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流言说法】:12月31日,一则关于北京安贞医院老院长洪昭光因服用新冠特效药paxlovid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传言称,辉瑞的这款新冠特效药易引起急性血栓,洪老院长因新冠肺炎(轻症)入院,服用paxlovid后心绞痛频发,抢救无效去世。

【网易健康鉴定】:

网易健康咨询了两位心血管专家,均表示老院长的症状情况尚不能确认与服用paxlovid有关系。据悉,目前洪老院长也并未离世。

【谣言鉴定要点】:

1、新冠病毒感染本身就会明显增加血栓风险,病情越重风险越高。

人体的血管就像是四通八达的公路,遍布于身体的各个角落,一旦某一段路堵车或者发生事故,就容易引起大规模的交通瘫痪。血栓就是指血管内的一些块状物质,导致血液流通不畅或阻塞,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早在抗疫初期,武汉防治前线的专家们在临床实践中就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患者极易形成血栓,呼吁大家提高警惕,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建议》。其后,世界各地的医生都注意到许多新冠患者与血栓相关的症状,并针对患者展开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相关凝血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指出“感染新冠的危重症患者除了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还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美国血液学会COVID-19患者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指南》明确“COVID-19可增加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事件的风险,且病情越重发生风险越高。

此外,2022年3月份,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提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病例主要器官病理学改变以及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患者相应的抗凝治疗方案

2、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肺炎的应激下出现急性心梗,在临床也比较常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洪昭光教授1939年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是中国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一位心血管专家向网易健康透露,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肺炎的应激下出现急性心梗的情况在临床也比较常见,即使服用了paxlovid,也不能就确认与服用paxlovid有关系。

同时据悉,洪老院长也并未离世。

3、提示:Paxlovid 药物自身比较安全,但服用条件比较严格,主要麻烦是药物联用。

Paxlovid其实不是一种药,而是一种药品“套餐”:由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两种蛋白酶抑制剂组合而成。奈玛特韦会抑制COVID病毒制造功能性病毒粒子所需的一种关键酶。经过奈玛特韦治疗后,从细胞中释放的COVID病毒不再能够进入体内未感染的细胞;另一种是利托那韦,这种药物曾被用于治疗艾滋病,但现在被用于提高抗病毒药物的水平。

2022年4月14日,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2/3期临床数据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发现,在Paxlovid接受者(22.6%)和安慰剂接受者(23.9%)中,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味觉障碍、腹泻、血压升高、肌痛、头痛、恶心、呕吐。Paxlovid治疗有症状的Covid-19最终进展为重度Covid-19的风险比安慰剂的风险低89%,并且没有明显的安全性问题。

不过,使用Paxlovid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由于Paxlovid中含有利托纳韦,很多经CYP3A4代谢的药物与Paxlovid有冲突,常见的包括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因此,使用前需获得医生处方,由医生确认是否适合使用,以及其它药物是否存在冲突,是否需要暂停其它药物。

网易健康提示大家,新冠特效药Paxlovid有严格的适应症,大家遇到新冠防治相关的问题尽量从官方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或者寻求医学专业人士的协助,而不是听信来历不明的传闻。

参考资料: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848202300289050&wfr=spider&for=pc/

2、https://medsci-private-files.medsci.cn/2021313/1615649424223_2020535.pdf

3、Wu C, Chen X, Cai Y, et 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 JAMA Intern Med, 2020.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0.0994.

4、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3/15/content_5679257.htm

5、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421/content-134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