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届戛纳电影节1日公布了“一种关注”单元评委名单,中国演员章子怡受邀成为4位评委之一,将在主席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率领下,组成5人评审团评选出本单元的最佳作品。

章子怡和戛纳评委这一身份缘分不浅。2006年她曾担任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评委,2009年又以“电影基石”和短片单元评委的身份亮相,2013年出任“一种关注”单元评委,令她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三大竞赛单元的评委。她将和法国女演员吕蒂维娜·萨涅、巴西里约影展负责人伊达·桑迪亚戈,及西班牙著名制片、发行人恩里克·冈扎雷·马柯一起,定夺这一重要单元的最后大奖名单。

这么多年,围绕评委会的内幕消息不断,而这其中,还有包含一些特殊的人,他们就是来自中国的评委。

巩俐第5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巩俐还保持着当过三大电影节评委的记录。

由于中国电影回归国际舞台较晚,所以当陈凯歌和张艺谋好不容易打响了名气,这电影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年。所以在这之前,中国导演基本没有当家做主过,自己的电影都是给别人看别人评。况且,相比较于威尼斯和柏林,戛纳也是比较晚接纳中国电影的电影节之一。因此,当直到1997年,中国女演员巩俐才出现在戛纳红地毯上,与其他评委一道亮相,这就不稀奇了。更何况,在巩俐身上,她还保持着当过三大电影节评委的记录,这在华人演员里都是绝无仅有的。

回想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作为张艺谋的御用,而且在《霸王别姬》里也有一角,确实没有人比巩俐更适合出现在评委会里面了。更何况从上世纪末开始,戛纳就开始遴选大量的演员进入评委会,其中就有增加曝光率的考虑。而巩俐外形气质姣好,符合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审美(他们的印象大多来自电影本身),她出现在第50届戛纳这样一次盛会,既是肯定,又有某种象征意义——中国电影也参与其中。

这一届的戛纳留下了许多传奇,比如伯格曼拿下了50周年的金棕榈特别奖。对中国人来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拿下了最佳导演奖。然而关于评委会的内部丑闻,事情以主席阿佳妮和众人闹掰为收场,迈克李甚至说,她就是一傻逼。从种种事后说法来看,巩俐还是坚持站在了《春光乍泄》一边,只是作为一名“影子武士”,她这趟戛纳游主要是用来观光,可惜外语尚未过关——英语不流利,也不会法语,因而底气不足,导致没啥大的发言权。甚至一直到2002年,身为威尼斯评委会主席的巩俐,外语能力还一直被外界所质疑,这也是一个小小遗憾。

张曼玉第6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张曼玉精通多门语言,气场强大,见多识广,担任起评委是绰绰有余。

如果张曼玉愿意,她早就可以入主戛纳,去参与评选,不过她是一直推辞,正如她对接片近乎苛刻。那年戛纳影后全度妍,她见到张曼玉就跟见到超级偶像一般,不停地感谢。那个激动劲,外人看着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张曼玉在那一届戛纳确实很有存在感。她精通多门语言,气场强大,见多识广,担任起评委是绰绰有余。

这一届戛纳是60周年,相当重要的年份。评委会也确立了以新人导演为主导的方针,扶植戛纳系导演,结果虽然有点不太能服众,然而外界都能看明白意思。

舒淇第6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一边可能因为是某护肤品代言人,一边可能是因为侯孝贤的鼎力支持,但舒淇出现在评委会名单上,多少还是让人吃惊。然而在这届戛纳评委会里头,女王兼评审团主席于佩尔是当仁不让的焦点。名门之后的艾莎阿基多,她同样泼辣大胆,多才多能又有语言优势,她们都是评委会里的焦点人物。舒淇虽然被中国记者关注,然而英文水平实在不合格,官方组织的互动交流中,她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所以作为无名小字辈,舒淇只能低头做人,很难持有话语权,至多充当下老好人角色。

颁奖典礼当晚,舒淇坐在一边,从头到尾都黑着脸,表情憔悴。颁奖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有人故意问评委套话,于是内部的纷争暴露无遗。于佩尔被另一匿名评委形容为法西斯分子,舒淇只是如释重负说,希望赶快回家。此等表现,当真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还有些事情在明眼人看来早已不是秘密,1997年某护肤品牌开始赞助戛纳,从巩俐、杨紫琼、章子怡到舒淇,华人女评委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然而成为评委没有硬性标准,在外边看来还以为是由演技和国际影响力所决定。其实戛纳还需要红毯秀,顺便利用她们来打下隐形广告。

杨紫琼第55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杨紫琼自己说道,抱着学习目的来到戛纳。

毫无疑问,杨紫琼的入选条件来自《卧虎藏龙》,在这之前,她已经主演了《宋家王朝》以及《007之明日帝国》,作为一名动作女星,加上她的华人身份,被戛纳看上,那也是合理不过。名气是有,但杨紫琼也知道自己的年龄、阅历摆在那,自己说道,抱着学习目的来到戛纳。

这一年的评委会主席是前一年拿下最佳导演的大卫林奇,九人评委的构成是六个导演三名演员,导演优势非常明显,因而最后的得奖名单也非常规矩,波兰斯基、郭利斯马基等实力派脱颖而出。

陈凯歌第51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陈凯歌1999年《荆轲刺秦王》入围戛纳时,已是强弩之末。

身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陈凯歌一直以文笔好、有傲气著称,虽然被张艺谋抢了个头彩,然而他还是凭借雷霆万钧的《霸王别姬》拿下了金棕榈大奖。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当他妄图再用张国荣和巩俐的组合去复制《霸王别姬》的成功,很快便遭遇了失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陈凯歌父亲陈怀皑病逝。有人直言,陈凯歌失去了一个给他把关的良好人选。总之自此以后,他就不断走下坡路,到1999年《荆轲刺秦王》入围戛纳时,那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1998年的戛纳波澜不惊,安哲罗普洛斯在1995年已经积累了同情分,《永恒的一天》拿下金棕榈也是顺理成章,评委会大奖给了《美丽人生》(电影版中国电视版美国电视版),一部观众缘极佳的电影。问题就出在这里,那一年,侯孝贤的复古大戏《海上花》也参与了戛纳竞赛(安哲罗普洛斯也非常欣赏侯孝贤),从今天角度来看,虽然很多人还是抱怨电影慢,难以进入,然而在技术班底上,《海上花》的确无可挑剔。可这样一部戏,居然什么也没拿到,大概陈凯歌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吧,他应该更喜欢《永恒的一天》那种悲天悯人的调调。也可能,陈凯歌当时仍处于《风月》失败的阴影,反正在这一届得奖名单上,他没有留下太明显的东西,走了个过场。

杨德昌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经历了2000年华语电影在戛纳大爆发,《卧虎藏龙》开幕,《鬼子来了》评委会大奖,《一一》最佳导演奖,《花样年华》最佳男主角奖。那之后几年戛纳,评委会不断引进优秀华语电影人,参与主竞赛评选。这其中,杨德昌便是第一击,他在2005年还担任了短片及电影基金单元主席。作为一个评委,杨德昌有很明显的优势,他有影迷背景出身,喜欢看电影,他懂绘画和音乐,更何况他还有留美背景,外语通,同时对中西文化都有相应的深入了解。更何况按照一些八卦消息,杨德昌也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不会让步,这就导致他在评委会占据较为主动的位置。

那一年戛纳,台湾导演自己开了个小聚会,侯孝贤带去了《千禧曼波》,蔡明亮带去了《你那边几点》,两部电影一起拿了技术奖。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台湾新电影几个人,他们的技术班底一模一样,剪辑廖庆松,录音杜笃之,所以呢,给谁都一样,有奖大家都欢喜。也许有人会不明白了,这杨德昌即便能沟通交集,它也没能给自己人好处。问题在于,如果把《千禧曼波》和《你那边几点》放回到侯孝贤和蔡明亮的作品当中,它们也是属于中档偏下的。要杨德昌假公济私,实在太有难度了,相比侯孝贤也能理解老友的做法。那一年的几个重要奖项发给了《儿子的房间》、《钢琴教师》、《缺席的人》以及《穆赫兰道》,四部电影部部过硬,今日看来,水准依然是高,这间接也证明了杨德昌这届评委会的执行准确。

姜文第5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依然是2000年的种子选手,被禁后的姜文并没有闲着,一边演戏,一边当当评委。中国影迷第一次接触到戛纳评委会的运作内幕,的的确确是来自于姜文口中。那边奖刚一发完,他就迫不及待跟人交代细则。他说,评委商量事情都是大白话,不扯什么后现代高深术语,大家就是看懂没看懂,事情可简单了,没外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大象》能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那也是一致通过的决议。姜文还以《乌扎克》为例,说明了最佳影片和评委会大奖的区别。《大象》用简单的形式排出了复杂的电影,而《乌扎克》就是太过于完美,有人为美化的痕迹。最搞笑的莫过于姜文把拉斯冯提尔的《狗镇》狠狠开涮了一顿,丹麦人这次啥也没拿,后来就直接患上了抑郁症。很显然,姜文是一个主动的评委,充满侵略性。他还举例说,自己上一回当电影节评委,忙着跟别人吵架。

2003年是公认参赛水平比较差的一届戛纳,低分片不断,《棕兔》、《紫蝴蝶》、《蒂蕾茜亚》、《柯特莱特家族》等电影都让人无话可说。评委会交出了一个马马虎虎的单子,压缩获奖电影的数目,最后只有四部电影拿奖。尽管事后引发了很大争议,然而宁缺毋滥的做法还是值得敬佩。

徐克第5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97前后,徐克跟其他一批香港电影人选择了远走,后来从他乡漂泊重临,继续未竟的事业。一直到2001年推出了精彩至极的《顺流逆流》,动作场面火爆,剪辑令人神经为之一震,这才重新引发了西方评论人士的热情。其实顶着怪才名号的徐克,他在评委会内部本可以有更大作为,比如搅和个天翻地覆,坚持不妥协原则。无奈在这一届戛纳,他有个更加搞怪的顶头上司。那就是痞子坏蛋兼大恶人昆汀,他居然堂而皇之地当上了主席。这个家伙当过戛纳评委会主席,也当过威尼斯评委会主席,无奈两次大奖都让人倒胃口,实在跟他的电影相去甚远。很显然,本届评委会把大奖发给《华氏911》是一个丑闻。这不是敌视纪录片,而是这部电影的倾向性和投机性。

好在徐克有一点,他坚持并肯定了阿彼察邦的《热带疾病》,并在评委会的内部争斗始终站在了泰国人的一边。由始至终,徐克对《热带疾病》赞不绝口。他说,这部第一次代表泰国出现在戛纳的电影,它把好几个评委给打动了。也正因为这一点,戛纳抓住了这根树苗,并把他培育,茁壮成长,终于在2010年让《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顺利拿下了金棕榈大奖,堪称一时奇迹。

吴宇森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评委

综合评定:

依靠早年积累起来的声誉,已经足够让吴宇森来一趟戛纳了。

在美国混迹多年的吴宇森,虽然作品是起起落落,然而依靠早年积累起来的声誉,已经足够让他来一趟戛纳了。这一届戛纳的评审会也相当壮观,给出的名单也充满说服力,像《孩子》、《破碎之花》以及《躲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据说,大概是吸收了上一届教训。评委会内部的争议也比较温和,属于可控制的程度。

吴宇森成功利用了个人魅力,让自己欣赏的电影拿下了奖,比如他最喜欢的《躲避》。另外正如王小帅一直感谢于他,《青红》能获奖,他也有一臂之力。然而严格说来,尽管侯孝贤只有三分之一的功力在,然而如果不是因为王小帅属于年轻创作者,否则《青红》怎么看都没有《最好的时光》好。《最好的时光》问题出在三选一,必然会让评委看出差的地方,一差就破功了。侯孝贤那边并不是最大失误,2005年还有一部重量级的话语电影,那就是杜琪峰的《黑社会》,很难想象这部电影一个奖都没有,吴宇森把他归结为东西文化差异,西方评委根本无法理清电影里头的线索人物,于是直接导致了看不懂,既然看不懂,那就失去了很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