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欧晓巍、徐元浩

单位 | 柳州市人民医院

前 言

胆红素是判断黄疸、肝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其作为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经体循环随尿液排出。尿液中出现胆红素结晶主要由病理性因素造成,常出现于酸性尿液中,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癌、肝硬化或有机磷中毒患者[1]。胆红素结晶属于病理性结晶,可呈现针状、束针状、块状、颗粒状,颜色为金黄色、黄褐色。氧化时可呈非结晶体色素颗粒状。

案例经过

患者,男,32岁。以“恶心,呕吐,尿黄,咳嗽,咳痰”为主诉,于2024年1月2日自行到达我院,门诊拟“呕吐”收住我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重大外伤史、输血史。对青霉素过敏。饮酒,约1000mL/天。

体格检查:皮肤黄染,双侧巩膜黄染。腹软,腹部膨隆,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可触及。

生化检查:胆红素升高,蛋白偏低,谷草转氨酶、血脂、血浆氨升高,如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免疫学检查:排除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排除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如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尿液常规:尿液呈偏酸性,PH为6.0。镜下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胆红素3+,胆红素结晶:0-2/HP,如图3-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分析

该患者以呕吐和黄疸入院,既往有过量饮酒的不良嗜好,约1000mL/天,且皮肤及黏膜黄染。进一步血清生化结果多项指标明显增高(TBIL、DBIL、IBIL、AST、ALP、GGT、TBA、LAP均明显增高),提示严重的肝功能紊乱,免疫学检查结果支持酒精性肝炎的诊断。尿液常规检查提示胆红素3+,镜检可见细针状、颗粒状胆红素结晶,支持黄疸的诊断。

经入院检查初步诊断如下:1.呕吐查因;2.怀疑酒精性肝病。该案例为怀疑由过量饮酒引起的黄疸。

下面和大家分享几张以往的胆红素结晶图片,该病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不足而引发的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可伴发尿液胆红素结晶的出现。

尿液中胆红素结晶可呈现出细针状或颗粒状,它们可以聚集成团,也可自由存在,或会被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吞噬,如图12,可见尿液中上皮细胞内散在分布的细针状胆红素结晶。图13中则为聚集成团的胆红素结晶群。图12-13为覃玉妹老师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 胆红素结晶(尿液,瑞氏染色,放大100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3 胆红素结晶群(尿液,瑞氏染色,放大1000倍)

总 结

尿液分析渊源已久,有6000多年的历史[2],目前,该项目主要作为常规检验来执行,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验室中,尿液可以通过物理外观、化学成分和显微镜来表征。尿液中有形成分的镜检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检验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尿液结晶的辨识度。

在本文中发现的胆红素尿,通常预示着肝功能障碍、内源性或外源性胆汁梗阻(如胆结石、胰腺头癌),以及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otor综合征的先天性高胆素血症[3]。进一步镜检发现的胆红素结晶,常出现在酸性尿液中,见于各种黄疸患者,因此检验人员在患者尿液中发现胆红素增高,应注意镜下寻找是否存在胆红素结晶,以免漏检。此外,还可以通过瑞氏染色镜检来提高胆红素结晶的检出率。

【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拍摄,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文献:

[1]顾可梁.尿液结晶检验与临床[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2):81-82.

[2]Queremel Milani DA, Jialal I. Urinalysis. 2023 May 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4 Jan–. PMID: 32491617.

[3]Echeverry G, Hortin GL, Rai AJ. Introduction to urinalys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Mol Biol. 2010;641:1-12.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直播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