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节的临近,人们在秋风无边里,难免会生发出些许诗意。月渐圆,秋酿熟,人们都在翘首以待那个赏月饮酒的节日。

说起中秋节,据史料可知,早在唐代就已有了登台观月、饮酒对月的活。
五代王仁裕在《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酒宴,熄灭灯烛在夜色之下进行的“月饮”。
宋太宗时,正式确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录过北宋汴京中秋节的盛况,而《梦粱录》则记载了南宋临安城热闹非凡的中秋。
北京的月坛,曾是天子祭月的场所。中秋拜月饮酒已然成风,卷帙浩繁中,中秋夜的月色与酒香仿若浑然不可分割,酒映月色,月衬酒香
明月美酒更是催生出了许多旷世奇作。中秋之美境,在于杯中望月,纳花月于杯中,醉眼朦胧间,花添殊色月弄影,且歌且醉且中秋。
李白的诗离不开酒和月
举杯邀明月,停杯问月。可以说酒是李白一生最忠实的知己,伴他度过了跌宕起伏的壮阔人生。月则是他毕生追逐的巫山神女,皓月当空总能引起他无穷无尽的遐想,寄托他浩瀚无边的思念。
李白的诗,既离不开酒,同样也离不开月。酒,常伴其左右形影不离;月,常伴其心间从未遗忘。月亮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美好;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的伤感寂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真挚忧愁。
酒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的逍遥恣意;是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快意豁达;是“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的自由自在。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
也有很多写月和酒的佳句
既有“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有“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特别是由月联想到酒,再由酒联想到月,把月与酒融在了一起,烘托出一种高雅的意境。
苏轼在他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题记中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词的开篇就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旷世名句。不仅写出了中秋有酒有月的闲适,也有一缕舒朗的月光借着呼啸的酒气,穿越了古今,实现了千里共婵娟。
宋代另外一位大词人辛弃疾现存词作六百二十九首,其中有七首写于中秋,皆是中宵宴饮,对酒邀月之作。辛弃疾在他的那首中秋词《木兰花慢》的题记中写到“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中秋佳节喝了一晚上的酒,披星戴月,送月而归,如此诗情画意,如何不让人心生向往。
酒香君更是在他的《一剪梅·中秋元月》中发现了中秋节最美的月色与最醇的酒香。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从从容容饮下这样一杯酒,这样诗意盎然的中秋,才算不辜负人间难得的团圆。
韩愈曾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中秋马上就到了,明月高悬,美酒盈杯,千里团聚,这样的良辰美景,怎能不对酒当歌?惟愿月光落在樽中,和着月光,饮下美露琼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