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关于哪个城市受到国家照顾,或者哪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国有为主的争论,因缺乏具体数据实证而很难有争论结果。那么是否可通过各城市的公积金缴存情况试着来解读呢?毕竟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都是百分百缴纳的,以此入手应该偏差度不会太大。

本文就整理了全国2023年度公积金实缴人数中国有单位职工数量最多的20个城市,来看看是否如您的认识,是否有意外的排名情况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早期国防、自然资源、城市行政级别等条件影响,我国早期国有企业的布局是具有非常强的集中性地,有区域性的集中也有省内的集中效应,虽然经过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不断有国企进行改制甚至注销关闭,但早期布局的效应还是依稀可见的。

这点从现阶段国有职工公积金实缴人数前20城市的具体构成也能体现出来,像哈尔滨、长春、沈阳、昆明等经济规模远已在全国20强开外的省府们仍能入围,而同时许多近几十年来的新兴经济强市却都无缘上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数量最为庞大的还是北京市,不仅拥有全国之首的140.1万国企职工,而且因有首都功能而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上也能近130万,使得它的国有职工实缴人数多大269.8万而比另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上海高出60多万。

那么国有职工数量能排在北上之后的是哪个城市?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西安市,它这部分职工多达143.9万人而比其后的广州、武汉、重庆等知名国有经济强市都要多10几万以上。看来国家对西北地区还是相当重视的,作为西北大区中心的西安市受到国家资源倾斜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一直是被人认为得到国家资源倾斜巨量的,这也是它近几十年能奇迹般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国有职工人数看也确实能验证的,2023年已有近120万而排名全国第7位,成都、天津、南京等都在其后。但如果按照其经济体量而言,这样的国有职工规模并不算大的哦,所以将国家扶持作为它经济崛起的主因还是有点武断的。

不过也因深圳的崛起,也成为了新兴经济强市在此领域的破局者。从20强名单可见,除了四大直辖市外,能上榜的基本都是各省省会及青岛这种老牌经济强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文已说了,国家资源的布局在改革开放前就大致完成了,所以已形成一定定式,除非像深圳这种受到重点扶持的,其余新兴经济强市都很难形成较大规模了。

江苏、浙江是东南沿海两大经济强省,但国有职工数量能入围前20的仅有南京一席,而杭州作为省会虽也有省直机关职工的加成,但还是因国企职工太少而难以上榜,更别提苏州、宁波、无锡等非省会城市了,虽然经济总量在全国前列了,但国有职工数量却要比许多普通省会都要少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像上述这几个城市的公积金实缴人数总量却又能在全国前20之列的,主要就是靠近几十年来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大量优质民企,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的经济活力也是要更强的,没有国家资源太多帮扶却能实现较大规模的经济总量。

通过上述关于公积金缴存中国有职工数量情况,大家对哪些城市国有资源更多、受国家关照更多有所了解了吧?哪些城市有点让您感到意外的?请在下面留言讨论!

20强城市具体的国有职工数量和排名,来看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