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公安民警辅警致以诚挚问候。全国公安系统982个先进单位、148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其中我市2个集体和4名个人受到表彰。

为学习贯彻好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和全省公安机关“铭记嘱托 忠诚担当”先进典型事迹电视电话报告会精神,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咸阳入选省厅文学小分队成员袁峰、师玮,对我市获得殊荣的2个集体和4名个人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撰写打磨。两位警营文学爱好者用他们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情感、独到的眼光,真实再现了功模们的精神内核,讴歌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希望通过英雄的事迹感染人、吸引人,以崇高的精神激励人、鼓舞人,充分激发全警奋进动力,以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实际行动检验学习贯彻成效,以维护安全稳定的新担当新作为、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新形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19年10月4日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李晓民刚回到家里,还没有顾上喝一口水,他的手机铃声响了,拿起一看,是看守所值班民警打来的电话。他刚从看守所离开,这个时候打来电话,会是什么事呢?多年以来,李晓民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只要是单位值班电话和民警的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接,他怕由于自己的原因而延误和影响了单位的工作。

“喂,李大队,开晚饭时,在押犯陆永躺在床上,也不吃饭,咋都叫不起来。”

当过管教的警察都知道,在押人员和劳改犯时不时会闹闹情绪,以绝食的行为对抗管理。遇到这种情况,管教民警会寻找闹情绪的原因,循循善诱,加以开导。

李晓民不仅仅是三原县公安局监管大队的大队长,他还兼任着三原县看守所的所长。接到值班民警的电话,他一刻也不敢大意,转身出了家门,直奔看守所而去。

陆永是一个特大制贩毒品的二号人物。他虽然视力不好,年纪也不小了,可是,凭借他掌握的制造毒品技术,他在这个特大制贩毒品的犯罪团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这个特大制贩毒品案件能否顺利起诉、审判的关键。

李晓民赶到看守所时,值班民警已经在监室的门外等候,驻所医生也已闻讯赶来。医生说,把脉量血压都很正常,就是不吃不喝,昏睡不醒,咋叫也不应声。

“快,送医院去!”李晓民毫不犹豫地说道。

警车拉着陆永一路鸣着警笛赶到三原县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很快为陆永做了常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值班医生悄悄地说:“会不会是这个犯人故意装着呢?”

陆永自从关进看守所后,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再者,最近也没有家属来访,更没有出庭受审,他不会无缘无故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李晓民没有犹豫,坚持让医生为陆永做进一步的检查。结果,通过XT放射检查,发现陆永颅内大量出血,出血量达到145毫升,随时有生命危险。

传统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必须马上手术!陆永犯罪入监后,家属好几年没来探视,管教民警多次联系也联系不上,可是,手术之前需要家属签字。这一时半会去哪里找陆永的家属呢?陆永的病情非常严重,随时都会发生生命危险,手术必须马上进行,谁在手术单上签字呢?

手术单上,不简简单单只是签字的问题,而是要承担诸多的责任。严重点说,就是要承担病人的生死责任!怎么办呢?陆永已经送上手术台,医生拿着手术单就站在李晓民他们面前。

“我来!”这个时候,李晓民什么也没有多想,救人要紧!他很快在手术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事后,有人问他:“你签字时,考虑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了吗?”李晓民笑了笑:“不管责任有多大,总没有挽救一个生命大。”

经过三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陆永颅内的瘀血全部清除,手术非常成功。一个在鬼门关徘徊的人硬是被李晓民拉了回来。

平时,我们常说“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担当是什么?这就是担当!是一个人民警察心中只有别人、而没有自己的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毅力!

►►►

誓啃硬骨头,彰显军人本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严的面孔,斩钉截铁的话语,还有那一身的正气。和李晓民初次相见,总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个印象,也常常会让人把他和军人联系在一起。交谈过后,果不其然,他就是一名军人出身的警察,而且在消防部队服役多年。

消防官兵,面对危险,冲锋在前的身影总是浮现在人们的眼前。2002年,转业到三原县公安局工作的李晓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和斗志,还有那个永不服输的品格。

2012年11月21日,李晓民和现任班子成员临危受命,调任到三原县看守所工作。临危受命,谁都会明白其中的含义。那些年,监管场所管理混乱,监管民警屡屡违纪,牢头狱霸肆意横行,人们都早有耳闻。临危受命,说明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李晓民担任监管大队大队长后,立即和新任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要改变看守所的面貌,首先要从队伍建设抓起。在加强支部战斗堡垒建设的同时,看守所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教民警的教育管理。最初的三个月里,李晓民吃住在看守所,和监管民警促膝交谈,深入到监管的每一个岗位,了解狱情动态,实行“面对面”管理,响亮提出“在岗一分钟,认真六十秒”的口号!

制度再健全,还是靠落实和执行。针对个别管教民警的初次违纪问题,支部针对性地制定了“警示单”制度。就是对违纪的民警批评教育的同时,让违纪民警在写有违纪时间、内容的警示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做出改正的保证。这种违纪警示单保存在支部,不对外公开。这样做既教育了民警,又不一棍子打死。时时刻刻警示着民警要认真工作,按纪律和程序办事。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式方法,管教民警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李晓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一帮朝气蓬勃、冲向火海的战士!

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是监管大队的主要职责,能否管理的好更是一大问题。多年以来养成的坏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牢头狱霸依然存在,在押人员的不安分、小动作时常发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李晓民带领支部一班人及时制定了《在押人员教育手册》。在这本册子里,包含着“监所监规”、“在押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八荣八耻”、“打击牢头狱霸”等方面的内容。在押人员人手一册,记在心里。另外,在这个小册子后面,还附上“在押人员账务明白卡”,在押人员家属上账数目、支付明细、哪月哪天等,都有在押人员的签字确认。已往的习惯是,在押人员交钱上账,值班民警作个登记,至于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都由管教民警记录,对于在押人员和家属来说,总是一笔糊涂账。实行“账务明白卡”制度后,在押人员和家属心里亮堂了,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何处,触动了在押人员的心灵。不但在押人员家属大加赞赏,也对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自古以来,牢头狱霸在监狱横行,为所欲为。有的狱警利用牢头狱霸管理其他在押人员,使其更加嚣张。打击牢头狱霸,是监管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是,搜集牢头狱霸证据,确认牢头狱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押人员受尽牢头狱霸欺凌,却又害怕遭受牢头狱霸打击报复,往往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三原县公安局看守所里曾关押过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人犯非常猖狂,自以为是将要死的人,监所监规屡次违反,对其他在押人员动不动就拳打脚踢,严重影响了监所的日常管理。说服教育,已经根本不起作用。就是对管教的民警,他也时常破口大骂:“老子横竖一个死,我怕谁呢?”管教民警要对他使用惩戒警具,他又耍起无赖:“你们把我弄死算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监管民警,就是要教育好在押犯,维护好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和安全。针对这个在押杀人犯的恶劣表现,李晓民认为,应该使用监所内最严厉的强制约束惩戒措施。在即将使用该措施的时候,个别管教民警却面露难色。李晓民“忽”地站了起来:“我来!”

不管这个在押杀人犯怎么蹦跳,怎么嚎叫,几分钟后,他还是躺在了约束床上。这时,他往日的嚣张气焰不见了,嘴上虽然还在叫唤,两腿却不由微微打颤。约束到第三天,他终于服软认错了,他要见李晓民大队长。

“你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李晓民问。

“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你给我一个人认错不行,要给看守所所有人认错,包括每一名在押人员。”李晓民说。

“好,好,行,行。”

于是,管教民警带着,面对每一个监室的在押人员,这个杀人人重复着这样一段话:“我错了,我再不敢欺负别人了。我一定遵守监所规定,服从管理。你们千万不要再学我的样子了!”

现身说法,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掉了这个牢头狱霸,在押人员服从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管教民警的队伍建设和在押人员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这让李晓民欣喜不已。但是,要让看守所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就要实行科技化智能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积极探索研究的同时,李晓民想方设法争取财政支持,筹措70余万元,积极进行看守所的勤务模式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设施保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工程。随后,他又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预算外资金,完成了智慧监管和智慧磐石工程。

智慧监管,就是通过在监所监室安装高科技设备,在原有的摄像探头监控下,实行全方位的、不留死角的音控声控。如果哪个监室出现争吵打闹,智慧监控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哪一个在押犯放一个响屁,智慧监控系统都可能发出报警的提示。

智慧监控和智慧磐石工程的建设,把监所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大大缓解了监管民警的工作强度。

工作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李晓民看来,就是要多看多想多做多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李晓民支部一班人和全所管教民警的共同努力,锐意创新,仅用三年时间,一个基层设施薄弱,民警违纪频发的后进所一举转变为先进单位,连续多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表彰,并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的日子。可2020年的春节却不寻常。2月25日,新冠病毒疫情在全国爆发。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传播率之高,传播范围之广,救治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作为监管大队的大队长,李晓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职业责任感,他总能想在前做在前,谋划在前,行动在前,把主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疫情到来,监管场所怎么办?不管咋样,早安排,早预防。在还没有接到上级监管部门的通知下,在三原、乃至咸阳、陕西还没有进入疫情防控的一级戒备中,李晓民积极协调县财政拨付数万元,为看守所购置了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等大量防疫抗疫物资,为监管民警和在押人员提供了坚强的防疫抗疫保障。

2020年1月26日,李晓民带领全体监管民警、工勤人员、武警官兵、驻所检察室干警,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疫情在前,使命在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

187天,三原县公安局监管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军人出身的李晓民执行着战时的纪律。在这187天里,李晓民始终坚守在监管一线,靠前指挥。为了准确掌握在押人员的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他和副大队长及两名驻所医生对在押人员的病情、体温,详细了解,检测登记,对新收押的人员严格落实隔离制度和监管防控措施。在各级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和《监管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的要求发布之后,李晓民结合三原县监管场所的实际情况,牵头制定了《新收押人员隔离管理规定》和《疫情防控值班一日工作流程》,对民警和在押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消除在押人员的心理恐惧。

1月28日晚,7号监室的在押人员荆某突然出现了发热症状,李晓民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7号监室,对监室其他在押人员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后,将荆某及时转移到观察室进行隔离,并组织驻所医生对荆某进行体温检测观察、服药治疗、核酸检测,及时排除其患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但是,隔离十四天,这是严格规定的,也是必须的。

“谁留下来照顾荆某呢?我来!”他大声问道,又自问自答,没有给任何人的机会。

在荆某隔离的日子里,李晓民几乎寸步不离,为荆某检测体温,服药治疗,监室消毒,以至荆某的饮食起居,都是他细心照顾,直到荆某完全病愈,解除隔离。当荆某被送回他原来的监室,这个监室的其他在押人员都直直地站着,用热情的目光注视着李晓民,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不顾个人安危,关爱在押人员的李晓民一个大大的“赞”。

由于看守所实施封闭管理,管教民警不能离所回家,家里有了困难咋办呢?为了解决管教民警的后顾之忧,李晓民带领办公室两名内勤民警,组成后勤保障服务队,解决民警家庭遇到的困难。

2020年3月11日,民警王亮的父亲突发疾病,入院救治。当时,王亮在所里封闭,王亮的弟弟也是一名监狱狱警,在渭南一所监狱同样封闭执勤。闻知此讯,李晓民带领服务队两名民警及时赶到医院,抬着老人,楼上楼下检查治疗。可惜,老人因病情严重,救治无效,离开人世。当李晓民他们把老人的遗体运回家中,准备后事之时,王亮的妻子和家人对李晓民说:“我们知道疫情当前,监所封闭,王亮他弟回不了家,能否想想办法,让王亮回来,送老人一程。”

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兄弟姐妹?李晓民含着泪水,点着头说:“我一定安排好,让王亮回来,送送老人。”

当即,李晓民拨通了教导员的电话,进行商量。电话那头,教导员斩钉截铁地说:“王亮的岗位我顶上,我马上通知他离所回家!”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李晓民和王亮的家人为老人简单办理了后事,送走了老人。王亮自行隔离十四天后,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毅然决然地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监所新的战斗之中。

由于早布局,早防控,措施得当,防控有力,疫情爆发期间,三原看守所实现了“零感染,零事故,零违纪”。2021年,李晓民也被公安部评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

工作创新排头兵,扫黑除恶急先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局,李晓民先被安排到三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当了一名社区民警。

脱掉了绿军装,穿上了橄榄服,李晓民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良好品格。短短时间,他就适应了社区民警的工作。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邻里吵架,婚姻纠纷,鸡毛蒜皮的事非常多,有时弄的他焦头烂额,其他社区民警也是这样。静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基层警力异常紧张,一个社区民警管几千人口,怎么也管不过来,也管不好,于是,他大胆提出在社区实行中心户长制,组建义务巡逻队,警民联防,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同时,他率先在自己管理的社区建立起中心户长,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是,这个经验在全市、全省很快得以推广。

2005年,大年初一,在城关街办明林社区中心户长的协助下,李晓民和闻讯赶到的西安警方,一举抓获了藏匿在此多日的省督特大诈骗案上网逃犯。

2009年12月20日晚,三原县城关街办明德酒店旁的一家电子游戏厅突然闯进十来个戴着运动帽和口罩的年轻人,他们手持羊镐把、木棒,二话不说,对着电子游戏机等就是一顿猛砸猛踹,瞬间,游戏厅内游戏机东倒西歪,地面一片狼藉。打砸者扬长而去。

接到群众报警,已任副所长的李晓民带领值班民警火速赶到现场。现场视频清晰度不高,模糊不清,加之打砸者戴着运动帽和口罩,看不清面孔。询问游戏厅老板,也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不肯提供任何线索。

现场走访中,李晓民了解到,在这个游戏厅被砸之前,还有一个游戏厅老板被人打伤,打人者也是戴着运动帽和口罩,手持羊镐把和木棒。这两起案件可是一伙人所为?

李晓民找到那个被打伤的游戏厅老板,问他打伤他的那帮人的情况。

“打你,总有原因啊?你咋能不知谁打的呢?”

老板面露难色,支支吾吾:“他们认错了了,把我误打了。”

让老板去做伤情鉴定,他也不肯。李晓民纳闷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就说刚刚被砸了游戏厅的老板,也不愿去做财产损毁评估,一再说道:“这事过去就行了,只要不再来找麻烦。”

问道“谁给你找麻烦啊?”他又闭口不谈。问得急了,这老板说:“不知谁给你们报的警,我没有报警啊。”

这两起案件背后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很快,李晓民通过自己的线人了解到:城北有一个叫王某的,纠集一伙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对来三原做生意的外地人和游戏厅、歌舞厅等场所,强行收取保护费,稍有不从,便大打出手。获知这一线索后,李晓民及时向派出所主要领导和县局党委作了汇报。

案情重大,刻不容缓!

县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同时,市局也派来打黑专家,指导案件的侦破和办理。

由于受害人害怕事后遭受打击报复,收集证据成了一大难题。没有证据,即就是将王某抓获,他死猪不怕开水烫,咋办呢?于是,专案组决定,收集证据的工作秘密进行。

李晓民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来到受害人家里,和受害人拉家常,交朋友,逐渐赢得了受害人的信任,打消了受害人的顾虑。最终,受害人向李晓民控诉了王某一伙对他们进行殴打敲诈的犯罪事实。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李晓民悄悄带着受害人,为他们异地做了伤情鉴定和损毁财产评估。

主要犯罪事实清楚以后,专案组决定全面收网。多个抓捕小组同时行动,短短几天,以王某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主要成员悉数落网。三原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商户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年,李晓民被三原县授予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的光荣称号!

►►►

常见横刀立马,也有儿女情长

在人们眼里,李晓民是公安队伍里的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干的铁骨硬汉,可谁知道,他也有儿女情长,暗自落泪的时候?

2020年3月28日,李晓民正忙着安排看守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他的手机铃声响了,是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

“你好,你是李晓民吗?”

“是啊。”他答道。他不知道曲江派出所这个时候给他打来电话有什么事。

这时,电话里接着问道:“你是李梦瑶的父亲吗?是这么一回事,你女儿李梦瑶乘坐的飞机邻座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你女儿手机号换了,请你马上和女儿联系,立即联系就近疫情防控部门进行隔离!”

犹如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李晓民的神经。他感觉天旋地转,浑身没有了力气,跌坐在身后的沙发上。

平日里埋头工作,很少顾及家里和孩子。大女儿李梦瑶大学毕业后,只身去广东中山创业,他很少和孩子联系。这个时候,孩子成为新冠病毒的密切接触者,一旦确诊,这可怎么办呢?他怨恨自己平日里对孩子关心太少,照顾不周。一想到电视里每天报道的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他就鼻孔发酸,但他强忍住了,他没有让眼泪流了出来,哪怕他的心里在流血!

他强忍着痛苦,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苗苗(女儿的乳名),最近好吗?”

接到父亲电话,女儿非常高兴,很难得啊。电话里,他听到女儿欣喜的笑声:“我昨天回到中山,下飞机就做了核酸,挺好的啊,你咋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李晓民顿了顿,低声说:“刚才曲江派出所打来电话,你换了号码,他们联系不到你,说你的同机邻座已经确诊患上新冠肺炎。爸跟你说,你也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赶紧联系中山疾控部门,就地进行隔离。”

“嗯,我知道了。”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明显低了许多。

“苗苗,咱们国家的医疗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什么病都能治好,你不要害怕。爸爸这边疫情防控任务也很重,你妈妈还要照顾妹妹,再说,疫情期间,我们谁也过不去,你只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女儿“嗯,嗯”地应着。父女俩电话里约定,这个事情,暂时不要告诉苗苗的妈妈。

挂了电话,李晓民好久没能从沙发上站起来。电话里,他虽然安慰着女儿,可是,那些日子,从武汉那边传来诸多的负面消息,还有与日俱增的死亡人数,怎能让他不担惊受怕呢?

他强忍着心中的痛苦与担忧,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投入到监所的防疫抗疫工作之中。

在女儿隔离的日子里,他给女儿转去五千元,又买了馒头和挂面给女儿邮寄过去。这个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作为父亲,他也只能做到这些。当然,他每天都抽出时间,给女儿打打电话,陪女儿聊聊家常,给女儿最大的鼓励。

还好,女儿顺利度过隔离期。检测结果为阴性,一切正常。

后来,妻子知道了女儿隔离的事情后,和他大吵了一场:“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告诉我?”“这个家是你一个人的家吗?”

李晓民知道,怎么解释也没有用,他只有“呵呵”笑笑,赶紧逃出家门……

\ 后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晓民,这个把警察荣誉看做比生命还重要的人,其实,对于个人荣誉,他并不过多在乎。但是,他多年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他锐意创新,不断取得监管工作新的成绩,局党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5年,三原县看守所被公安部、武警总队授予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执法管理专项检查先进单位、监管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2015年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还被评为全市监管场所先进单位、全市看守所监区门哨上勤工作先进单位。

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称号后,李晓民这样说道:“我能得到这么高荣誉,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局党委关心爱护的结果,离不开支部一班人的配合和支持,离不开全体民警无怨无悔的奉献。成绩和荣誉,应该归功于大家,归功于这个集体!”

这话我信,独木难撑一片天!

就在我采访李晓民的当天,县公安局党委还专门召开会议,决定从全局抽调10名民警,参加看守所工作,解决了看守所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荣誉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李晓民,这个监管场所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正以崭新的面貌,迈入他人生的另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