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

那么对于前央视主持人肖晓琳来说,她的人生就是一场在努力与拼搏。

泪水与汗水交织中奋力奔跑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肖晓琳的马拉松,在2017年的盛夏便戛然而止。

临终前,她曾对亲人说了26字的遗言。众人听过后,纷纷落泪不止。

人们不禁好奇,肖晓琳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入木三分般刻进了众人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肖晓琳的一生,又是何等精彩?

从三尺讲台到金话筒

1962年,肖晓琳出生在湖南长沙。肖晓琳成长于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母亲都是在湖南大学任教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肖晓琳自小便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身为教师的父母亲从她儿时便秉持着严苛的育人方式。

而肖晓琳也不失众望,从幼时便养成了读书认真、做事细致的习惯。

或许是家庭氛围的熏陶,又或许是受父母的影响,肖晓琳从上学开始,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十分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一直都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而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三尺讲台也一直是她梦中的舞台。

直到上了初中,肖晓琳的梦想之旅在遇到广播后转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中学后,肖晓琳的学习压力日渐增大。

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开的难题、父母亲对她满满的期望都成为她压力的来源。

肖晓琳越来越焦虑,而这份情绪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供她宣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有天,她注意到了学校的广播。广播里的声音温柔而动听,引着肖晓琳不自觉地走到了学校广播站的门口。

她缓缓推开了广播站的门,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想成为广播站一员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进入学校的广播站也不是一件易事。作为一名学校广播的主播,舞台虽然小,但对于主播的要求并不比电视台的要求低。

而成为主播的底线,就是普通话要标准。而这一点,却成为了肖晓琳进入校广播站的第一道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晓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长沙人,她同别的小孩一样,从小就说着一口流利的“长沙塑普”。

为了进入学校广播站,肖晓琳每天清晨都拿着课本,站在操场上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高声地朗读课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音虽难改,汗水终会让梦想发芽。肖晓琳努力了许久,终于练出了一口还不错的普通话,顺利选进了学校广播站。

在学校广播站的日子,是肖晓琳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她走上播音之路的开始。

慢慢地,学校的许多晚会主持中也出现了她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对主持这件事越来越喜欢,成为主持人这件事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发了芽。

努力追求主持梦,中有波折不放弃

肖晓琳除了在学校的广播站大放异彩,学习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在中学时期的肖晓琳,她的父母对她的要求十分严格。

而肖晓琳也从来不会辜负父母老师的期待,每次考试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到了高考报志愿时,肖晓琳对父母说出了她的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肖晓琳一心向往北京广播学院。

甚至她的志愿表中,也仅仅只有这一个学校。

可到了提交志愿时,肖晓琳的老师看到她的志愿后却感到十分遗憾,并不断劝说肖晓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晓琳的成绩可以达到北京大学的要求,老师也可以帮她改掉原本的志愿学校换成北大。

老师认为这样做是更好的选择。

而一心向往主持的肖晓琳拒绝了老师的劝说,并且表示自己只想上北京广播学院,别的学校自己并不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大学后,肖晓琳学习得更加努力了。

因为她开始有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她想去央视,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这个目标,肖晓琳努力练习,将乡音从自己身上剔除。

在课业上,她也从不落后,一直在专业上用功。

久而久之,她成为了年纪里最出色的学生之一。她的专业度在学校无人能及,她的梦想也不再是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现实总是残酷,毕业后的她与央视失之交臂。

1985年,肖晓琳回到了家乡。彼时,长沙台刚刚成立,正是需要人才为电视台建设的时候。

肖晓琳虽没有顺利进入央视,但此时也正是历练自己的好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沙电视台当了两年主持人后,肖晓琳决定“重新出发”,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再次前往了北京。

当时肖晓琳已经在家乡稳定了下来,与自己的“竹马”成为夫妻,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晓琳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她选择去上研究生这个决定,改变了她之后一生的命运。

终在央视落脚,节目“战绩”斐然

1988年,研究生生涯结束后,肖晓琳被调入央视,成为了央视的一名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央视后,肖晓琳立马被分到《观察与思考》栏目组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晓琳渐渐地适应了央视的工作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十分认同《观察与思考》的节目形式。

当时,很少有一档节目,在报道民生新闻的同时,还会邀请专家等专业人士解读。

肖晓琳在当时的主持风格严肃认真,被大家称为“铁面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一件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度访问,这在当时的新闻访谈中十分罕见。

正是《观察与思考》新颖而深刻的节目内容,肖晓琳开始对新闻有了新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肖晓琳前往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新闻系学习。

学成归国后,肖晓琳创办了延续至今的一档法制节目——《今日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时,许多老百姓对于法律知之甚少,甚至时常出现有人因不了解法律而酿成令自己悔过终身的错误。

而当时社会上也尚未形成向百姓普法的浪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肖晓琳借鉴了之前《观察与思考》的经验。

将百姓日常生活中典型的违法案件放入节目,并邀请专家一层一层解读、剖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一档日常的节目进行普法教育,是肖晓琳最初的愿望,也是这个节目能绵延至今的原因。

肖晓琳曾说:“这正是我的梦想。只有社会公正有序,人们才会活出味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几年,肖晓琳又陆续担任了法制节目《社会经纬》、深度新闻节目《焦点访谈》、《半边天》的主持人。

1999年,肖晓琳创办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已达到当时专题类栏目的收视率第一和观众喜爱度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仅是对肖晓琳能力的肯定,还是对《今日说法》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

之后,肖晓琳又创办了节目《讲述》。这是一档口述式纪录片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档节目的重点在于用一期期的故事,关怀人心、心系社会。

肖晓琳也凭借着几乎无人能及的优异的主持功力,获得了2001年的“金话筒”金奖。

就在肖晓琳为央视耕耘数十载后,她终于在2017年年初宣布了自己退休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生忙碌的肖晓琳,总是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十分愧疚。

因此退休后的肖晓琳也决定要好好陪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将日子过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天不遂人愿,在肖晓琳退休五个月之后,时常感到身体不适的她去医院做了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

当时已经是癌症晚期,医生表示已没有再痊愈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身在国外的儿子却不甘心母亲被病痛如此折磨,将肖晓琳接到了美国接受治疗。

但是随着治疗的时间越来越长,肖晓琳的身体状况也愈发得差。

起初还能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散步,到最后已是缠绵病榻之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晓琳的丈夫和儿子感到万分痛苦,他们不愿相信自己的妻子、母亲将不久于人世。

而此时的肖晓琳却早已看开了自己的命运,她在一封书信中写下了最后的26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结语:

肖晓琳一生都无比灿烂,她如一朵向日葵,始终都向往着“主持”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又好像一簇雏菊,即便身处逆境,也能向阳生长。

而晚年的她,虽然被病痛折磨,却丝毫不改对家人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她在遗言中叮嘱的那样,每个人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只有健康,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