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座城市的方式,有很多。有一种方式,当你到了一座城市,能够想起一位名人,然后品读他与这座城的故事,这样感受城市的方式,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

肚松咪酒 | 用诗酒打开一座城,是一种什么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肚松咪酒 | 用诗酒打开一座城,是一种什么体验

前段时间,肚松到厦门出差,落地的那一刻,就想起了一个人,北宋时期的苏颂。他是厦门人。当然厦门是明朝以后的才有的名称,当时叫同安县。他有一首酒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用任何典故,意思通晓易懂,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

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

苏颂与好朋友在饮酒论诗,认为好的诗歌,一定是符合“诗缘情”的标准,表达了诗人真实的性情或者情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去国怀乡的羁旅之人,经常用酒来排遣思乡之愁那样,叫人回味悠长。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此时夜深人静,一人独酌,十分想念我的好朋友,想起我们当年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莫过于一起郊游踏春。

这首诗直抒胸臆,但格律谨严,代表了苏颂的艺术风格。

那么这位出生于厦门的苏颂,到底是何许人也。肚松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因为一度把他和苏轼的二伯苏涣混淆了。其实早在三苏进京赶考之前,苏轼的二伯苏涣就已经考中进士,入朝做了官。三苏组团进京赶考,其实也是受榜样力量的感召。所以当三苏也集体考中的时候,苏家的名气那是盛极一时。而苏颂当时正担任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甚至在1059年,还兼任殿试复考官,也是很有名望的人物。于是当时就有人误以为,他和三苏是不是同宗同族,是不是有远亲的关系。后来苏轼碰见苏颂,两个人因此还专门对过家谱。

虽然现在看来,苏颂的名气没有三苏大,但在当时,苏颂的声望和地位则要比他们高。

刚才说到,三苏1057年考中进士的时候,苏颂已经是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看这职务,就知道苏颂是当时的医学权威。

苏洵病逝,二苏回乡丁忧的时候,苏颂正在陪同辽国使节回国,路中遇到驿馆大火,临危不乱,举措得当,还朝后,深得神宗赞赏,史书记载说,神宗对他“劳问甚宠”。苏轼在徐州忙着抗洪的时候,苏颂第二次出使辽国,搜集整了辽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外交礼仪等信息,又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不仅如此,苏颂还精通天文、星象、历法,主持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是杰出的天文科学家。

而且苏颂因为政绩斐然,官也做得很大,还担任过宰相。

当然苏颂也是一位文学家,虽然不像苏轼那样高产,但曾经写过长达1400字的长律,被称作“律诗之最”。

你看,苏颂就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功勋卓著,又阅历丰富的人。他生于厦门,到了厦门想起他,然后再想想自己和他一样,因为工作需要,也到过很多地方。有时夜深人静、独自安坐的时候,也会像苏颂一样,想起故乡,想起亲人,酒逐羁怀若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