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仅用一块钱,就致富了一个村,这么说你可能不太相信,而贵州省从江县的一个小农村,就是凭借着一元钱,实现全村致富的。

2017年,扬州大学副教授凌裕平来到了这个小山村,而他来这里的目地,只为寻找一个女子“石奶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石奶引家中后,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个曾经名扬全国的大美女,当下却生活贫瘠。

一元纸币上的侗族少女

经过教授的调查,不仅仅是石奶引一家,这个村子里的几十户人家,生活得都十分贫困。

他们的房屋老旧不堪,生活非常艰难,而导致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壤。

贵州地区土壤大多酸性太强,再加上土层薄,存水性差,所以只能种植一些水稻等农作物。

然而石奶引家中虽然有地,可面积并不大,靠着这几亩地种水稻,对于生活来说根本于事无补。

于是为了他们能够彻底致富,教授开始策划方案,在水稻田里养上泥鳅和黄鳝,再引进一些家禽,教他们养殖。

就这样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原本那个贫困的小农村,就逐渐富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凌教授之所以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主要是因为“一元钱纸币”。

如今的人民币,正面刻印的都是毛主席的头像,然而这也是从1996年才开始制定的。

在此之前,毛主席是坚决不同意将自己的头像刻印在人民币上的。

所以在第五套人民币之前,纸币上的图案都是各式各样,有人们的头像、有工人的模样,有女子开着拖拉机的飒爽形象,虽然样式繁多,但也是老一辈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念想。

第一套人民币在印制时,正处于我国刚刚建国的时候。

当时的制币厂,是美国人帮忙建造的,所以第一套人民币还是沿用国民党发行纸币的图案来完成的。

在此之后,才是真正地拥有了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尤其是第四套人民币,这也是毛主席首次成为人民币票面的主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0个票样,在100元的票面上,印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的画像。

而除了100元之外,其他票面分别采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民头像作为主景。

在第四版人民币上,也出现了少数民族女性的头像,而这其中要数1元纸币上的头像最为亮眼,那少数民族的风情,再加上精致立体的五官。

而印在一元纸币外侧的,正是生活在贵州的侗族女子石奶引。

侗族之花,贫困且乐观

后来的石奶引看上去只是一位老奶奶的样子,朴素且和蔼,但在她年轻的时候,绝对是当地知名的村花,然而就是这样颜值出众的她,却在之后的人生,靠着低保生活了许多年。

1961年,石奶引在贵州省从江县青云镇寨井村出生。

在这个青山绿水的环境下,再加上侗族的基因,石奶引相貌出众、鼻梁挺秀,一双大眼睛十分的漂亮,再加上那秀丽的长发,让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她的存在。

不过虽然石奶引长得漂亮,但由于家庭比较贫苦,为了能够生存,她拿出了奶奶留下的织布机,开始学起了织布。

贵州一直以来都以刺绣和美食出名,再加上少女爱美的天性,石奶引的织布手法也十分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仅仅是普通的布料,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再加上侗族女孩大多都喜欢鲜艳的颜色,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布料更受大家欢迎,石奶引开始自己研究布料。

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布料掉色的现象时常发生,不过石奶引并没有放弃,经过她不断地研究和试验,最后终于弄出了颜色艳丽的布料。

当时的石奶引还在上学,就已经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布料了,不仅填补了家用,还让她的布在当地十分出名。

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学习,而她也不吝啬,不收取任何费用,耐心地教授前来学习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那时侯石奶引只有16岁,一天,她和隔壁的几个姑娘出去赶集.

漂亮的姑娘们围着摊子说说笑笑,引得旁边很多青年驻足,好像整条街的目光都被她们吸引去了,而那银铃般的笑声引来了围观的侯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