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代误打误撞进了新闻系,毕业后曾经做过外企的HR,进过电视台,从《南方都市报》要闻编辑开始,24岁成为《南都》封面编辑(当时孙志刚事件的主力编辑之一),26岁成为部门主任,28岁进入网易,34岁成为网易第一位女性总编辑,35岁升任网易副总裁,一路走来,赵莹说自己很幸运,能在比较年轻的时候经受更多历练,让她成长。但当她坐在你面前,将她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语调柔软却每一句都坚定从容,或许就能明白,她的今天绝不是靠幸运得来,而是她来自心底的静水流深的力量,在生命的激流中将她推上时代前沿。

[赵莹简历]

赵莹,女,1977年生于中国广州,2005年进入网易。现任网易公司副总裁、总编辑。在任职网易时尚中心总监期间,赵莹主导网易与联合国合办的“女性传媒大奖”,每年评选出年度女性榜样等多个奖项。赵莹是网易第一位女性总编辑,网易对赵莹的评价是:“在门户网站内容运营上拥有丰富经验,其在推进网易门户发展上取得的成就深得业界认可。”担任网易门户总编辑、副总裁之后,赵莹坚持网易“有态度”的媒体品质建设,力推媒体移动战略,核心产品网易新闻客户端APP,截至2014年3月31日累积用户已达2.4亿,用户时长排名第一。

[采访实录]

记者:您之前在南都做过一段时间,也是做媒体的,您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给自己的未来规划要做媒体吗?

赵莹:没有,完全没有,我在学生时代完全对未来是懵懂的,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个典型的文科生,我擅长写作、艺术。高中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新闻系其实是放在最后一个专业,我其他的都是报的商业呀、市场经济呀,就是这个方向的,刚好当时我的同桌,她最后报了这个专业,我当时就最后一个专业不知道填什么,然后我就参考了她的,然后我们俩一起考上了同一个大学同一个系,又成为了同桌。

记者:这么巧?

赵莹:对,这中间还是有一些缘分的吧,呵呵。后来我觉得自己也经历了自己未来要不要做这个职业的一个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其实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当过三个月的HR,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并不是媒体,我当时还是很想去外企,就是很渴望去体验那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开始的岗位就是做HR的,就做了三个月,但是三个月之后我就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做媒体,还是觉得原来好,后来刚过试用期没多久就离职了。考到电视台,澳门卫视,数千人录取一个我运气好考上了,我自己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嘛,但是后来发现那个电视台是一个特别新的电视台,里面很多东西都不是很规范,价值观混乱,跟我想象的不太,没多久我就又考到了《南方都市报》,所以其实我毕业的时候,一直到去《南都》中间有半年的时间是不断地折腾的,到了《南方都市报》之后觉得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一个地方和工作岗位,在那边一干六年,开始了日夜颠倒的生活。

回想起来那时候还挺辛苦的,因为我是做新闻要闻的,包括所有的重要新闻、突发新闻,我一直从中国新闻,做到最重要的要闻,到封面新闻,一直做下去,都是半夜里面工作,然后第二天白天睡觉,就是跟别人的作息是有时差的。那时候觉得,也许永远看不到日出了吧。

记者:纸媒会这样。

赵莹:对,你可能在报纸也工作过,如果干新闻的都是那样的。但是还好,因为大家当时的价值观接近,大家都觉得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小的辛苦并没有觉得很辛苦,想起来确实也是很值得怀念的一段光辉岁月,我觉得我的新闻的专业能力、基本素养,其实都是那六年里面锻炼和积累起来的,我虽然大学是学的新闻传播,但是实际上我觉得真正有用的,应该反而是那六年给我的锻炼。

记者:也就是从纸媒到现在网络,它给了你很多经验,传承过来的。

赵莹:因为我运气真的算是比较好的,我想想,我应该是24岁就当了《南方都市报》的封面编辑,那时候《南方都市报》影响力也还是起来了,应该算是在国内非常领先的一份报纸,我其实刚大学毕业两年都不到,他们就让我做封面的编辑,我记得一开始的时候还很不适应不想接,就是觉得工作压力太大了,后面他们都说,哎呀,试一下吧不行再说,然后就试一下喽,这样就一直做下去了。24岁就当封面编辑,26岁左右就当部门副主任了,那已经是管理岗位,然后应该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到网易了吧,就是总体来看,同一个岗位的人里面,我应该是比较年轻的,我还是运气比较好,能够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更多的这种历练。

记者:在媒体里面,特别是我之前也经历过电视台的一些考试,就觉得很多传统媒体可能会比较偏向于录用男性员工?

赵莹:说实话,我倒没有觉得在媒体里面这个差异很大,因为其实从我念大学开始,念传媒系的,已经蛮多女性了,可能有一半女性一半男性。我那个年代,我大概15年前念的大学,你想想,那时候已经是女孩多,到了媒体里面,我觉得可能差不多五比五这样的比例吧。当然跑突发新闻的是男孩比较多,因为确实是跑突发新闻有它的特殊性,它对体能的要求是更高的,但是也有女记者,也不是完全没有。我觉得其实媒体总体来讲,在两性平等方面还是做得比一般的行业更好,其实以前也有别的媒体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倒是到了越高层女性会越来越少,这可能会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也参加过比方说都市报总编辑会议,到了那里的话,可能就有80%—90%是男性,女性的比例相对少,但是在比较基层的那一圈人里面,我觉得基本上是五五的样子。

记者:您怎么看待到了高层女性会越来越少这个现象?

赵莹:其实我会觉得,生育对女孩子的职业生涯会是一个很客观的影响,当然我们现在可能也会说,女性不应该放弃工作,应该尽量的去平衡照顾家庭小孩和工作方面的诉求,但是你会发现,在现实当中其实很多女性是自动,自己内心自发的愿意去更多的照顾孩子的,我觉得在这方面你不应该去批评她,你更多的其实是应该去承认这个工作的价值,其实你照顾小孩、照顾家庭也是一个工作,我觉得应该更多赋予价值认可,不应该非得去强迫她们一定要兼顾好两方面,但是我觉得女性应该了解,小孩有一天会离开你,这时候你怎么样处理自己的自我价值的问题,另外缺乏社会交往和丈夫的深度交流可能会出现问题,我觉得女性一定要提早去认识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危机。

当你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你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就是我觉得所有的女性主义,不应该说是一定要工作,一定要成为女高管,其实更多应该是尊重女性的选择,你女性自己内心是怎么样肯定自己的,社会应该有更大的容纳性,比方说我是全职主妇,但是我仍然是受到社会的尊重的,这一点是应该社会赋予女性更多的宽容性,这个是更重要的。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女性主义分子或者女权主义分子,我不太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分子,我觉得任何的事情到最后都离不开自己内心的感受,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这个不是你的选择,那女权跟男权一样,其实都是别人对你的期待,不是你自己的期待。

记者:您觉得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不会比男孩子有更大的压力,或者更多的风险?

赵莹:我觉得这个真的是两看,我们首先应该承认,人活着都是不容易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彼此的压力。当然我们可能会说女孩子目前来讲,在某些职业选择上有可能比男性要少一些,但是我觉得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已经是有所改善,这个是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的。就是市场经济会诉求于企业,更多关注于结果,只要这个女孩的表现是比那个男孩好的话,我作为老板愿意用这个女孩,因为她的业绩好,这个时候我觉得市场经济对推动这个现象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有留意到,比方说女孩子,她最后选择了从高管的位置退下来,做另外一些选择,比如从事一些小而美的事情,回家带小孩,她总体来讲比男性遇到的社会刚性期待是要小的,她其实选择的弹性又要比男人宽容一点,你说一个男性我就不干总经理的位置了,我回家带小孩,又或者是我楼下开一个面包店,我就卖面包。但是社会对他的期待永远是,你必须要有钱,你必须要有权,其实男性在这个时候也面临着刚性的那种社会压力,所以我觉得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给予这两种,给予男性或者女性都要有更大的容纳性和弹性,去尊重他们的选择,尤其强调的是少数人的选择。

我觉得现代社会反而是女性比男性进步得更快。许多老男人对女性的需求还是听话漂亮,而非一致的价值观和思想交流。不过据我的观察80后男人这个方面已经有变化,人类会根据物竞天择来调整他们的需求,男人会发现自我成长得更好的女性明显在养育下一代上更有优势。当然这一切变化都需要时间。

记者:从媒体工作一直到今天,作为一个女性高管,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赵莹:我没有太感觉到我作为一个女性遇到的困难,可能运气好吧,我遇到的困难可能跟竞争是有关系的,而不是跟性别有关系。比方说媒体,它遇到科技发展的冲击,不是因为我们是互联网,我们就没有遇到冲击,现在说平面媒体已经是一片哀鸿,那没有办法,因为汽车的出现之后,马车就要被淘汰了,你如果死抱着这个马车,我还要去练好怎么骑马,累死焦虑没用。对互联网来讲,我们也仍然面对着渠道变化或者说是科技发展对我们的推动,比方说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来了,三年前我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当时是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另外就是微博刚刚起来,很多声音会觉得,从产品形态上,社交媒体的产品形态要比1.0的媒体传播形态更先进,那个时候其实是会迷茫的,忧虑我们现在的模式会不会被淘汰了?那时候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办。我们还好,我们也还算是把握住了机会,就是我们把新闻客户端做起来了。

我们确实是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从手机上阅读新闻,他们可能已经不但是慢慢的要淘汰报纸了,他们可能连PC端都要慢慢淘汰了,我觉得我们比较好的是,我们已经把我们的业务成功迁移到了手机上,我们这一块媒体业务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迎接了这个时代的挑战,它给予了我们后面更多的一些发展的机会,说白了,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把新闻客户端做起来,那网易媒体这块业务,就很惨了。

包括微博跟1.0的媒体相比较,我们现在发现,其实从用户的活跃度,用户的认可等各个方面来看,用户仍然是需要大众媒体,需要有态度的媒体。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说社交媒体在信息订阅、海量等等方面是优于大众媒体的,但是它解决不了真实性的问题,信息杂乱的问题,时效的问题。有态度的问题它也解决不了,就是观点呈现的问题,这些东西仍然是在中国社会现在的发展过程当中,用户所需要的。我们其实跟西方国家不一样,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社会剧烈变化的过程,可能西方国家像欧美,它的社会形态已经很稳定了,它没有什么新闻,一个星期有一条重大新闻已经不错了,这个时候大家可能看一下facebook已经OK了,但是中国不一样,你少看一天新闻客户端,感觉已经好像离这个世界很远了,而且像微博、微信这样的产品里面,大量的谣言会出现,像马航这种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N多谣言,你不知道哪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具备公信力的新闻客户端仍然存在着庞大的用户需求。

当时我觉得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个困难,但是我觉得自己运气也是比较好的,也还算是把握住了机会吧。

记者:马上又要到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了,作为一个职场前辈,对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们会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尤其是对女孩子们?

赵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你自己喜欢什么,你自己是不是在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觉得这些问题其实不单是刚进入职场的人需要问自己的,而是可能就是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要经常的去反思的问题。我觉得大学生可以在自己毕业之后的半年到一年里面,多一些折腾,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也会去试错,先去试一下这个工作,然后哎,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赶紧退回来呗,又再重新选择别的。

我觉得刚毕业的人有一个好处,是他没有什么包袱,已经积累的东西比较少,这时候他试错的成本低,当然有些人可能是怎么换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是少数吧。到后面可能慢慢的你越来越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的时候,那你就要专注了,就是只有专注你才可能有更大的成就,这个是必然的,像我做媒体,做传播,我也干了有十几年了,你必须在一个地方有沉淀,有耕耘,才有可能有更大的收获。

这个建议无论是给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一样的,女孩子们?我确实觉得女孩子们可能面对职场,对比男孩更多需要考虑的确实是生育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你要不要生小孩。有一些女孩会选择在刚毕业的时候就把小孩生了,当然这个前提是她已经有爱人,她生了小孩之后可能很快的就把这些事情处理完了,她再出来工作,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人可能是到了后面,比方说自己已经有一定的实力了,去生育其实并不会太影响到自己的竞争力,她再去生小孩,这个也是可行的,但是我觉得女孩子可能更多的要对这方面有一些个人的规划,或者是你不能忽视这个事情,你要经常把这个事情当成上天赋予你的一个使命任务,你要不要去完成,怎么样去完成,要去想。

记者:女性领导和男性领导有什么区别吗?

赵莹:当然是有区别的,但是我认为,女性领导不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男性领导的样子,我觉得这是很多女孩,在领导岗位之后可能会倾向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所谓的女强人,当然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要看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性格优点,如果她的个性里面其实是很多的跟男性相近的部分,那没什么问题。我觉得你必须要承认男性和女性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两性平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女孩天生会在理解力、同理心方面、沟通能力方面,甚至是计划性方面要优于男性,但是男性在突破力、决断力方面可能要优于女性,你必须要承认,我讲的当然是大部分,不排除有小部分这个差别。但是我觉得女性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或者另外一个性别,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

记者:在职场上会不会可能男性的职业前途或者发展空间会大一些,像您刚才指出,可能会有一些生育的问题或者其他。

赵莹:中国职场上有差异,但是我刚刚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这个是因为市场化,市场竞争的出现所导致的。作为一个领导,需要取势、战略、团队、优术,我觉得女性如果是想要真正的寻求职场的发展的话,她其实是可以处理得很好的,但是关键是你不能什么都要,你必须也有得,必须有失,你到最后也必须要舍弃一些比方说亲子关系这些东西,但是如果当你真正的决定,你需要跟男性去PK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女性是会更差一些。

其实在农耕社会,男性主要是因为体能方面要优于女性,所以他们天生会占有一些优势,但是现在已经是靠脑袋吃饭的一个社会了,很多时候反而是女性占优势,你看大学里许多科目女孩比男孩成绩优秀。但关键确实是女性自己要去舍弃一些东西,不能什么都要,这样会把自己逼得很辛苦,就是很多的女孩不能平衡,就是因为她什么都想要,工作我要跟男性比,回到家要第一手的,这样她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呀。

记者:很多人都会对女高管有一种刻板印象。

赵莹:刻薄、严厉。

记者:对。

赵莹:我觉得90%的老板都会被认为刻薄、严厉吧,无论是男女。但是决策力不如有可能更多的女上司会被赋于这个形象,但是确实像我刚刚说的,女上司有别的一些优势,比方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计划性等等方面,就是像男的,你也可以说他Eq低。

记者:女性高管可能会更有亲和力,会跟下属更容易打成一片?

赵莹:我觉得会呀,反正我觉得我认识的女高管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这个是自我观察的结果,女性可能有生育哺乳的使命,天性的同理心会更强一些,所谓的同理心就是比较容易能够体会到别人的心理感受,这样的话体现出来她就会相对的比较有亲和力,我觉得这个当然是会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啊,你要用得好的话,当然会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但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你要注意到这个东西的平衡。亲和力不等于老好人!

记者:您觉得现在中国的女权,据您的了解,发展的状况怎么样?像我们每年也在办女性传媒大奖。

赵莹:其实我们在做的事情应该不是女权吧,应该是平权,性别平等,其实我不太倾向于去强调男权或者女权,像我刚刚也讲过这个观点,我觉得只要是男权或者女权,其实中间都有些“暴力”的成分在里面,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提倡性别平等,性别的不平等是在原始社会一直到农耕社会,因为体能的差异,获取到的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发生的,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科技社会,我觉得这个差异在男女之间会不断的缩小,所以我觉得这个性别平等一定会改变的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社会确实最大的问题还是要给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更多的宽容和容纳性,在这个事情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城市已经比小城市做得好得多。

比方说一个女孩,你30岁不结婚,在三四线城市里面你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笑话,父母也会给你很大的压力,但是一线城市这个问题已经很小了,这个大家也都是能够理解,而且也觉得她其实生活的挺好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确实是一个社会化,就是不断的发展的一个过程,慢慢的是会越来越好的。

记者:您自己的生活上,听说您自己会DIY一些手工?有什么自己特别喜好的一些小爱好?

赵莹:小爱好,其实我爱好特别多,可能是双子座的还是什么关系,就会特别喜欢看见别人好玩的东西…

记者:就想去试一下吗?

赵莹:对呀,就会想去学习,这些手工皂、唇膏、护肤品,其实都是芳香疗法的一部分,我自己也喜欢学习比方说色彩的搭配呀,风格的搭配呀,肚皮舞我自己也比较喜欢,人生其实是在不断地探索自我的一个过程,你尝试的东西越多,你就会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可以有机会的,是自己喜欢的,你试的越多,你对自己的挖掘是会越多,比如跳舞,我小时候是完全没接触过的,父母也不知道我喜欢这个,他们完全没有培育我这方面的能力,这个是我自己后来去健身的时候,因为我不爱跑步,也不爱搞那些器械,我就想,有什么运动是我喜欢的,运动很重要啊,我就不断地去找我喜欢的运动,瑜伽的我也去试,跳舞的我也去试,后来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跳舞的,我跳舞跳一个小时下来,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就是你只要喜欢一个事情,你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是辛苦的。

很多人觉得工作很辛苦,工作压力很大,人都有惰性的嘛,干着干着我不想干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他们真的不是那么喜欢这个工作,如果你真的是很喜欢一个事情不会觉得困难是辛苦。我觉得在有一个范畴,这一块体现的特别明显,就是音乐,比方说你喜欢唱歌,你喜欢创作,你看那些人就不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工作,对吧,我是一个歌手,每个人都觉得要全力以赴。

所以我刚刚说到的,一开始你必须要去探索,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东西,擅长什么东西,擅长一个事情,你就容易喜欢它,因为你容易做得好,我擅长唱歌,随便唱两句,啊,好好听啊这样子,所以你就容易喜欢它嘛,我觉得人还是要不断地做这种自我的探索,虽然说我现在已经有一个主业是我自己专注得比较好的,但是我也不会放弃其他的一些个人爱好,对于我自己个人自我探索的这些部分。

记者:您平时压力大的话,就会通过跳舞这种方式去减压吗?

赵莹:我可能更多的会睡觉吧,哈哈。其实没有太觉得一定要去搞个什么其他事情来减轻压力,我觉得压力可能很直观的一个直接感受,就是你会感觉疲弊,这个时候恢复能量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会倾向于采取睡眠的办法来缓解这个疲惫。

记者:您觉得自己现在这种工作的状态是特别理想的状态吗?

赵莹: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理想的状态,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我会给自己打个75分、80分这样的分数吧。

记者:有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有一些什么样的空间可以继续改进的?

赵莹:那还有很多啊,还是有很多的理想觉得没有实现,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想去探索和挖掘,因为人,如果我是给自己打100分的话我觉得就完蛋了。就是当你没有追求的时候,其实人是很可怕的,所以我觉得,对自己不满意,有一部分不满意应该是一个好的事情,我并不太觉得这是一个坏事儿,而且这应该也是人的一种常态。

记者:永远还有一些要追求的东西在?

赵莹:对,就是一百分和觉得自己是三四十分的人是比较少的,我觉得不断地保持在七八十分,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但是这个不跟我现在在什么样的位置,或者是我的收入多少是相关的,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状态,比方说在我跟你一样做一个编辑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分数也是70分、80分这样子,我觉得自己有在努力做这个事情,做得也还OK,但是我仍然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有其他更多的发展,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虽然有高低起落,但是我对自己的分数一直都是比较恒定的,都是在七八十分的样子。

记者:您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

赵莹:向往的生活方式?就是玩儿一个礼拜,工作三个礼拜哈哈,是不是很不错呢?有些人就会觉得财务自由后不工作好,对吧,我观察了很久发现不是那样子的,人最好还是要有工作,或者是叫自我成长,或者是叫压力也好,或者是叫目标的追求也好,你必须要工作,其实工作还是可以赋予你很多东西的,除了自我价值的肯定、知识的积累之外,比方说你还有同事之间的这种感情关系,你还会有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这些东西都是在工作当中发生的,你如果不工作的话,可能会缺少了很大的一部分人生,但是如果工作太满的话,就是人会容易钻进一个死角里面,人家叫做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越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有时候必须要有一些距离感。

记者:要跳出来看。

赵莹:这个跟男女朋友也是一样的,我觉得很多的情侣,尤其是结婚之后,慢慢会觉得没有新鲜感,平淡了,我觉得你们可以适当的分开一下。大家有一些彼此的空间,再回到原来的状态,可能都会觉得很好,所以我想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确实就是这样子,就是我要出去走走一个星期,我要去看一下别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别的国家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其他的文明是怎么样的,然后我又再回到我需要专注的部分。

记者:您自己的生活里有偶像吗?

赵莹:偶像,都敏俊,算不算?哈哈哈,他也不算偶像吧,主要是他比较帅。好像真的没什么偶像耶,这个问题,好像以前别人也问过我,我也想了半天,你会一直以他为自豪的人,你才能说是你的偶像,但是我觉得,这个人如果是离你有一定的距离的话,其实你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记者:明白,因为很多人会有一个刻意打造出来的形象。

赵莹:对,所以当你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你就会不太觉得这个人会是你的偶像了。

记者:对。

赵莹:他可能只是一种假象的偶像,因为每个人肯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时候你更不了解的是动机。

记者:可能明星们一般表现出来的都是他最好的那面。

赵莹:对呀对呀,但是比方说有喜欢的女作家这些会有的,但是你说她是我的偶像?可能真的也算不上。

记者:什么样的女性能称为榜样,具有一些什么样的品质?

赵莹:我觉得确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确实能够不断地去面对真我,真诚很重要!对自己真诚,才能真诚待人。我很同意李嘉诚说的人的一生就是建立自我,然后再追求无我的这样一个过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自我的过程就是她自己要不断地去面对自己,去探索自己。比方说有一些她属于自己独特的部分,她是不符合这个社会的期待的,但是她仍然能够接受自己,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不一样,然后去发展自己这方面的特点,我觉得这样的女性就很值得我们去敬佩。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后,可能人总要慢慢的会有一个放下自我的过程,或者是叫追求无我的过程,这个时候其实更多的体现出来是,你对别人的一种关怀,或者是叫人文关怀也好,或者是叫慈善、慈悲也好,就是你会放下一部分自我,去照顾别人,以利他成全更大的“自我”,我觉得这样的女性也是值得去尊重的。

其实我讲的可能都不仅仅是女性,而是人,因为我觉得去考虑性别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怎么去做人。

记者后记:娇小的身躯,柔软的语调,温婉的笑容,热爱新鲜事物,永远有颗好奇心,提到帅气的“都敏俊”也会眼睛一亮,眼前的赵莹很难让人与印象中“精明强干”的女高 管形象联系到一起;但是,当她谈起工作,聊到曾经的新闻岁月,说起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和自己曾经遇到的挑战,你就会惊讶于她平和的心态,清晰的逻辑和鲜明的 态度。努力才会幸运,专注方能成就,如今的成绩并没有让她停下脚步,自认生活永远是八十分状态的她,依旧向往着人生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