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离世半年后,我决定去女儿家养老。

刚开始,女儿和女婿并没有任何表态,然而之后的半个月,他们让我吃了整整10天的外卖!

我曾经提出过意见,他们却总以工作忙没空做饭来推脱。

那一刻,我才理解老伴临终前和我说的话,只能说是我自作多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我叫马全,今年70岁。

有的人一辈子混得风生水起,有的人一辈子大起大落,而我是属于一辈子默默无闻的那种人。

年轻那会,我想要读书考大学,却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

勉勉强强读到了高中毕业,插队当了几年知青之后,被分配到一家国企的工厂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40年。

工作上,虽然勤勤恳恳,不过不懂得人情世故,以至于带的徒弟都当上厂长了,而我,到退休时也只不过是个车间主任。

不过,比起我,我的老伴就强多了。

老伴和我在同一家工厂工作,我们是在厂里举行的友谊会上认识的,那个时候她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接线员。

因为我们年纪相仿,家庭条件也相似,所以交往两年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结婚了,婚后第三年,我们有了女儿小兰。

老伴一直是个很有主见的女人,家里的大小事都归她管。

自从结婚以来,每个月我只要负责上缴7成的工资,其他的事她都会安排的井井有条。

小到买菜做饭,大到买房投资,我都不需要操心。

记得90年代末,企业开始流行使用电脑办公,老伴便第一时间让我报名去学习。

可是我觉得那东西只是科学家才用的到,加上我自己也懒,所以就拒绝了。

老伴看我这样,就自己报名去学习,后来她还报了夜校,学习财务和营销课程。

事实证明,人就是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因为老伴算是首批会操作电脑的员工,所以就被抽调到了上级企业,加上她工作卖力,很快就被领导委以重任。

加薪升职、出国考察都有她的份,退休之前她更是调回分厂当了一名高层管理,年收入整整是我2倍!

2

不过人无完人,老伴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重男轻女。

倒不是说她对小兰不好,只不过她出身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所以传统的思维里给她灌输了一个理念,女孩就必须补贴娘家人!

而这补贴的对象呢,主要就是老伴的亲弟弟,也就是我的小舅子。

记得小舅子结婚那会,老伴直接送了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

要知道那可是80年代中期,我们自己家都没有电视,她却大手一挥,把一年的工资都送出去了。

为此我和老伴发生了第一次争吵,不过老伴却理直气壮地说:

“他是我亲弟弟,我不帮他帮谁,再说我用的是我自己的积蓄,也没饿着你和小兰,你有什么好吵的!”

后来小舅子生了一个儿子,老伴更是对自己这个小侄子疼爱的不得了,每年生日、过节都要找各种由头送钱送礼物。

以至于小兰从小就和她表弟不好,总觉得他分走了自己妈妈的爱。

最离谱的是,小兰结婚那会,老伴给了10万元陪嫁,可是她侄子娶老婆的时候,老伴却帮忙给了13万的彩礼钱!

“到底在你心目中,我这个女儿重要,还是表弟重要?”

“你比表弟早了5年结婚,时代不同,钱当然不同嘛,再说你表弟是我老徐家唯一的香火,我这个做大姨的不帮衬合适吗?”

小兰面露睥睨地嘲讽道:

“你这个大姨给的比他爹妈还多了吧?你这叫帮衬吗?你这叫吸我们马家的钱补贴你们徐家!”

“老马!看看你女儿,都被你惯成什么样了!”

……每次她们母女吵架总会扯到我身上。

不过这也是她们最后一次吵架,那之后小兰对老伴的态度变得极其冷漠。

每年春节回来,小兰也都主要是和我聊天,至于老伴,她都是敷衍地打个招呼就算。

其实老伴也试图缓和过关系,只不过小兰似乎铁了心不愿意接受。

外孙出生那会,老伴特意买了一个金镯子,可是被小兰退了回来;

后来外孙女出生,老伴又包了2万元的红包,还是被小兰退了回来。

所以因为这段关系,导致外孙、外孙女和我们都不算太亲,这也成了老伴离世前唯一的遗憾。

3

说到老伴离世,那是大半年前我们去体检的时候发现的问题。

得知是恶性肿瘤的时候,老伴内心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更是直接放弃了手术,选择保守治疗。

我曾经劝过她:“老婆子,做手术吧,医生说虽然几率不大,但是我们要有信心。”

老伴笑着摇摇头:“这病我心里清楚,没必要浪费钱,钱得留着给你养老。”

最后住院的那一个多月,用老伴自己的话说,算是得到了最后的安慰。

毕竟那也是小兰结婚后这十几年来,对她关心最多,说话最多的一个月了。

在老伴离世的前几天,她特意趁着没人,很严肃地交代了我一件事:

“老头子,等我不在之后,你千万不要想着去小兰家养老!”

老伴还给我解释了一大堆原因,不过我根本没听进去。

因为在我看来,她不希望我去找小兰,主要就是因为之前她和小兰闹得不愉快,害怕小兰会因此也讨厌我。

虽然我算不上一个非常称职的父亲,但是至今为止,我没打骂过小兰,更是没有缺席她任何成长的时刻。

所以对于小兰对我的感情,我还是很有自信的。

4

在老伴离世后的半年,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内心也是无比空虚。

十年前,老房子拆迁,我们就搬来了这个新小区。

虽然这里设施很完善,但是却没有了以前老房子的热闹,住了十年,我和邻居都不认识,更不要说找人下棋,钓鱼了。

每天在家里,我也只能看看电视,玩玩手机。

只要闲下来,看着家里的摆件,我就会陷入对老伴无尽的思念,有时候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

那段时间,小兰倒是每周都会过来看望我,陪我说说话,但是她一走,家里又瞬间冷清了下来。

亲戚朋友都劝我要不再找一个老伴搭伙过日子,其实这一点,老伴在离世前也和我建议过,不过被我否决了。

毕竟自己也是一个70岁的老头了,又不会做任何家务,和别人搭伙还麻烦了别人,最关键一点,我的心除了老伴也装不下别人。

思前想后,我还是和小兰商量想去她那养老,并且表示每个月可以给她一点生活费。

“爸,我这边也就三间房,恐怕不好住,要不你每天过来我们一起吃饭,吃完我在让我老公送你回家。”

小兰说的也是实情,不过只怪我当时没理解她的意思,还无所谓地表示自己可以和外孙挤一挤睡一个房间。

见我执意想住过去,小兰也没有多说什么,很快就安排女婿开车来接我了。

到小兰家的第一天,她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女婿还特意开了一瓶珍藏多年茅台陪我喝个尽兴。

吃完饭后,外孙和外孙女还洗好了水果陪我聊天看电视。

我瞬间感觉到有家人在一起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时,我心里还想着当初老伴交代的事根本就是多虑。

然而,很快我就被自己这种盲目的自信给打脸了!

5

才住了不到一周,我就感觉到了家里的气氛在渐渐变化。

小兰经常有意无意地开始责备我:

又是嫌弃我在家里抽烟影响大家,又是嫌弃我看电视声音太大,甚至还说我身上有老人味,衣服要我自己手洗。

本来我想着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改一改就完了。

以后我就下楼抽烟,电视我就不看了,至于洗衣服,我自己掏钱再买一台洗衣机嘛。

可是即使我这么做,也没有换来小兰一家对我态度的转变。

先是外孙抱怨我晚上睡觉会打呼,影响他休息,不能好好读书,毕竟外孙今年就要中考了,确实很关键,

但是另一个房间是外孙女,我肯定不方便和她一起睡,所以我就去超市买了一张折叠床放在客厅里睡。

可是我在客厅睡之后,女婿对我的态度也变得冷漠,经常看到我也不打招呼,说话还总是阴阳怪气。

后来我才从外孙女的口中得知,女婿平常晚上都会在客厅办公,现在因为我睡在那,他只能在房间里弄,又麻烦又压抑。

即便如此,我也没多想,只是认为他们因为工作忙和生活上的压力才导致对我态度冷漠。

直到之后的一件事,我才意识到不对劲。

6

那天小兰说她接到公司的安排要去出差半个月,让我这段时间和女婿他们一起吃饭。

我心想这有什么问题,还嘱咐小兰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

可是女婿和我一样,也不会做饭,所以他就每天给我点外卖

这个外卖虽然很方便,但是重油重盐,我根本吃不习惯,外加我胃不好,所以吃这些东西不容易消化,经常胃痛。

而且那段时间,连早餐和午餐女婿也没做,都是外卖。

吃了三天之后,我有些尴尬地和女婿说道:“小苏啊,爸的胃不太好,咱们能不能不吃外卖?”

女婿有些不耐烦,但是也只好顺着我的意思,带着我和外孙、外孙女下馆子。

不过也才吃了几天,女婿又恢复了点外卖,虽然他没明说,但是我也清楚,天天下馆子注定也是吃不起的。

原本为了不破坏关系,我还硬着头皮吃,后来实在受不了,就让他们自己吃,我下楼随便找了家面馆将就一下。

小兰出差半个月,女婿整整叫了10天的外卖,看着我也实属无奈。

然而小兰回来看到我,脸上却有些意外,我以为她会对我有所关心,结果一句话没说就回了房间。

我本来想提议当天晚上去酒店吃一顿,就当给犒赏小兰出差的辛苦,只是我刚准备敲她的房间门,却意外听到他们的对话:

“我爸怎么还没走?不是让你给他点外卖吗?”

“我几乎每天都点外卖,但是你爸后来就自己去楼下面馆吃饭了,我有什么办法,再说儿子、女儿也受不了天天外卖啊!”

“那我下周再申请去出差一趟……”

7

听到这,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敲门的手也无力地放下了。

原来搞这么多,都是小兰夫妻俩想把我赶走而已。

我叹了口气,原来老伴当初说的是对的,老伴和小兰的关系并不是主要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人老了,终究会让人嫌弃,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只会让人不舒服。

那晚,我给小兰转了3000元钱,表示自己在这里住的不习惯,准备回去了。

小兰和女婿表面上在挽留我,但是我看到他们就要暗藏不住的喜悦。

罢了。

作为父母,我们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但是作为孩子,他们的家就不一定有我们留下来的位置了!

老伴留给了我100多万的现金,还有我们这套三居室的房子,外加我自己还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要说生活其实没啥问题。

家务我一周请一次家政,吃饭的话,楼下就有一个长者食堂,13元荤素搭配,营养健康。

如果真的到走不动的一天,这些钱也足够我请一个保姆,或者去养老院了。

年龄大了,健康最重要,求人不如求己,养儿防老真不是想象中的简单!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