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为了自杀,你的准备行动完成得怎么样?”“最近一周,你已着手写自杀遗言了吗?”11月18日,有网传消息称,上海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包含诸多与自杀相关的题目,学生家长认为该问卷内容诱导性强,内容负面,题目设计欠妥。

据黄河新闻网记者调查显示,该调查问卷中的58-95题,一字不改地来源于《Beck自杀意念量表》。这一量表本身是国外学者编写的自杀意念测量工具,也明确适用范围为13岁以上人群。将问题“移花接木”至中小学生的心理调查问卷中,既不合理,也不够科学,存在诸多隐患,甚至最终目的会事与愿违。

11月19日,上海长宁区教育局发布致歉通报,称已要求停止该调查问卷工作。“经初步核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我局相关科室对问卷内容审核把关不严,引发学生困惑和家长担忧,对此我局致以诚恳的歉意。我局将进一步调查处理,并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共同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

此事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些日子,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消息一出,引起各方争议,广大网友纷纷提出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担忧。

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大家都在担心什么?

担忧一:筛查方式单一,结果不准确

目前,部分学校在进行抑郁症筛查时,采用的是传统的“问卷量表”筛查形式,即发放一份心理量表,由学生填写,分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就被视为可能患有抑郁症。

然而,在临床诊断中,量表只能用来判断抑郁症状,而不能作为抑郁症的凭证。抑郁症的确认,需要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精神检查,参考的维度也更多样,包括来访者的一般表现、认知过程、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等。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体检抑郁症的筛查,会不会有因为工作量大,疏忽会谈以及对本人的了解,仅通过量表的分数,就简单判断存在有抑郁症的情况呢?

除此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临床量表本身是提供给去精神科寻求帮助的患者使用的,填写量表暗含的前提是:我愿意接受你的帮助,也愿意如实作答。

而学生在填写量表时,会不会因为不信任老师或怕被家长知道,而故意不按照真实情况填写呢?如此一来,筛查就将沦为“形式主义”,同时,很多抑郁症患者反而因为无效的筛查结果而被忽视掉。

担忧二:查出抑郁症,想被帮助,但更怕被淘汰

曾经有不少企业把心理量表问卷纳入员工检查体系,不过,做问卷的目的并不是让员工更健康,而是用来淘汰的:筛选出来那些脆弱的、士气低落、情绪不够稳定的人,并将其淘汰。

企业害怕耽误效率,那么,学校会不会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抛弃、淘汰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呢?会不会对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进行劝退、强制休学?即便不会出现如此极端的情况,作为体检结果的一部分,会不会被记入档案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升学?

对于这种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果没有具备配套的管理措施、反馈渠道,恐怕很多人并不敢真实的表露自我。

担忧三:筛查体系不完备,难以保护学生隐私

当筛查出潜在抑郁症患者,该如何保护他们的隐私呢?会不会某个学生“有问题”,第二天满校皆知?

另外,保证隐私的度,该如何把握?过度保护隐私,会不会无法光明正大的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不能光明正大的干预,会不会让学生本人内心的负担感更加加重?如果不保证隐私,会不会造成班级内的同学对抑郁症患者有意无意间的疏远、排斥?孩子们该怎么对待患病的同学?患病的学生会不会觉得自己被另类化对待了?

这些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都亟待解决。

担忧四:抑郁症成为钻空子、作恶的借口,更加被污名化

当一个学生被查出抑郁症,在学业上老师难免会对其有一些特殊照顾行为,比如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怕刺激到他的情绪而不进行批评;学生和同学发生了冲突,老师考虑到其病情难免会更加重视他的情绪;学生因为患有抑郁症,而可以不参加军训、集体劳动…等等情景,会不会成为一些家长和学生羡慕的“特权”?会不会因此谎称自己也患有抑郁症?

如何防止“伪抑郁”获得特权、特殊照顾,甚至造成不公平的严重后果,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将抑郁症纳入体检,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因延误治疗时间发生悲剧,且有利于引起学校和家长对抑郁症的关注。然而,想要把这件好事真正做好,面对的重重挑战和种种问题不可忽视。

如何完善初筛后的关怀流程,避免“一刀切”?如何加强对老师、家长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改变唯学习论的观念?是否可以考虑设置第三方监管反馈渠道,保护患者本人话语权,让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学生患者有一个可以发声、求助、申诉的渠道?是否该着眼于家庭学校之外,加强网络大数据识别抑郁症研究的力度,从另一个渠道找到需要帮助的人?减少青少年抑郁症,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以及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

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想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巨大而持续的经费投入和很多人的默默奉献和努力,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我们应该对政府和卫生、教育工作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措施聚焦于为国人心理健康服务,我们所面临的的问题,在共同努力下,也一定都会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