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质疑阿波罗登月似乎愈演愈烈,还动不动就给人扣美狗的帽子,可是毛主席说过要实事求是,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实事求是和上网求证都做不到,拿起手机就不停地输出惊世言论,本期内容我就再来解释几个常见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地月通信没有延时

很多人对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主要的理由是我们现在还无法实现高清直播月球着陆,那么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此外,美国的直播信号似乎完全忽视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延迟时间几乎没有,甚至没有任何卡顿,这是怎么可能的呢?实际上,那些持怀疑态度和阴谋论的人需要搞清楚,他们所看到的画面中有些是当时的真实直播画面,而有些则是纪录片、电影或者动画片中的画面,把它们混为一谈实在是不妥。阿波罗登月所谓的“高清直播画面”,本身就是谣言,当时真实的直播画面其实是这样的。其次,所谓“地月通话延迟不到两秒”也是谣言,美国总统与月球宇航员对话的两次间隔,分别是5.65秒和6.63秒,很多人信誓旦旦提供的视频,其实是剪辑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确实有一个NASA资料显示对话的确没有延时,道理是这样的:有个录音机在地面的指挥中心实时录音,地面人员对宇航员说一句话,5秒后听到了宇航员传回的语音后,地面人员马上说第二句话。而录音机所录的这三段话,地月之间有5秒,但地面人员说的两句话之间肯定是没延时。有人把地面说的第一句话去掉,只留宇航员传回地球的,和地面说的第二句话,然后说地月通话没延迟,忽悠得很多人一愣一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阿波罗任务使用了统一S波段通信系统,这是一种可以将遥测信号、指令、声音和视频信号结合为单一天线发送的系统。为了让视频流能挤进带宽中,西屋公司研发了低扫描频率相机,只传输325行扫描线、每秒仅10帧的画面,相机会通过线缆连接至登月舱。视频将从登月舱传送出去。将天线传回澳大利亚的一个追踪站。在澳大利亚NASA将画面转换成标准广播电视信号,再将信号利用通信卫星转发给休斯敦的控制中心,休斯敦再将信号转发给世界其他地方。通过这些技术和系统的结合,阿波罗任务能够实现在没有现代5G技术的情况下,从月球向地球传输声音和图像,实现通话和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车是如何上去和工作的

月球车作为人类在月球上使用的首款交通工具,在1971年至1972年的阿波罗15号、16号和17号任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使宇航员得以在月球表面行驶数十公里,收集了大量岩石样本,并拍摄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和视频。围绕月球车,人们提出了许多疑问和质疑。首先,美国是如何将如此庞大的月球车送到月球上的?答案其实相当简单:月球车是可以折叠的,挂在登月舱外部。当登陆舱降落在月球上后,宇航员便可以将月球车从隔间中拉出,展开并安装电池、天线、相机等设备,随后便可开始驾驶。其次,月球车的轮胎如何能在月球上行驶?这是一个常见的疑问。许多人误以为月球车的轮胎是由橡胶或塑料制成,而这些材料在真空和极端温度下会变得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月球车的每个轮胎都由钛合金圈和钢丝网组成,钢丝网上还覆盖了锌镀铝条纹,以增加牵引力和稳定性。这种设计的轮胎既轻便又坚固,不会被刺穿或爆裂。此外,月球车在月球扬尘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最有争议的一个,一些人认为,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下,尘土应该直线落下,而不是形成弧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在地球上,尘土被抛起时会受到向上的初速度和向下的重力作用,同时还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因此会形成弧线并迅速落下。然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阻力,且月球的重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尘土被抛起后会以更大的角度和速度飞出,飞行更远和更久才会落下。最后,月球车是如何供电的?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月球车没有明显的电源或电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月球车采用纯电驱动,由两块36伏银锌一次性电池提供动力,总容量为121安时。每台电机0.25马力,总功率为1马力,车辆最大时速可达14公里/小时。这些电池足以支持月球车行驶约90公里。此外,为了保证月球车的正常运行,电池被安装在月球车后部的两个箱子内,箱子上装有散热器和温度传感器,以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这些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具有现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年前就能载人登月为何现在却困难重重

阿波罗当年那种登月方式一直被批评为插个旗打个卡就走,虽然执行效率最高、投入成本最少,但产出成果也很有限,至于什么资源开发更是谈不上了。哪怕后期有了月球车,宇航员最远也就到过离着陆点三四公里的地方,连勘测都只够粗勘一下。实际上如果只以载人登月和返回为唯一目标,那么这个门槛是相对较低的,只要你具备了载人航天、载人交会对接和探测器登月能力,理论上也就具备了这个能力。所以单论“成功载人登月并返回”这个目标,它本身的门槛并不是特别高。如今的重返登月,和当年的阿波罗登月有着本质区别,首先是目的,虽然过去的技术确实成功将人类送上了月球,但现代的任务不仅仅是重复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SA希望建立可持续的探月计划,包括建立月球基地,为未来的火星任务做准备。这需要新的技术和更复杂的系统。其次是安全性,50年前的安全标准与今天相比有很大不同。现在的任务需要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这意味着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严格的测试。另外是成本和预算,阿波罗计划在冷战期间获得了几乎无限的资金支持。而现在,NASA的预算受到更多限制,需要在成本和效益之间找到平衡。最后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现在的太空探索更加注重国际合作,这意味着需要协调多国的利益和目标,这会增加复杂性和时间。不仅如此,美国重返月球之所以磕磕绊绊,原因也比较复杂,比如烧钱、技术不达标、政治上的限制等等。有人说,阿波罗登月可能并没有载人,其实在没有AI的六七十年代,电脑算力和机器人并不发达,要让无人飞船自动登月,再弄个无人驾驶车跑几十公里,还要自动安放各种设备做大量实验,自动挖几百公斤月壤,在不同位置拍摄大量的照片和视频,这技术难度实在太大了,有两人操作控制反而更容易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只是对重点质疑的回应,那有没有独立的第三方证据,或客观存在的“物证”,能证实阿波罗登月确实发生过呢?当然是有的,在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期间,苏联的月球15号探测器也恰好着陆在不远的地方。此外,为了避免两个飞行器相撞,苏联应美国的要求透露了月球15号的轨道参数。另外,现代的月球探测器,如我国的嫦娥二号:它传回了分辨率达7米的全月球影像图,在这些图像上,可以分辨出阿波罗11、12、14、15、16、17六艘飞船登陆月球的遗迹。印度的月船二号也拍到了阿波罗11号的登陆地点,在一些画面中,甚至可以看到宇航员的脚印。在阿波罗计划终结后,美国1973年就发射了天空实验室,1975年海盗一号登陆火星,1977年发射旅行者一号,1981年发射航天飞机,1990年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也可以从侧面证实冷战时期美国的航天研发实力。还是那句话,你可以说他们坏,但不能说他们菜。要击败对手,首先要尊重对手。对此,你们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踊跃讨论,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探索宇宙,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