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开始推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与专业化”,按照计划,这项政策分两步走:第一步由老干部担任“一把手”,带好年轻人;第二步就是把工作交给年轻人。不过,1982年年底,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主动给中央写信,希望能加快推进干部年轻化,由“两步走”改为“一步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收到谭启龙的建议后非常重视,认为有必要加快干部年轻化,以加快改革开放的进度。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老干部主动让贤,离开了工作岗位,这其中也包括提出建议的谭启龙。说到这里,大家知道谭启龙卸任四川省委书记后,接替他职务的人是谁吗?此人就是杨汝岱。

杨汝岱出生于1926年,四川仁寿人,青少年时期的杨汝岱主动追求进步,参加各种爱国活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50年,杨汝岱参加工作,成为了四川省仁寿县富家区的一名青年干事,主要从事土改等社会主义改造工作,那段时期,杨汝岱长期扎根农村,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1970年,杨汝岱被任命为仁寿县革委会副主任,他坚持实事求是,带领广大群众修建了著名的黑龙滩水库。黑龙滩水库蓄水量高达3.6亿立方米,是整个眉山市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以及调节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人们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

1977年之后,杨汝岱的仕途步入“快车道”,也是这一年,杨汝岱晋升为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后续他又担任了四川副省长以及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常务书记等职务。1982年12月,杨汝岱接替了谭启龙,担任了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委书记),全面主持四川省委的日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政四川后,杨汝岱始终坚持真理,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包产到户,关心农民群众的生活。为了发展农业,当时有人提议把原先的稻麦两熟改为双季稻加一季旱作,也就是“一年两收”改为“一年三收”。客观来说,四川的“一年两收”比较成熟,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一年三收”虽然多了“一收”,但产量不如“两收”。针对这种情况,杨汝岱提出了“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三季总产900斤不如两季总产1000多斤)”的说法,稳定了老百姓的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汝岱与人民群众走得很近,他一辈子都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干部。杨汝岱主政四川期间,在省内放宽政策,让农民休养生息,并且努力减轻农民负担。杨汝岱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动,参加生产,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他与群众走得极近,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当地群众也亲切地称杨汝岱为“草鞋书记”。

杨汝岱还非常重视经济发展,担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他把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当作国民经济“一盘棋”统筹考虑,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经济的发展,做到藏富于民,对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杨汝岱卸任四川省委书记,此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继续参政议事。2003年,杨汝岱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不过,杨汝岱并没有闲着,后续他又担任了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继续投身文化建设当中。晚年的杨汝岱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8年病逝,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