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撒谎”的故事

——没有压力的世界

故事一

周一晚上,陈老师给皮皮提裤子的时候,发现裤子鼓鼓的。

陈老师:“皮皮,这是什么啊?”

皮皮:“没什么,真的没什么。”

陈老师:“让老师看看吧,都装了些什么啊?”

皮皮:“……”(皮皮不敢给老师看,小手一直压着裤兜)

陈老师:“你担心老师会说你,是吗?”

皮皮:“嗯。”

陈老师:“老师特别想知道你装的是什么,不管你装的是什么,老师都不会批评你的。”皮皮听到这里,点点头,慢慢地把手从口袋里拿了出来,一看,是一大把彩泥,还有娃娃家的珠子,项链,纸叠的飞机等等。陈老师:“哇噻,皮皮,你的口袋里这么多的宝藏啊,老师都惊讶了,看来你的口袋真是百宝箱啊。”

皮皮:“嗯,我就是想玩这个彩泥,我想把它拿回家去玩。”

陈老师:“嗯,你可以拿回家,之前请先和老师说一声,好吗?

老师找不到了,会着急的,别的小朋友想玩的时候找不到了也会着急的。”

皮皮:“嗯,陈老师,那我现在就跟你说,我想把彩泥拿回家玩去。”

陈老师:“你实在想把它拿回家去玩吧?”皮皮:“嗯。”陈老师:“好,咱俩做个约定,老师同意你今天晚上拿回家去玩,但是明天早晨一定记得要把它拿回来,要不然明天小朋友要玩的时候找不到了,老师就没有办法帮助小朋友了。你看这样行吗?”

皮皮:“好吧。”

陈老师:“皮皮,还有这么多别的东西呢,这样,你一天选择一样,可以拿回家玩,其他的放在幼儿园,可以吗?”

皮皮:“嗯。”

最后,皮皮还是选择拿彩泥,把项链等送到娃娃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皮皮很遵守约定,把彩泥拿回来了。

故事二

有一天上午,窦老师发现小齐兜里装了很多气球,挨个给大家发,边发边说:“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发给你们,每人都有份。”

窦老师心想:“好大的手笔啊。”

下午的时候,窦老师准备明天的课,需要一些气球,她打开储物箱后发现,原来一大袋子的气球,已经所剩无几了,窦老师这才明白了小齐的大手笔是怎么回事。

窦老师把小齐叫过来,平静地说:“我准备明天上课,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气球的游戏,可是,你看,现在气球都没有了,我很着急,怎么办啊?”

小齐倒是敢作敢为:“老师,我拿了,我已经帮你发给他们了,每人都有,你就不用再发了。”窦老师哭笑不得:“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玩气球啊?”小齐:“是。”窦老师:“那咱们把明天的课,改到今天,每人一个,其余的气球,请你帮我收上来,还给我,好吗?”

小齐:“好的。”小齐去要气球,有的孩子很好说话,一要就给。有的孩子则根本就不给,说你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东西了,你就不能要回去。

小齐就来找窦老师求助,窦老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你自己想办法吧,还有10分钟时间,你抓紧吧。”

小齐只能自己想办法,下面是他的办法的集合。

其一:你先还给我吧,等我妈妈买了,我再给你,明天我就让我妈妈去玩具店买去。

其二:你同意还给我,我就给你当金刚(铠甲勇士里的),不给我,我就不承认你是金刚。

其三:我马上就要过生日了,你还给我,我就请你去我们家吃蛋糕。

其四:你还给我,今天吃饭,我不站第一,我把第一让给你。……孩子有的是办法。

故事三

幼儿园给学前班配了一大盒彩笔,这盒彩笔是全新款式的,跟以前的都不同,不仅环保,而且外观精致,非常好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上手工课的时候,一会就被大家领光了。

每天放学离园之前,小朋友们都要把书啊笔啊玩具啊等都归位的,可是当天晚上,张老师发现,盒子里面的彩笔,只剩下几支了,其余的则不见踪影。

过了一会,泽子妈妈拿来了两支笔,说在泽子的书包里看见的,不是他们家的,估计是幼儿园的,就给送来了。

张老师感谢了泽子妈妈,但是,其他的呢?还差好多呢。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张老师说:“老师有一件特别伤心的事情,大家看看这个盒子,本来这个盒子里面的笔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但是现在就只剩下它们这几个了,孤苦伶仃的,它们肯定特别伤心,你们愿意把其他的笔送回来,让它们团圆吗?”

孩子们纷纷说:“愿意。”

孩子们有掏书包的,有掏兜的,把笔都放回来了。

这回大多数的笔都回来了,但是,还是不完整,还差四支。

张老师说:“哪里还有呢?笔笔们还是没有团圆啊?”

这时本本说,我这还有两支。

哦,这回就只差两支了。

张老师看看大家,大家都说:“没有了。”

张老师说:“哎呀,大家看看啊,盒子的家族成员还是不齐全啊,这样多可怜啊。”

泽子看看张老师,然后说:“老师,我兜里还有两支,我妈昨天没还完。”

这盒彩笔现在还在学前班里,一支不少,我想,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

孩子们真是可爱。

大家可能会问,这几个故事里面没有什么“撒谎”啊?怎么叫“撒谎”的故事呢?

是啊,起这个名字,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没有“撒谎”这回事。

当你认定孩子会撒谎时,撒谎就一定会存在。

当我们不这么认为的时候,它也就不存在了。也许,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样说可能有点不好理解,那么,我们来换个说法。先来问大家一个关键的问题:撒谎是怎么产生的?很多父母认为,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撒谎嘛,那一定是道德品质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我们的孩子就遭殃了,连带我们自己,也会遭殃。

我的答案是:有压力,就必然有谎言。

压力从哪里来?有分别、有好坏、有对错……有分别的爱,是压力的源泉。

有了压力,原本自然本真纯净的心,就会在压力下,渐渐扭曲、变形,当心灵扭曲变形的时候,所谓的道德问题、所谓的谎言,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所以,从根本层面而言,哪里有什么道德,而是人性的规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