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国际化的新路径,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也不例外。然而,白酒国际化之路似乎并不顺畅,与威士忌、伏特加等西方烈酒相比,其国际化程度明显偏低。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烈酒市场总营收约在5200亿美元,而中国白酒出口额仅为8.05亿美元。那么为何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占据一席之地?

酒业扈说 | 白酒出海,如何撩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酒业扈说 | 白酒出海,如何撩动世界

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更是中国式生活方式的象征。从口感、香气到饮用方式,白酒都体现了东方人对生活的独特追求和品味。但如何让这瓶“中国味”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展现这一特色,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白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然而,面对这些挑战,国内企业并没有放弃。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白酒国际化的新路径。茅台已经在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106家经销商,并开设了44个专卖店和3家茅台文化体验馆。近日,贵州省商务厅主办的黔酒全球行——走进新加坡品鉴推介会召开,以茅台为代表的多家名优酒企集体亮相狮城。而五粮液则成功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覆盖。今年4月,五粮液正式启动了2024年“和美全球行”活动,通过融合文化、艺术、时尚等多元形式,搭建亚太及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进一步提升全球消费者对五粮液的认知。

这些企业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白酒国际化的希望。然而,要实现白酒的真正国际化,阿扈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文化赋能探索,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将白酒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展现出来,让海外消费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式生活方式的魅力。其次,加大国际化宣传推广力度,利用新媒体渠道以及跨界合作等方式提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曝光度。同时,与海外知名酒企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最后,注重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确保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声誉。

白酒的国际化不仅代表着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输出。通过白酒的国际化,我们可以让更多的海外消费者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式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白酒的国际化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同时,白酒企业也应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白酒的国际化之路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