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男性队员在云南哀牢山野外作业后失联,经过全力搜救,4名失联人员于22日被找到,均已遇难。据有关救援专家表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

很多人不太了解失温,以为失温只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才出现。事实上,很多户外运动或野外探险过程中,也会发生失温。那么,到底什么是失温?人在户外遭遇失温后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期视频我们来回答这些问题。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人员遇难!解读凶险的“失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人员遇难!解读凶险的“失温”

首先,什么是失温?

失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最后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的核心区指的是大脑、心肺等核心生命器官,而不是我们的皮肤表面。

人体的温度正常是36.5-37.5℃,如果低于35℃就是体温过低,这时就会出现失温症状。失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失温,会出现不能控制的发抖,不能做复杂的动作,但能够走路及说话。在野外探险过程中,出现轻度失温,就有可能造成动作变形,坠下山崖或被石头绊倒、坠入到深坑。

中度失温,会出现意识茫然,动作协调性开始丧失,尤其是手部,比如不能拉拉链。人的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失温者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的颜色可能变蓝,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重度失温,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此时人体已经几乎无法自主调控体温并陷入昏迷,可能发生心率过快或心房纤维性颤动,最终导致心肺衰竭,这时死亡几乎无可避免。

那么,人在户外遭遇失温后该怎么办?

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在外失温,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当务之急,要在身体能控制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求助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

第二,你和同伴都出现了失温症状。怎么办?联合国通用的一条理念叫“要想救别人,首先保护好自己”。若你和同伴能相互扶持,那就你帮我我帮你,谁有意识谁先来和医疗机构打电话取得联系,他们才是最后救你的人。和同伴要相互交接班,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最大限度的延长自己生命存活时间。

第三,遇到他人失温。目击者当务之急就是要跟专业医疗机构打电话,必须要找到一个人帮忙找专业医疗机构过来救他。在医疗机构赶往事发现场的过程当中,要把失温者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牢靠的地方,来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4名地质队员遇难令人痛心,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有必要了解失温,或许在某一刻,这些失温避险知识能够帮助到你自己或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