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考事件中,大火是夺走孩子生命的元凶,而原始简陋的孤儿收养模式则是悲剧的潜因。公众在祭奠那些幼小的生命,同时也在聚焦事件背后的民间收养制度。中国的儿童福利究竟要如何前行,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事实上,兰考事件并非孤案。在中国数十万孤儿的收养压力之下,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情与法的冲突都在不断上演。官方的福利资源极度缺失,民间应运而生的收养机构却面临身份尴尬,争议声和改革声从未停歇。

曾任民政部司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的王振耀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的儿童福利相关法规缺失,福利设施相对匮乏,这些都是问题的难点。

20万“黑户孤儿”

姜林曾是重庆一家民间孤儿院的院长。2010年初,这家专门收留街头流浪乞讨儿童的孤儿院因“未经审批不合法”无奈解散。

“毕节流浪儿冻死事件”一度让姜林重燃“再办孤儿院”的念头,“不在乎是否犯法”。 兰考一事一出,他的念头彻底熄灭。他庆幸没有行动,甚至感激政府当年取缔掉的决定:“如果没有取缔,我也可能面临承担责任的问题。”

这几乎是中国民间孤儿院的共同烦恼,出身血统不纯,行事诸多束缚,容易陷入法律纠纷。然而即便如此,民间收养机构的队伍仍然不断壮大。

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孤儿50.9万人。

然而王振耀透露,此次调查开始时的数据应该是71万左右,严格调查后为50.9万,也就是说民间收养的“黑户”孤儿数量达到了20万左右。

中国的福利资源分配和户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也就意味着,这20万黑户孤儿无法享受社会的各种福利,无论是人生前期的教育、工作、医疗,还是之后的结婚和继承。

黑户孤儿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儿童福利资源的匮乏。

兰考县民政局在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直言,造成兰考“爱心妈妈”袁厉害违法收养不能控制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全县至今没有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县民政部门安置弃婴的方式只有送到开封市儿童福利院,而早年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养育条件有限,不能做到“送一个接一个”。

王振耀说:为给被丢弃的孤儿一个去处,许多爱心人士开始自己创办民间孤儿院。在中国,这个数量不在少数。但这种收养方式并不被法律和官方认可。

中国的《收养法》对收养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只有14岁以下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猜可以被社会公众收养。此外,对于收养人的身份、年龄和性别也都有更为细化的要求。

这无疑增加了收养的难度,“许多孤儿被抱走,或者被送到好心人那里抚养,但是要在法律上确认这种收养关系,难上加难。” 王振耀说。

曾在国家民政部任职的高玉荣称,“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在孤儿收养方面向社会敞开大门。主要是担心无法监管,还有就是责任。比如贩卖儿童,贩卖人体器官等。”

"定时炸弹"和"瞎胡闹"

回忆开办民间孤儿院的经历,姜林深有感触。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政府的不支持,审批程序太多,"我们是希望政府监督指导,但政府总觉得我们在"瞎胡闹"。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害怕出事。很少有政府官员关注到民间孤儿院这个群体。"

大名鼎鼎的太阳村也有着类似的烦恼。这家NGO民间机构以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而闻名。村长张淑琴向媒体透露,太阳村一直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虽然收获了无数荣誉,但这不合法的身份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认为,对很多民间慈善组织来说,可调动的社会资源有限、仅凭善心做慈善,缺乏规范和长效运行机制,是他们遇到的普遍困境。

对于民间组织遭遇的困难,王振耀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民间孤儿院很难达到专业化标准。另一方面,在现有政策之下,注册孤儿院和相关组织都有体制方面的要求。

其实,官方儿童福利机构同样也有烦恼。儿童福利资源的稀缺,使其发展遭遇瓶颈。

王振耀说,其他国家社区都有儿童福利设施,在美国纽约,仅儿童福利员就超过万人。

他总结了中国儿童福利存在的问题:没有儿童福利法、没有儿童福利局、社区儿童福利设施极端缺乏,儿童福利服务人员数量不足。

在官方和民间都遭遇困扰的前提下,一些专家开始寻求法律上改进。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杨遂全认为现行的《收养法》在颁布当时主要是配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条件限制太严格,比如收养弃婴必须经过社会福利机构送养等规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收养弃婴需要更宽松的条件。

杨遂全建议《收养法》在立法上应当鼓励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不要阻碍爱心人士收养或登记。

不要打击爱心

看了几天兰考妈妈的新闻之后,姜林忧心忡忡,"事后政府如果搞一刀切,取缔所有民间福利院,会造成爱心的缺失"。

"我要替兰考妈妈说句公道话,她没有违反收养法,她哪懂收养法。她不得不救,是凭良心。不应该用收养法定罪,让老太太承担这么重负担",王振耀说。

他同样担心,对兰考妈妈的非议可能会伤害民间公益人士的热情,"如果大家仅仅简单的对政策的反思,我担心对爱心人士和机构产生挫伤。他们是爱心人士,是老百信认可的人,他们做的不周全,我们应该给予宽容,不要对他们的爱心进行大打击。"

王振耀不赞同取缔民间收养组织,他担任民政部司长时,曾召开民间收养机构会议,"他们相当不容易,我们缺乏对公益人士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