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对2018年的工作任务进行部署时,提出了“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

这意味着,楼市调控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其中,稳预期是重点工作之一。如何理解预期?所谓预期,就是人们对于未来事物发展的一种主观看法。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几个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值得注意:

首先是“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房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住房面积”的概念,而是直接说了“合理改善居住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其次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就意味着楼市的基础设施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事实上,今年以来,有不少城市都在推进棚改计划,这就意味着市场上的新房供给会增加。

最后是“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端将会增加。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要让全体人民都能住上房子,这是新时代房地产工作的重要任务。

但由于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存在,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房价。但这一次住建部提出了“合理改善居住条件”的新要求后,房价或将得到稳定和抑制。

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出现了二手房交易活跃和房价上涨的现象。对此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住建部提出“合理改善居住条件”这样的要求并不奇怪。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多以来房地产市场存在明显“过热”迹象:

第一、在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时出现了价格快速上涨;

第四、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房价再次快速上涨。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现在房价过快上涨有其内在原因。主要是住房需求比较旺盛,而供应相对不足。”

比如一个家庭有10套房子;有的家庭有30套房子。这是需求非常旺盛和供应不足并存的现象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