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Jacobs 2016春夏发布会的关键词是复古、垫肩和肥胖模特。早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小马哥就以80年代夜总会主题趴发送邀请函,并且任性地要求了Party着装:内衣外罩皮草、闪唇、贵妇金包头发饰、X战警Rogue、阿拉伯灯笼裤、迷你裙配肌肉腿、漂眉、严禁平底鞋和骑白马入场等等。

小马哥把大秀的地点选在了曼哈顿具有传奇性的最大单幕影院——齐格菲尔德剧院Ziegfeld Theatre,为美国、为纽约、为电影的黄金年代,递上一封盛大的有声情书,连同穿着斑斓的观众们,一起放映一场纽约本土的“浮世绘”。

甚至连T台的形式都改为首映红毯,模特们变身为演员,沿着两侧挤满粉丝和镜头的红毯,走到印满Marc Jacobslogo 的背板前接受菲林的照耀。

就连乐队位置的背景都copy了好莱坞最负盛名的电影公司之一Metro-Goldwyn-Mayer米高梅的片头,只不过狮子头换成了Jacobs的爱犬爱犬Neville Jacobs。小号手Brian Newman带领着一队音乐家们现场演奏了改编自1973年的歌曲"Trash”的<New York Doll>。

带着嬉皮士和舞女头像印制成的掺着毛边的褶皱连衣裙,布满全身的歌剧史上的艺术大家Maria Callas肖像、象征着权利与地位的正装西服;来自街头艺术家Andy Warhol的绢印版画和卡通元素的徽章夹克,用丝线串成的缀满钻石的刺绣礼服长裙,Jacobs的秀如同一杯混杂了“摇弋的60年代”与“狂野的70年代”和“反叛的80年代”中所有不安分的元素的鸡尾酒,令人心旌迷醉。

60年代美国正经历BritishInvasion,穿着乐福鞋和低腰百褶裙的it girl横扫纽约;70年代经济萧条,却不再过分强调奢华,厚底鞋、牛仔阔腿裤,还有标志自由的波希米亚风大肆流行。服装风格一年一年地轮转,而复古的妆容却始终如一,尤其是红唇,更是不变应万变,不信就来看看那些著名的荧幕妆容形象:

20s,《了不起的盖茨比》,伊丽莎白·德比齐。

爵士时代在一战以后,大萧条之前,经历了创痛的社会开始变得无乐不作,纸醉金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便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这个时代憧憬浪漫,追求享乐,审美上崇拜极尽奢华之能事。女性的妆容也非常夸张,强调纤长的眉毛,烟熏的眼廓,饱满的腮红,和精细勾勒出唇峰、细腻涂满全部形状的唇妆,给人过分华丽的感觉。

30s,《大饭店》,葛丽泰·嘉宝。

30年代大饥荒流行,消费萎靡,政府甚至颁布了“禁酒令”。社会审美开始变得肃穆,浮夸的妆容再也不见踪影,相反刮起一阵“性冷感”的风潮,葛丽泰·嘉宝式的美人开始走俏,面容更被誉为“接近真理”。嘉宝的妆容,眉毛自然朴素,转而注意眼部,简单的眼线配合睫毛膏,用少即是多的原则,突出表现双眼神采;原本就皮肤白皙的她,省略掉了腮红,面庞更加清秀;嘴唇沿原本轮廓涂满口红,极尽简约美。

40s,《爱德华大夫》,英格丽·褒曼。

经历了禁断时期的美国社会审美,开始转往自然方向。英格丽·褒曼的出现无疑是一律清泉,跟嘉宝一样来自北欧的褒曼拥有清秀的面容,不加粉饰就有一种少女的美,而这种纯真的美征服了美国人,使褒曼被捧为“圣女”。此时的妆容连眼妆的强调都省略掉,除去年轻的肌肤外,只剩下唇妆的描画。唇部要饱满圆润,嘟嘟丰润嘴唇最受人喜爱。

50s,《乡下姑娘》,格蕾丝·凯莉。

50年代金发碧眼的丰满美人大行其道,大导演希区柯克的御用演员无一不是金发大波妹子。配合高腰大摆的蓬蓬裙,妆容也走向粗眉红唇,眉毛要画成带有拱起眉峰的粗犷廓形,口红要具有光泽。

60s,《春风无限恨》,伊丽莎白·泰勒。

英式摇滚在美国的爆炸式流行,让审美也转向于崇尚高贵气质,泰勒与生俱来的蓝紫色眼睛,使她获得世界头号美人的称号。泰勒时代的美人妆容,重新用上了腮红,口红也不再是大红色系,而是与腮红相映衬的桃红色,在复古中加入俏皮和流行元素。

70s,《唐人街》,费·唐娜薇

70年代里嬉皮士的余韵和朋克的兴起并存,时髦变得没有特定主流,凸显骨感瘦削的自然妆容又流行起来。橘红色的唇妆也因为费·唐娜薇而走红,肤色不算白皙的女孩们都涂起带有珠光的橘色唇膏,配合大地色系的测验腮红,打造消瘦的面颊。

小马哥致敬美国电影的时装秀就像一个怀旧的胶片匣子,它集合了浓烈的红蓝白黑金,服饰上从垫肩、骑马服、棒球衫到长裙一应俱全,妆容上也无疑借鉴了这些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时刻。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流行,那就是复古;只有复古,是永不落伍的流行。玩味复古,Marc Jacobs毫无疑问将被冠以大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