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节气时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此时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暑天宜饮清茶,雪夜宜温盏酒。大雪节气,尤其大雪纷飞时,似乎是饮酒的最佳时期。我们认为冬雪宜饮酒的观念,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古典诗词的影响。从古典诗词中,雪与酒的搭配也形成了古人诗词中的绝美画面。

恰如白居易所描写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道出了大雪饮酒的意境。

唐代诗人孟郊的《夷门雪赠主人》中“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酒声欢闲入雪销, 雪声激切悲枯朽。”写出了雪与酒的情感交鸣。

冬雪中饮酒的唯美画面随诗词流转至今,现在我们在冬雪中不喝一顿酒似乎都不美满。今日大雪节气,也应宜饮一杯。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古人冬日饮酒与我们现在已经大不相同。古人在冬日享受喝酒的乐趣,一大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饮酒御寒

因为那时候的酒都是需要温的。例如“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都可以说明,古代饮酒习俗并不像现在我们喝的白酒一样。

在没有暖气和保温的房屋里,冬日饮温酒是古人最好的御寒方式之一。唐朝诗人李贺在诗词中就明确写道:“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可见冬日里饮温酒对于古人御寒的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冬日好饮酒的传统没有改变,现在我们也喜欢在冬日或者冬雪中邀三五好友,围炉饮酒,把酒言欢。

似乎我们现在冬天里喝白酒也会觉得燥热,有御寒的功效,很多人甚至在冬天里气温低的环境下放开膀子饮酒。

古人饮酒御寒,我们现在也可以在冬日里凭酒御寒吗?或者说酒御寒真有效果吗?

其实,饮酒暖身,以酒御寒的说法并不正确。人们喝酒后确会有发热的感觉。科学的原因是因为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变粗,血液加速流向皮肤。在酒精刺激下,人体肝脏等处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到身体表面,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

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事实上,因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等酒劲过去,机体贮存的大量热能散发体外,而因为酒精作用,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散发热量,身体御寒能力反而下降,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后寒”

所以饮酒御寒只是一种错觉。酒精中的乙醇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人体内大量的热量通过皮肤散失,进而会使体温下降。因此,饮酒御寒,不仅起不到御寒功用,反而易使人出现感冒、冻伤等症状。

古人所饮为温酒,且酒精度数极低,围炉饮酒御寒更多的是炉火实现了御寒的功效。所以我们现在在冬日里饮酒还是需注意保暖,也不可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