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约君说

#广州的雨快包月了#据统计,在4月17日到5月9日期间,广州国家气象站仅在5月2日的降水量为零,其他时间每天都有雨。

打开外卖平台,凉茶店、养生茶饮店的“招牌”都已换上了袪湿茶,其中,五指毛桃薏米精华水、陈皮薏米水、茯苓百合薏米水等薏米饮料都成了热选款。在某书上也能找到很多受欢迎的薏米水食谱,并称“不能喝太频繁”,是因为“怕会太瘦太白”——有约君仔细读了读评论,也是担心:不会真的有人相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留言提问,能否拿炒过的薏米放在办公室直接用开水泡每天饮?喝完爆痘、拉肚子是因为太湿了吗?……今天,有约君就来说说“袪湿网红”薏米的正确打开方式。

生薏米不能服用时间过长

夏季里常用的祛湿中药种类繁多,但是有一味中药在夏季里出现的频率尤其高,因为它不但能祛湿,还能清热解毒,甚至还能美白祛斑,它就是薏苡仁了。

薏苡仁的别名有很多,包括苡仁、苡米、薏米等。它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性凉,入脾、胃、肺经,生用能利水渗湿、清热排脓解毒、除痹,炒制用能健脾养胃,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薏苡仁生用能利水渗湿,如果是脾虚引起的水肿,就正好适用,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多喝薏米水能变瘦。薏苡仁生用还有助于清热排脓,像有黄鼻涕或者黄痰时,也可以用生薏苡仁帮助排痰。

但是,正因为薏苡仁性凉和利水渗湿的药性,只适宜在明显有湿或湿热时短期使用,如果长期服用,就有伤津耗液、耗损正气的弊端。而且,生湿的根源多因脾虚引起,如果不去健脾,不从根本上去改善生湿之源,疗效是不持久的,所以,生薏米不能服用时间过长。

此外,阴虚、血虚、津液不足的人都不宜多用或单味药久服,小便多者不宜用,脾虚无湿者忌用。另外,孕妇也不能大量或单味药服用。

薏米食疗方推荐

薏苡仁可单独用,或与其它药材配伍使用。用量以一日9-30克为宜。

① 薏苡仁粥:薏苡仁50克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

②薏米莲子百合粥:薏米50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先煮烂,再与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红糖(或蜂蜜)调味食用。

③薏米山药粥:薏米50克、山药50克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

“薏米水”当茶喝,小心越喝越败脾

也有人问,在一些东南亚餐厅里卖的薏米水,甜丝丝、冰冰凉的,也是像柠檬茶一样日常饮用的啊,为什么中医又说薏米水不能天天当茶喝呢?

事实上,薏米的种类较多,不同国家和地区日常使用的薏米也不同,一些饮料所用的薏米可能并非我们所说的药食两用的“薏苡仁”。况且,生冷和甜腻的食物也是生湿的,反而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如果"薏米水"加了糖,还是冷饮的话,也不要指望它袪湿了。

值得提醒的是,薏苡仁药性是偏寒凉、偏肾利为主,是偏渗利的食材,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现在很多人一有湿气就用薏苡仁,但其实湿气大多因为脾虚,长期服用寒凉的食物会败脾,导致脾胃越来越差。

如果真的湿气非常重,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这种情况下更建议用相对比较平和的食材,比如炒糙米。糙米性味温和,把它稍微炒制一下,炒成金黄色,有米香的干香味,然后加水滚两三分钟,香味浓郁,既可以健脾又可以祛湿。

特别是小孩子肠道胀气或者肠胃不好,成人吃得比较油腻,不消化,觉得胃胀、胃顶、胃酸等,都可以尝试煮一下糙米水。

糙米炒制方法:

干锅下糙米,用小火尽量炒久一点,也可以一次炒多一点,大概半斤糙米炒20-30分钟,放凉后放罐里存放,每次需要的时候就像煮茶一样煮2-3分钟就可以了。

炒糙米水可以长期饮用,健脾和胃,也可以消食导滞,而且本身性味是偏温的,不会寒凉。不过,如果胃热严重,比如有口臭、便秘等,那就尽量不要用,或者不要用炒太过的糙米。

梅雨季袪湿,不能只靠药

说到在梅雨季的除湿方法,归根结底就是两个方向:防外湿和除内湿。除外湿的核心就是避免接触到潮湿的介质,除内湿的关键是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针对外湿和内湿,以下几个祛湿方法不妨参考一下。

避免淋雨

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不要穿潮湿未干的、不通风不透气的衣服,不要直接睡地板,洗完澡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避免外感湿邪,以避免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药物祛湿

薏苡仁虽然是药食两用的食材,但如果想有效袪湿,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理。在用薏仁祛湿的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患的不同体质增加一些食材或药材,比如:

经常拉肚子的人,可加一些山药、芡实;

伴有口干舌燥症状,可以加绿豆、赤小豆

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加山楂、陈皮;

满脸长痘且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加百合、莲子;

如果胃经常不舒服,食欲不振,还怕冷,可以加生姜;

如果感觉腰酸腿软,可以加点黑豆。

注意饮食

难以消化的过多营养物会化为湿气;不要吃大量油炸油煎、生冷烧烤等刺激肠胃的食物,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良好的饮食习惯祛湿的关键之一,尽量避免吃生湿的食物,如猪牛羊肉、海鲜,含糖多的食物,凉茶等。

如果一边吃祛湿药,另一边生湿的食物照吃不误,湿气就永远都除不掉。

穴位祛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三里、丰隆都是很好的祛湿穴位,湿气重的人平时也可以多揉揉。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有约、闫玉红健康课堂(花城FM)、杭州中医院等
图@视觉中国、本刊资料

整合、编辑:吴婉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