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抢走法国军火订单,用核潜艇武装澳大利亚一事闹得有点大,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国怒了,宣布召回驻美、驻澳大使,中国和俄罗斯也对此作出回应,俄罗斯还直截了当地表示,美澳此举充满敌意,既针对中国,也针对俄罗斯。

美澳此举免不了被国际社会口诛笔伐,而且澳大利亚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总理莫里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环球网9月23日报道,莫里森政府毁约,并与美国签订核潜艇订单一事遭到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的强烈反对,他还亲自动手写文章痛骂莫里森,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悉尼先驱报》上。

保罗·基廷认为,莫里森政府购买美国的核潜艇,损害了澳大利亚的主权,所谓的“中国威胁”从未产生和实现过,连暗示都没有。莫里森政府对待中澳关系是基于“威胁思维”,这是一种错误的解读。在莫里森的怂恿下,澳大利亚背离了亚洲,选择了衰落的盎格鲁-撒克逊圈(指英国、美国),倒退的工党和一些澳媒成为帮凶,他们和莫里森一起将澳大利亚出卖给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攻击别国,而中国并未攻击任何国家,然而一些澳媒却抹黑中国,称中国为侵略别国的国家。很幸运的是,澳大利亚与中国并不接壤,从中国到澳大利亚需要飞10个小时,中国对澳大利亚并不构成军事威胁,将中国渲染为敌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实际上是莫里森及其支持者凭空制造了一个本不存在的敌人。

对于澳大利亚装备美国核潜艇一事,保罗·基廷认为,这是等于将澳大利亚海军的指挥权拱手相让,同时将澳大利亚置于危险位置,因为澳军根本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由于莫里森本人及其政府的无能,澳大利亚放弃了本国的军事控制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基廷一向以脾气火爆、言辞激烈著称,除了痛批莫里森及其政府,他对美国也毫不客气。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撤军,保罗·基廷无情嘲讽,美国连手持AK-47步枪的塔利班都打不过,若与中国开战,美国拿什么赢中国?他还认为,中国是陆权国家,美国是海权国家,历史上大国之间发生冲突,基本上每次都是陆权国击败海权国。

虽说保罗·基廷关于陆权国与海权国的言论不一定正确,但至少说明了他对美国的不满,对莫里森政府与美国勾结,出卖澳大利亚利益的痛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保罗·基廷痛批莫里森及其政府是有历史渊源的,并非仅仅因为核潜艇一事凭空爆发的。

保罗·基廷是澳大利亚第24任总理,他是工党中的独立派,主张澳大利亚脱离英联邦独立,这一主张与澳大利亚另一位前总理惠特拉姆不谋而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惠特拉姆在任总理时,倡导不结盟运动,反对搞核试验,公然批评美国发起越南战争,反对境外势力控制澳大利亚的资源、外交、经济等。在他当总理期间,澳大利亚曾在1972年至1975年间脱离英联邦,获得短暂的独立。另外,他在任期间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推动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使中澳关系蒸蒸日上。

然而,英美等国怎会善罢甘休,于是在幕后策划了一场“宪政危机”,使他被罢免总理一职,还被迫辞去党魁一职,从此淡出澳大利亚政坛。

英国《卫报》表示,自惠特拉姆之后,澳大利亚再也美国获得过真正的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如今的澳大利亚哪像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分明就是另一个日本,处处受制于美国,被绑上了美国的反华战车。

而保罗·基廷和惠特拉姆虽说已不是总理,但仍心系国家,担忧澳大利亚在莫里森政府的领导下走向深渊,所以正试图挽救悬崖边上的澳大利亚,然而他们势单力薄,有心无力,并不能阻止这一切。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莫里森政府依旧一意孤行,铁了心地追随美国,跟中国作对,那么澳大利亚必将跌落深渊,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第一个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