行。本次CSCO年会汇报中已有相关问题的研究,CSCO将不辱使命,不断创新,迎接考验,带领中国临床肿瘤学界逐步走向世界。

顺势而为承壮志,创新形式再出发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年会创新性地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模式,同时分设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广州五个会场分领域进行学术展示与交流,为肿瘤医生同道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同时,本次CSCO年会开创性地将持续时间延长至八天,成为CSCO年会有史以来的时长之最。

多领域 多角度,学术缤纷盛宴

2020年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专场,专家学者们积极投稿,将专场内容扩增为两场以满足这一需求。随着CSCO在国际肿瘤学界影响力的提升,除了参加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交流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选择将研究成果在CSCO年会这个平台展示。CSCO学会也不断更新内容,将更多前沿热点内容传递给会员同道,为中国临床肿瘤领域发展铺平道路。

例如,基因检测一直是近年来临床肿瘤领域的热点话题。此次,CSCO年会设立了肿瘤分子标志物前沿与精准解读专场,专家将以最新研究向广大参会医生同道细致展示与讲解。同时,在“常见肿瘤多基因检测临床意义分享” 专场,专家还将以成功案例作为教材,为临床医生的今后工作提供启示。此两场专场的设置,也正呼应了“精准诊治”的会议主题。

今年年会的另一重要主题是“携手共赢”,体现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多学科诊疗模式”。这一点,从年会会场设置,人员参与情况等不难看出:学会邀请众多临床肿瘤学界的顶尖学术带头人,但并不局限于肿瘤学界。多个会场也都设置了与多学科诊疗相关的主题内容。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策略,为我国抗肿瘤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