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最近经常消化不良,听说山楂能开胃,她就每天早饭前吃一把新鲜的山楂,每次吃7~8颗,连续吃了一星期,消化不良没治好,反倒添了新毛病,一到饭前,张阿姨就开始肚子疼,吃了饭呢,疼得更厉害,张阿姨自己吃了点止痛药,强忍着没去医院。结果,一天下午,张阿姨上厕所后,发现自己的大便发黑,又黑又亮,就像沥青的样子,水一冲,马桶里的水都是黑红黑红的,同时还伴有头晕、心慌、出冷汗,张阿姨慌了,赶紧给自己女儿打电话,一起来到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后,考虑张阿姨是“上消化道出血”,就让张阿姨住院治疗。打了几天止血针,张阿姨病情好多了,肚子不疼了,没再便血,也不心慌、头晕了。随后医生为张阿姨做了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一块约5cm×8cm的结石,而且,胃内有多处较深的溃疡,考虑是胃溃疡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医生用碎石器把胃结石碎成小块,同时让张阿姨服用碳酸氢钠和可乐,静脉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又经过三天的治疗,再复查胃镜,胃结石消失了,胃溃疡也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张阿姨患上了胃结石呢,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后,考虑罪魁祸首就是张阿姨每天早上吃的那一把山楂。空腹吃山楂,在胃内形成胃结石,胃结石形成胃溃疡,溃疡出血引起黑便。“唉,真是一把山楂引发的“血案”啊!”张阿姨听了医生的分析,非常感慨,表示再也不敢吃山楂了。医生说,也不是不能吃,而是有很多注意事项。

那么,什么是胃结石呢?胃结石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预防?怎么治疗呢?下面就详细讲述胃结石形成的来龙去脉。

胃结石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由一些食物或者异物在胃内形成的团块。胃结石有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成分和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和混合性四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结石,食用柿子、山楂、黑枣是最常见的原因。像张阿姨,就是吃山楂形成的山楂结石。

一般认为是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鞣酸,在胃酸作用下,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同时柿子中的果胶遇酸也可发生凝结,并将果皮、纤维及食物残渣胶着在一起形成凝块,许多凝块可互相黏结积聚形成巨大团块状的胃石。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或果皮中鞣酸含量更高,进食后易发生胃石

胃石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胃石形成后,大多数病人有上腹不适、胀满、反酸、烧心或疼痛感;有的病人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表现;有的患者可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不适;若患者有上述症状,并有空腹吃大量柿子、山楂病史,建议行胃镜检查或上腹部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哪些是高危人群呢?

有腹部外科手术史,胃肠道解剖结构改变的;胃排空异常的;萎缩性胃炎;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长期卧床或者活动过少;口腔疾患,咀嚼功能下降的;服用抑制胃肠蠕动药物等等,都是形成植物性胃结石的高危因素。

得了胃结石怎么治疗呢?

(1)药物治疗:抑酸剂、促动力药、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可乐)治疗。碳酸氢钠或可乐能中和胃酸,使胃内变成中性或者弱碱性,使胃石变得松软、碎裂,随大便排出体外。早期形成的胃石一般比较软,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好。

(2)内镜下治疗:在内镜下用碎石器绞碎胃结石。绞碎的小块胃石可经粪便自行排出,大块胃石需使用异物篮、圈套器等从胃内取出,以免排入肠道后引起肠梗阻。

(3)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胃石伴大出血、穿孔、肠梗阻,内科治疗失败者。虽然手术风险高,创伤大,但仍是内科治疗无效患者的最终选择。

那么,柿子、山楂还能吃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空腹食用柿子、山楂等食物,宜餐后2~3小时食用。

(2)酒、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为胃结石形成提供高酸环境,因此,应避免在饮酒、饮茶、饮用咖啡及食用辣椒后吃柿子、山楂。

(3)老年人以及有糖尿病、胃轻瘫、消化性溃疡病史、胃大部切除术者避免食用以上食物。这类人群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容易形成胃结石。

(4)胃酸分泌过多,经常有反酸、烧心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避免食用。

(5)避免与高钙、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共同食用。以上食物中的蛋白质及钙质会促进鞣酸蛋白的形成。

(6)避免食用未成熟的柿子及生山楂。没成熟的柿子和生山楂中的鞣酸及果胶含量更高。

(7)入睡前不要食用柿子、山楂。入睡后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也会促进胃石的形成。

淄博市市立医院 李鑫鑫 / 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 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