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这是一首唐太宗李世民写给魏征的诗,《全唐诗》里收录的名称就叫《赐魏征诗》。在我们的传统印象里,唐太宗和魏征是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知音知遇的典范。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说话简直如毒舌一般,而唐太宗则从谏如流,甚至把魏征当成能匡正自己过失的一面镜子。然而这首诗却给我们展现了君臣关系背后,二人之间非同寻常的私人交情,也让从中重温贞观之治的历史中我们容易忽略的那些视角。

唐代的柳宗元在《龙城录》里记载说,这首诗的主旨是唐太宗夸赞魏征酿的酒品质极好,因为魏征善于酿酒,尤其善酿醽醁和翠涛,能在大金瓮中贮藏十年而味道不坏,时所罕见。十年不变质,酒精度当在10度以上,以初唐酿酒技艺的实际水平论,确实值得罕见。但正史记载中的魏征,生活俭朴,平常也没什么嗜好,他怎么会有兴趣酿酒,还专门用大金瓮来贮藏十年?所以笔者初读此诗时,是心有疑窦的,认为这首诗一定是另有深意的。

魏征是在玄武门之变以后进入唐太宗执政班子的,在此之前,魏征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所以二人是不打不相识。这跟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很像,管仲一箭差点儿射齐桓公,但齐桓公看重管仲的才华,尽释前嫌,二人联袂成就一番霸业。初登大宝的唐太宗,正想着如何偃武修文坐江山,而魏征正是他所急需的经国人才。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元年,唐太宗有一次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阵乐》,最善揣摩人心的封德彝说,陛下英明神武,什么文德也不能与您相比。唐太宗当即驳斥说,打江山当用武力,坐江山需用文治,文武各有所长,你这话说过头了。那么文治该怎么搞,首先要选拔任用像魏征这样的文臣。

而实际上,魏征也确实不辱使命,殚精竭虑,贡献了许多治国安邦的良策,勘定古籍编成《群书治要》,主持或参与编修《隋书》等史书,每逢朝廷大型祭祀,还要负责执笔撰写诵诗,是贞观年间名副其实的文臣扛把子。

唐太宗重用魏征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出身中原庶族,比关陇集团的贵族和中原的士族都更加熟悉社会矛盾,了解民心所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通过隋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天子以百姓心为心,凡事顺应民心才能坐稳江山。而魏征谏言的核心,就是在不断告诫唐太宗要施行仁政、爱惜民力,要和大臣同心同德,要广开言路,不能偏听偏信。所以二人在政治理念上有着高度共识,当二人在施政方略上出现分歧,魏征就会犯颜直谏。当然,唐太宗偶尔也会对魏征的谏言不予采纳,但后来常常发现魏征是对的。

我们都知道魏征说话耿直,但魏征的耿直却是极有说话艺术的。有一回魏征无辜受到牵连,被唐太宗责问,魏征却说,他希望做能臣,不要做忠臣。唐太宗听了很好奇,他解释说,后稷、皋陶是能臣,辅佐舜实现天下大治,比干是忠臣,被暴君杀死后徒留千古美名。唐太宗很受触动,对魏征更加赞赏。

大量的历史研究证明,魏征之于贞观之治的历史贡献是无可比拟的。甚至有史学家认为,魏征是贞观之治的总设计师,而魏征去世的贞观十七年,就是贞观之治的历史拐点。因为魏征的死,让唐太宗伤痛欲绝。而失去了魏征这面镜子的唐太宗,在晚年也不免陷入“渐不克终”的圣君困局。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再读唐太宗的这首《赐魏征诗》,诗中的深意也就跃然纸上。醽醁和翠涛,或者真的是魏征曾经酿过的酒。如果理解诗中纸面意思,醽醁胜过汉武帝时期的名酒兰生,翠涛比隋炀帝宫廷御酒玉薤要强。这两款酒醇厚浓烈,可以让人一醉千日,品质上乘,虽经十年岁月变化而历久弥香。但笔者认为,这何尝不是唐太宗在以酒喻人,称颂魏征的品格。无独有偶,《古文尚书》中有一篇《说命》,其中记载说,商朝中兴之王武丁称颂他的宰辅傅说的政治贡献时,就是以“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来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