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没有发现,国产汽水越来越贵了?

在店里吃饭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像大窑、北冰洋、冰峰这一类的国产汽水,点个大瓶的随便就要十几块钱。

作为对比,到现在为止可口可乐还是3块、3块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的国产饮料反而是越做越贵了?

1

之前我们其实讲过,对于饮料这种快消品,它做的越牛逼,价格会越低。

可口可乐为什么能够做到十几年不涨价?

因为它对供应链的控制,它对原材料的控制,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状态。

跟它做的一样好喝,没有它便宜,比它便宜的,又完全做的没有它好喝。

所以说我们经常会讲,如果说你把一瓶饮料卖到8块钱,那么从8块钱到3块钱这个区间,就会有无数的竞品冒出来跟你竞争。

但是你饮料行业的老大哥把价格一直死地拉在三块钱,那么他就能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逼死。

这是可口可乐一贯以来的策略。

不只有人至贱才无敌,快消品也是一样。

卖的贵不算本事,卖的便宜,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之前传说可口可乐把配方锁在地下,地窖里多少层,就是为了不让配方被大家知道。

其实可口可乐的核心竞争力根本不在什么狗屁配方,可口可乐的味道有很多家公司都能做得出来,它真正的壁垒在哪呢?

哪怕敞开了让你造,你跟他卖一样的价格,你也会亏。

这才是可口可乐真正的本事,它的规模优势可以做得非常大,它的瓶子的成本,它的包材的成本,它的渠道的成本做的都可以比你低。

所以说你会发现饮料和啤酒他们有一个策略是什么?

当地设厂。

都是当地的工厂生产在当地销售,因为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运输的成本,因为毕竟装的全是水,运输成本会很高。

那么,难道我们的国产饮料就没有控制成本的能力,对供应链管理就很差?

其实也不是,因为现在生产饮料不是个什么多高难度的事情,大家之所以把东西卖得那么贵,主要的成本是在渠道上。

2

我们会发现国产汽水它越来越像什么?

像当地土特产。

现在的国产汽水大部分是在走“特产化”的路线。

比如说我们讲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广和、青岛的崂山可乐、沈阳的八王寺、重庆的天府、武汉二厂、广州的亚洲,我们称之为国产汽水八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去西安旅游的时候,我就发现路边大大小小的餐馆里边都是冰峰汽水,存在感非常强,而且这些商家非常乐意卖给你。

为什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挣得多。

一瓶汽水卖给你8块,他自己可能能挣5块,所以说商家有动力。

可口可乐他在外面卖3块钱的东西,他卖给你8块,是不是显得心很黑?

像这种在外面不常卖的饮料或者大家平时不常喝的,这个时候溢价它是有场景的。

特别像夜店里,你会发现夜店里边的酒都不是特别知名,你在外面很少见过。

有些人会觉得夜店里面卖的高端,其实不是。

夜店里边卖的酒,其实质量更差,价格更贵。

我之前就买过很多夜店专供的酒,放在家里,动次打次的时候喝。

结果,是真的喝不下去。

太难了。

夜店里为什么不卖外面常见的啤酒或者是常见的饮料?

因为它没法做高定价。

外边卖3块,我里边卖30,你肯定觉得我心黑。

所以说就会出现了一些夜店专供的品牌,你在外面是买不到的,只有在夜店里面卖,而且利润非常高。

国产汽水现在走的一个策略就是给渠道高额的返利,所以说他必须要做高价格,在特殊的渠道用特殊的价格卖给特殊的人,他们靠这个路线是真的赚到钱了。

这个路线本身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确实感觉是有一些畸形化了。

价格越来越贵,味道也是一言难尽。

真的就是像10年以前20年之前喝的那种非常老旧的配方,非常粘稠的糖水的味道,本来在外边吃饭就已经是热量超标了,在当前的大无糖的环境之下,在营养过剩的环境之下,国产汽水的配方味道真的是一言难尽。

甜腻腻的非常浓稠的那种糖水的味道,喝完真的心理负担非常重,你价格贵就算了,你还要想让我变胖,真的是杀人还要诛心。

所以说对于国货来说,我觉得短期之内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它长远来看,还是相当受限制的。

国货们想要真正自强,恐怕还要找更多的路线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