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脏支架,大家都不陌生。心脏支架是一种微小的“管道”,可以保持心脏动脉扩张,保证血液顺利地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它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多数的支架由金属网制成,经久耐用,这种支架通常用于较大的心脏动脉病变处治疗。还有一些支架由一种可以被身体吸收的物质制成,支架表面涂有药物,会慢慢释放到动脉中以防止血管再次堵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目前在临床上,国产支架的使用率为70%,进口的为30%。国产支架在价格上普遍低于进口支架,很多人在选进口支架还是国产支架方面存在分歧,有些人认为“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对国产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信心不足,但也有很多人在使用国产支架后得到很好的恢复,更倾向于支持国产支架。

心脏支架真的越贵越好,进口一定优于国产的吗?

首先从价格上,进口支架差不多在2万元左右,国产支架在1万元左右,差距还是挺大的。进口贵的原因,应该是原研费较贵吧。冠脉支架是欧美国家率先发明的,最早也是由欧美医疗企业进行完善、批量生产并应用于临床。相比之下,中国在冠脉支架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应用也较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研发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支持,那自然需要通过后期的销售价格来收回成本,所以我们看到市面上兜售的进口药物和医疗器械,都普遍高于国产的。值得欣慰的是,虽然国产支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短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国产支架都不逊色于进口支架。

再次,从材料方面,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药物洗脱支架,不同支架的区别主要集中在支架的材质、活性药物、是否有聚合物涂层以及涂层是否能降解等。国产支架与进口支架在以上几个方面有所不同,但现有研究显示,不同材质和涂层药物的支架,在临床使用效果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心脏支架PK进口心脏支架,究竟该怎样选?关键看这一点。

其实,放支架犹如吃药一样,没必要买最贵的,关键还是选择合适的。一般医生都会根据病变的长度、直径、性质来选择支架,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支架都有所不同,未必贵的一定适合你。

举个例子,有的支架的优点是支撑力较强,还有的支架能通过扭曲的病变处,各种支架的优势不同,适应的患者也不同。另外,从治疗效果来看,除了选择合适的支架外,还要看医生的操作技术,至于是国产还是进口,倒不一定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用最贵的心脏支架,不注意保养也“白搭”。

很多人认为放完支架就一劳永逸了,疾病就治愈了,就可以大鱼大肉、不遵医嘱服药了,这样就算使用再贵的支架,也是白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支架只是解除了局部的狭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冠脉狭窄的根本原因,即动脉粥样硬化。手术后,动脉粥样硬化仍会继续进展,植入支架处还可能再次发生血栓,引起堵塞,因此即便接受了手术,术后仍要坚持服用药物预防血栓的形成,延缓斑块的进展并稳定斑块,预防心肌梗死等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

另外,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生活不改善,药物治疗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介入支架后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加强体育运动,每周进行至少5天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精神压力过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放支架的效果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支架选国产还是进口并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