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据外交部透露,应王毅外长邀请,韩国外长赵兑烈将于5月13日至14日访华。

这是韩国外长时隔六年多以来,首次踏足北京。

今年2月,王毅外长曾与赵兑烈通话,并向其发出正式邀请。

然而,彼时韩方回应谨慎,表示“将通过外交渠道就此协调”。

如今,三个月过去,韩方终于确认访华,显然对中国有所求。

近日,有媒体曝光韩国无缘G7峰会的消息,引发韩国国内强烈反响。

一些舆论尖锐批评尹锡悦政府的对外政策,认为正是其外交失败导致了韩国的尴尬处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兑烈此行似乎肩负着修复和加强中韩关系的重任,希望通过此访缓解国际上的孤立局面。

所以,韩国此次的外交行动,醉翁之意不在酒。

面对多次伤害过我们的韩国,中国会帮助他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美日韩关系愈发紧密,日本和韩国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在该地区的坚定盟友。

然而,自从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后,韩国对美国日本的态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程度。

为了讨好美国,尹锡悦甚至在白宫献唱,作为一国总统的他似乎不遗余力地向美国示好。

韩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对美国的“跪舔”。

然而,即便如此,在危机面前,美国对韩国依然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当前,美国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其巨额国债。

今年年初,美国国债已经突破了34万亿美元大关。

仅在今年三月份,美国财政部就向国债持有人支付了约890亿美元的利息,相当于每分钟支付200万美元。

去年一年,投资者从美国政府债务中获得的年利息接近9000亿美元,大约是过去十年平均水平的两倍。

如此庞大的利息支出,几乎占到了美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预计美联储会降息,以减轻债务压力。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由于部分地区的紧张局势,全球避险需求上升,加上美国透露出加息的意图,导致美元指数近期大幅上涨。

美联储这一操作,无疑是开始对其他国家挥动镰刀,收割全球财富。

随着美联储对降息消息的降温,美元指数迅速攀升。

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

美元的上升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经济压力剧增。

韩国在美国的紧缩政策下,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尽管尹锡悦政府一再对美国示好,但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潮中,韩国也只能随波逐流,无力改变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令不少国家货币承压,其中以日元、韩元等为代表的亚洲货币贬值令市场比较关注。

5月13日,日本央行宣布将购买4250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的5—10年期国债,较上月的4755亿日元有所减少,这是自2023年12月底以来首次减少购买规模,引发市场对其进一步行动的预期,导致日元汇率一度拉升超40点。

韩国外汇管理部门也表达了积极干预韩元贬值的意向。

企划财政部和韩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外汇当局正以特别警惕的态度密切关注汇率走势和外汇市场的供需动态。”

这是两机构时隔22个月首次联合进行“口头干预”。

4月16日韩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00整数关口,韩国财政部与韩国央行曾联合发布公告称外汇市场过度单边波动对韩国经济不可取。

民银研究数据显示,美元兑日元于4月29日升至最高点159.48,创34年来新高,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累计贬值近10%。

美元兑韩元于4月16日升至最高点1394,今年以来韩元对美元累计贬值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上月,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共同民主党赢得压倒性胜利,导致多位高级官员辞职,执政党惨败,对尹锡悦造成重创。

尹锡悦上台后推行亲美外交政策,引发中韩关系紧张,在南海、台湾问题上对中方指责,在俄乌、巴以冲突中站西方阵营,并加强与美日合作,打压中国经济,导致两国关系恶化。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批评尹锡悦的对华政策,指其损害韩国外交。

韩国研究院报告显示,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为31年来首次,经济受损严重。

在国内外压力下,尹锡悦寻求与中国接触,韩国外长访华或为两大事:一是中日韩元首峰会协调,二是恢复中韩贸易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对华的经济地位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落后于北朝鲜。

朴正熙上台后,通过在越南战争中支持美国,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支持,推行“出口主导型”经济战略,创造了“汉江奇迹”。

20年内,韩国从贫困国家跃升为发达国家,1980年人均GDP是1965年的18倍。

经济发展后,韩国的造船、纺织和汽车业位居全球前列,电子产业和半导体尤受中国市场青睐。

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历任亲华总统促进中韩贸易,韩国电子产品在全球畅销,维持发达国家地位。

在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链中,韩国企业如三星和海力士受益匪浅,达到经济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很多人认为韩国对中国转向“对抗”是从尹锡悦上台后才开始的,这是一个误区。

实际上,从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开始限制中国发展,影响盟友投资中国。

朴槿惠时期,韩国对华关系转向,萨德事件引发对华敌意,部分企业撤出中国。

文在寅时期,中韩关系虽平静,但在华为5G事件上配合美国对华限制。

尹锡悦上台后,全面倒向美国,加入“芯片联盟”,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疫情期间限制中国游客入境,并干涉台海问题,导致中韩关系恶化。

尹锡悦执政期间,中韩贸易额连续14个月下跌,中国大幅减少自韩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六年前韩国的那次访华,言辞颇为强硬,显得底气十足。

当时他们不仅未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反而傲慢地表示:“下次轮到中国访问韩国了。”这种言辞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

然而,中国并未如期回访韩国,时至今日,韩国竟主动前来访问,显得有些意外。

这次访华表面上看似为了改善双边关系,但实际上意在促进经济合作,意图显而易见。

韩国此次访华,面对的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虽然中国对韩国的到访并未给予过多关注,鉴于韩美日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中国并不友好。

但此次看似简单的交流,却透露出韩国迫切希望中国助力其经济发展的意图。

在双方的外交座谈会上,韩国部长在短短1400字的发言中,多达7次提及经济合作的需求,可见其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中国能在经济上拉他们一把。

韩国的此次行动,无疑是在寻求经济援助的同时,试图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六年半的时间改变了许多,也许韩国意识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中韩两国的关系经历了诸多起伏。

然而,正如我们的外长王毅所言,只有通过相互成就,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这种友好交流与合作,不仅是双方发展的基石,更是我们共同进步的保障。

中国和韩国无论怎样,都是不可分割的邻国。

这一地理和文化的邻近,使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彼此间的合作,带来了共赢的局面,让两国人民都受益匪浅。

然而,近年来,中韩关系却从合作共赢走向了某种程度的竞争。

这种转变,使得两国关系变得有些冷淡。

但事实上,中韩关系的本质,更适合互惠互利。

我们应当认识到,只有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两国人民的发展和利益。

未来的中韩关系,应该建立在可靠和长期的合作之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造福两国人民,让彼此的社会更加繁荣。

希望中韩两国能够重新回到合作共赢的轨道,共同谱写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一直以友好和平的外交态度示人,对待韩国的主动示好也表现出了包容和谅解的态度。

然而,合作是建立在双方诚意和共同努力的基础上的。

韩国若想实现更加长远的互利共赢,就需要调整之前的态度,真诚地展现出合作的意愿和诚意。

目前,中国只是表达了“愿意合作”的立场,但如果韩国再次出现不合作的情况,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可能会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台海网2024-05-11“受美元升值影响 亚洲多国货币贬值经济承压”
【2】环球网2024-05-15“韩第二大在野党党首登独岛招致日本抗议,韩外交部:不接受日方抗议!”
【3】中国新闻网2024-05-14“中韩外长北京会谈 释双边关系稳定发展信号”
【4】海外网-美国国债首破34万亿美元(2024.1.5)
【5】北京日报客户端-日元“无限”下跌,日本政府为何干预“有限”?(2024.2.29)
【6】彭拜新闻-美韩军队将实施“自由护盾“联合军演,外交部:只会激化矛盾(2024.3.8)
【7】中国网-中韩外长北京会谈 释双边关系稳定发展信号(2024.5.15)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