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气血不足?这是一个我们在中医诊断中,经常听到的一个回答,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可能源自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生活习惯所致,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气血不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天因素,主要包括有些人可能天生体质较弱,气血储备不足的情况,这种先天性气血不足是个体的生理特征。

后天因素,主要包括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忧愁思虑过多、饮食不健康、长期过度劳累等,以上这些都可能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气血不足的状况,此外,年老体弱的人群由于气血运行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中医的概念里,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精微物质,激发和推动各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是流动在经脉中的血液,滋养肺腑,活跃精神。一旦这两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再临床上会表现为,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食少纳呆、舌质淡白等症状,在中医诊断上,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身体指标来判断,比如看眼睛的色泽、皮肤的光泽、头发的状态、牙龈的情况、指甲的形态、手指的温度、睡眠质量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调理气血不足?

第一、药物治疗

中医上经常采用药物治疗来调理气血不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功效的药物,如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补充体内的气血,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气血不足的症状。

第二、针灸治疗

在中医传统疗法中,还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这个需要专业中医师去处理,通过针灸的手法,来疏通全身经络,刺激气血运行,达到调理气血不足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关元、神阙、足三里等,针灸治疗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第三、改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改善生活方式也是调理气血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恢复身体的气血循环非常重要,其次,在饮食方面要多摄入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大枣、阿胶等,合理搭配饮食,增加营养摄入,最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够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血不足并非不可逆转的困境,只要我们找准原因,采取合适的调理方法,便能够重拾气血的平衡与充盈,最后,愿每大家都能珍视自己的身体,用心呵护气血,享受健康与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