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饱受“亚健康”困扰的“职场人”,罹患癌症的几率更是逐年递增。面对现状,“花钱买健康”在职场群体中,已经是许多人的选择。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保健食品层出不穷,保健协会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中有数据显示,国内保健食品的消费正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人均消费将达300元,市场容量将突破4500亿元。

然而,这些保健食品真的可以为职场人士的健康保驾护航吗?

专家表示“不需要食用保健食品” 引发争议

在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近期节目中,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营养专家在现场提出“合理膳食、按时作息的基础上,不需要食用保健食品”的观点,更提出“有功效的不能打广告,能打广告的不一定有效”,暗指目前保健食品广告泛滥,购买使用后却多无功效的现象。

节目播出后,有观众认为保健食品的摄取有必要,但需要合理引导。也有观众表示,职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医生建议的“合理膳食、按时作息”很难做到,保健食品多少可以补充缺乏摄入的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不图治病,只求补充身体的营养需求,有何不可?甚至有观众在网络留言称,专家这样的说法有误导打击的嫌疑。

保健品“食用无害”是误区 维生素多食可中毒

对于观众的质疑,专家在后续的节目中给出了相应解答:

首先,保健食品是独立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外的膳食补充,既不能治疗病症,更不能代替日常饮食;

其次,市面上价格昂贵的保健品所宣传的疗效,和其真实的性价比相较而言,存在很大水分。例如,在医院一元钱可以买到的100片维生素C,与动辄几百元一瓶的维生素C,成分所差无几,且功效基本一样。

最后,保健食品并非“食用无害”,各种营养素过量摄入都会造成身体不良反应,轻则影响吸收,重则引发疾病。如,钙质的过量摄入会造成结石,而每日维生素C的摄入量上限为1000毫克,长期过量摄入存在中毒风险。

特殊人群可适当食用 全盘否定不客观

同时,专家表示,说保健食品全部毫无用处也言过其实。对于老人、孩子、孕产妇等体质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可遵医嘱适当摄取。

需要切记的是,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己或家人食用,不可轻信厂家的夸大宣传,避免盲目购买,若要购买,则需看准有“蓝帽子”标识的正规厂家的产品,并且采取正确的食用方法以保证效果。

另外,专家建议对于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膳食无法正常获取的职场人士更是要利用午休时间多出来晒晒太阳,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且有助睡眠;可以在间歇休息时间,摄取新鲜水果等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多步行来弥补被挤占的运动时间;将睡觉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1小时,逐渐规律作息……这些才是职场中最科学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