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的面孔,斩钉截铁的话语,还有那一身的正气。和李晓民初次相见,总会给人这样的印象。这个印象,也常常会让人把他和军人联系在一起。交谈过后,果不其然,他就是一名军人出身的警察,而且在消防部队服役多年。
消防官兵,面对危险,冲锋在前的身影总是浮现在人们的眼前。2002年,转业到三原县公安局工作的李晓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和斗志,还有那个永不服输的品格。
2012年11月21日,李晓民和现任班子成员临危受命,调任到三原县看守所工作。临危受命,谁都会明白其中的含义。那些年,监管场所管理混乱,监管民警屡屡违纪,牢头狱霸肆意横行,人们都早有耳闻。临危受命,说明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李晓民担任监管大队大队长后,立即和新任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要改变看守所的面貌,首先要从队伍建设抓起。在加强支部战斗堡垒建设的同时,看守所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管教民警的教育管理。最初的三个月里,李晓民吃住在看守所,和监管民警促膝交谈,深入到监管的每一个岗位,了解狱情动态,实行“面对面”管理,响亮提出“在岗一分钟,认真六十秒”的口号!
制度再健全,还是靠落实和执行。针对个别管教民警的初次违纪问题,支部针对性地制定了“警示单”制度。就是对违纪的民警批评教育的同时,让违纪民警在写有违纪时间、内容的警示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做出改正的保证。这种违纪警示单保存在支部,不对外公开。这样做既教育了民警,又不一棍子打死。时时刻刻警示着民警要认真工作,按纪律和程序办事。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式方法,管教民警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李晓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一帮朝气蓬勃、冲向火海的战士!
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是监管大队的主要职责,能否管理的好更是一大问题。多年以来养成的坏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牢头狱霸依然存在,在押人员的不安分、小动作时常发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李晓民带领支部一班人及时制定了《在押人员教育手册》。在这本册子里,包含着“监所监规”、“在押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八荣八耻”、“打击牢头狱霸”等方面的内容。在押人员人手一册,记在心里。另外,在这个小册子后面,还附上“在押人员账务明白卡”,在押人员家属上账数目、支付明细、哪月哪天等,都有在押人员的签字确认。已往的习惯是,在押人员交钱上账,值班民警作个登记,至于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都由管教民警记录,对于在押人员和家属来说,总是一笔糊涂账。实行“账务明白卡”制度后,在押人员和家属心里亮堂了,知道自己的钱用在何处,触动了在押人员的心灵。不但在押人员家属大加赞赏,也对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自古以来,牢头狱霸在监狱横行,为所欲为。有的狱警利用牢头狱霸管理其他在押人员,使其更加嚣张。打击牢头狱霸,是监管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是,搜集牢头狱霸证据,确认牢头狱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押人员受尽牢头狱霸欺凌,却又害怕遭受牢头狱霸打击报复,往往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三原县公安局看守所里曾关押过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人犯非常猖狂,自以为是将要死的人,监所监规屡次违反,对其他在押人员动不动就拳打脚踢,严重影响了监所的日常管理。说服教育,已经根本不起作用。就是对管教的民警,他也时常破口大骂:“老子横竖一个死,我怕谁呢?”管教民警要对他使用惩戒警具,他又耍起无赖:“你们把我弄死算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监管民警,就是要教育好在押犯,维护好监管场所的正常秩序和安全。针对这个在押杀人犯的恶劣表现,李晓民认为,应该使用监所内最严厉的强制约束惩戒措施。在即将使用该措施的时候,个别管教民警却面露难色。李晓民“忽”地站了起来:“我来!”
不管这个在押杀人犯怎么蹦跳,怎么嚎叫,几分钟后,他还是躺在了约束床上。这时,他往日的嚣张气焰不见了,嘴上虽然还在叫唤,两腿却不由微微打颤。约束到第三天,他终于服软认错了,他要见李晓民大队长。
“你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李晓民问。
“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你给我一个人认错不行,要给看守所所有人认错,包括每一名在押人员。”李晓民说。
“好,好,行,行。”
于是,管教民警带着,面对每一个监室的在押人员,这个杀人人重复着这样一段话:“我错了,我再不敢欺负别人了。我一定遵守监所规定,服从管理。你们千万不要再学我的样子了!”
现身说法,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掉了这个牢头狱霸,在押人员服从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
管教民警的队伍建设和在押人员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这让李晓民欣喜不已。但是,要让看守所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就要实行科技化智能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积极探索研究的同时,李晓民想方设法争取财政支持,筹措70余万元,积极进行看守所的勤务模式科学化、执法行为规范化、管理方式精细化、监管手段信息化、设施保障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工程。随后,他又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预算外资金,完成了智慧监管和智慧磐石工程。
智慧监管,就是通过在监所监室安装高科技设备,在原有的摄像探头监控下,实行全方位的、不留死角的音控声控。如果哪个监室出现争吵打闹,智慧监控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哪一个在押犯放一个响屁,智慧监控系统都可能发出报警的提示。
智慧监控和智慧磐石工程的建设,把监所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大大缓解了监管民警的工作强度。
工作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李晓民看来,就是要多看多想多做多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李晓民支部一班人和全所管教民警的共同努力,锐意创新,仅用三年时间,一个基层设施薄弱,民警违纪频发的后进所一举转变为先进单位,连续多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的表彰,并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