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上就不想脱的舒适。”

“那是湖南人为冷空气谱写的挽歌,当一个人穿上它,冬天就已经死了。”

“只要有它在,谁也别想在湖南挨冻。”

迎战寒潮天气,湖南人的御寒“神器”又来“炸街”了。它就是湖南“省服”——棉睡衣。

湖南“省服”最近频频占据舆论“C位”,你以为它凭的是“时尚”或“设计感”?

不不不,它凭的是以一己之力打败高价的羽绒服、打败最近民间时尚界甚嚣尘上的军大衣花棉袄的实力,以及凭朴实的外形回溯人类创造衣服的初衷。

这款“湖南冬日必备”,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持续火出圈?

暖而不贵,主打实惠

“冬天到了,一年一度的湖南‘省服时装秀’又开始了。”

如同“集齐七颗龙珠就能召唤神龙”,在湖南,寒潮一来就能召唤“省服”。这种土到极致便是潮的服装,一度“霸榜”网络,让人想要对它的流行密码一探究竟。

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它,其实说到底,就是因为“暖而不贵”。平均每件成人睡棉衣的含棉量重达3斤,而一般的空调被,含棉量还不到1斤。因此穿一件棉睡衣上身,相当于裹上了3层空调被,抗冻能力相当强。在以湿冷著称的湖南,这无疑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现实例证。

另外,相比价格动辄上千的羽绒服、呢子大衣,棉睡衣价格十分亲民。一套甚至不到一百元,还能随意机洗,穿一整个冬天,性价比极高。

湖南“省服”从小范围流行到在网络上引发讨论和模仿,也就短短一两年时间,在这些半调侃的讨论中,除却消费层面的剖析,我们或许还能管窥到一些其他的内容。

与生活的小小和解

至今我们都不知道是谁将棉睡衣提升到了“省服”的高度,但在这看似狂与傲的命名中,可以探索出人们对普通日子“敝帚自珍”的达观态度。

普通日子无非一饮一啄,一饭一蔬,偶尔会有点小波澜,有点不痛快,这种生活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接受普通日子的平常与平淡,并从中找到珍贵的价值,这就是达观态度。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很多价值观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往往就体现在寻常。人们盛赞“省服”在寒风中的温度感,其实是充分肯定在烟火气中保持的那一份松弛感。

烟火气是生活底色,它是锅碗瓢盆的碰撞、是酸甜苦辣的调和、是喜怒哀乐的和鸣。它看似杂乱,却又有章法;仿佛轻飘,却又如水之于鱼,须臾不可离。网络上那些图片中穿着“省服”买菜、卖水果,甚至逛商场的人,就是烟火气中的“小群像”,它无关宏大叙事,只是百姓寻常。

松弛感则是对生活的一种笃定心态。“996”“内卷”“打工人”……曾经这些对生活表现出强大“对抗性”的词,多少反映出普通人的不容易,但很多人仍然在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拐点。

保持松弛感,拥有笃定心态,穿上“省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遛弯”,暂时摒弃精致,与生活的小小和解就在此刻达成。

卸下“盔甲”,轻装着身

任何一种事物若形成传播效应,必有其社会成因。

湖南“省服”的出圈,颇有点意味深长。

(网友发微博感叹湖南“省服”的魅力。以上照片均来源网络)

现代人太“紧绷”:家庭、职场压力叠加,人人都需要保持“战士”的姿态。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这种紧绷心态形成传导之势,人们无意识地自我加压,倦怠感满溢。

有人说,生活要的就是舒服自在。但“舒服自在”到底应该如何定义,恐怕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这时候,穿“省服”出门这一带有“解放”属性的举动,便成为“舒服自在”这一模糊概念的具象呈现。

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月亮与六便士》中,将理想比喻为天上的“月亮”,将世俗生活比喻为脚边的“六便士”。笔下主人公成功实现理想的结局也确实很有鼓舞性,让这部小说一度成为普通人追逐理想的优秀范本。

理想无一例外都是“丰满”的,但现实对人们来说则各有各的难处。要不要追逐理想?当然要,它是人生的意义之一,但追逐理想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当压力持续,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一个出口。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省服”出圈,是人们从中获得了一种情绪价值,在行色匆匆的日常中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卸下“盔甲”,轻装着身,竹杖芒鞋轻胜马。

或许今后的冬天,会有其它衣物取代湖南“省服”,也或许它的地位数年内依然牢不可破,但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它曾带给我们烟火气与松弛感,以及那种看似无、细品却不一般的生活意涵。

文 | 张 英

一审 | 邓晶琎

二审 | 唐 婷

三审 | 蒙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