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咏鹅》让年仅7岁的唐代诗人骆宾王被冠以“神童”的称号,上千年来这首诗成为了经典之作被大家广为流传。

上至迟暮老人下至三岁小儿,这首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湖南一个70多岁的农民居然在《咏鹅》的基础上自创了一首诗——《咏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一首18字的诗歌不仅让老农斩获了文学大奖,更因其获得了10000元奖金,真可谓是一字千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上议论纷纷,成名后有人说他是抄袭,小学生水平难登大雅之堂,也有人称他为“当代诗人”,这位老农究竟是如何创作出这首诗歌的,这首《咏鸡》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何为咏鹅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蕴含的诗词文化更是富有独特的美感,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涌现出大量的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

其中要说最经典的当属《咏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十几个字确将鹅的形态描绘的淋漓尽致,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描写,为大家展现了一副最普通的乡村生活状态。

也正是如此,这首诗歌流传了将近上千年,直到如今依然成为许多儿童启蒙的诗词,许多小孩可以说是张口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当时骆宾王在作这首诗歌的时候仅7岁,由此可见骆宾王写诗的天才行径,“鹅鹅鹅”三声重叠的吟咏,平整对白,更让人朗朗上口。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更是堪称诗句精髓,这两句诗正是对乡村大白鹅的外貌描写,白毛,绿水,红掌……简单的描写,朴实又不失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当年在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年仅七八岁的骆宾王已经在十里八乡十分出名,大家都说他是神童会作诗。

然而身为神童,骆宾王一直都没能拿出什么代表之作,直到一日,骆宾王家中来了客人刚好看见他正蹲在家门口河道边与白鹅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客人就想故意刁难骆宾王,说他既然是神童,能不能就以天鹅为题作一首诗词呢?

就这样,骆宾王看着眼前的成群结队的白鹅和村口的池塘,微风拂动池塘泛起波澜十分惬意,就是如此美景下,经典的《咏鹅》被创作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谁能想到,这首经典的诗歌还有“姊妹作”《咏鸡》,这首《咏鸡》的创作不是什么文豪之首,也不是像骆宾王一样的神通,而是一名最普通的农村大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岁农民作诗,网友脑洞大开

这位大叔就是来自湖南湘阴的危勇,危勇今年七十多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危勇,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以务农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亦是如此,黄土大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就是危勇的生活,他一辈子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因此他也不认识几个大字

可也正是如此平凡传统的农家生活让危勇更多的时间可以真正的感受大自然,观察自然真正的和谐与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勇的家里圈养着几只大公鸡,而危勇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院子里,看着这几只大公鸡,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因为长时间的相处,让危勇对大公鸡十分了解,也对这些最常见的家禽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勇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却十分喜欢诗词,在危勇家中随处可见摆满了诗词书籍,闲来无事危勇喜欢沉浸其中感受诗词的美好,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也尝试写诗。

2016年,70岁的危大爷一如往日坐在院子里喂鸡,看着眼前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危勇突然灵光乍现,于是他大手一挥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咏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十八个字,按照《咏鹅》形式,没人任何华丽的辞藻和技巧,但让人读起来就是十分的生动有趣,又让人感觉十分形象。

和《咏鹅》中一样,危勇开头用“鸡、鸡、鸡”三字重叠先声夺人,重复咏叹,将诗歌主题简明扼要的点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尖嘴对天啼”所描写的更是清晨时分公鸡打鸣的情态,短短五个字将鸡打鸣的情形刻画的十分传神,尤其是“尖嘴”更是直接突出了鸡最独特的形象。

而最经典的当属是最后两句“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这两句不仅直接抓住了“金鸡报晓”的特征,更是让读者在读诗时增添了几分积极向上的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古人将晚上分成五更,每一更时间大约是两个小时,再看危勇这首诗中写到“三更呼皓月”,对应的正是那句俗话“鸡叫三便天下白”。

言简意赅,就是鸡叫了三声就代表着天该亮了,危勇用“皓月”描写了三更天夜色深沉,皓月高悬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更、晨曦”又代表着共计明教,百姓们要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短短四句话,仅18个字,但危勇确将百姓平凡普通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

当年,朱元璋在鸡鸣寺游玩过后也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金鸡报晓》的文章引得大家诵读,如今一位农民也创作出了这首经典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此首诗歌,危勇斩获了第二届“农民文学奖”的荣誉奖项,并且还获得了10000元的奖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斩获大奖,依然淡泊名利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首《咏鸡》也被更多的人熟知,但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咏鸡》的爆红,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而身为作者,危勇也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讨论。

有网友称危勇的这首诗实际上就是模仿骆宾王的《咏鹅》,更有人何直接点名他的诗词与《咏鹅》十分雷同,简直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还有人称危勇的文字水平像小学生,难登大雅之堂,与此同时他的农民工身份也遭到了大家的鄙夷,说他是“山寨诗人”,诗词拙劣抄袭。

甚至更有人对“文学奖”的含金量提出质疑,同样也有人称他为“当代诗人”,认为他的诗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听说危勇靠着《咏鸡》斩获大奖后,许多网友表示不服气想要挑战,于是各路网友开始脑洞大开。

有以牛为题目的写下《咏牛》牛,牛,牛,终生苦无酬。奋蹄耕岁月,俯首驮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什么《咏鸭》“鸭,鸭,鸭,扬颈朝天呱。红烧二十二,炭烤五十八。”《咏猪》猪,猪,猪,头大脖子粗。以前十来块,现在三十五...等等

不得不说网友们的脑洞是真的大,一首《咏鸡》激出了多少当代“诗人”,诗词佳句更是张口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这些褒贬不一的评价,危勇似乎并不在意,正如他自己所讲,自己一辈子身为农民待在乡村,他所作的这首诗也仅仅只是想用鸡反映真实的农村生活而已

随着危勇的爆红,也有不少记者前往危勇家里采访他,危勇十分热情的招待他们,这个朴实无华的农村大叔告诉记者,他没什么文化但他确十分喜欢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热爱写作的他还会将自己的作品寄给报社,《咏鸡》火了之后,也有不少公司 想要签他成为网红,但危勇都一一拒绝了。

相较于其他,他更喜欢自己农民的身份,他更喜欢在村子里闲逛,遇到感兴趣的食物他便有感而发想写下诗句,而这也仅仅是记录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来源生活,更应启蒙与生活,危勇虽然身为农民,但他善于观察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