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的高峰期,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全球性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全球“霸主地位”,曾做出过许多现在看来依然令人“难以置信”的决策和行动。

以20世纪80年代为例,美国提出了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意图与苏联在外太空领域展开一场“军备竞赛”。然而,最终事实证明,即便是强大的美国,也未能成功实现这一宏伟设想。回顾这段历史,不难看出,该计划的提出或许更多是为了“误导”苏联,诱导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与自己进行不必要的“角逐”,从而分散其注意力,达到自身的战略目的。

再比如,在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成功登月之后,为了与美国的太空探索成就相抗衡,苏联政府启动了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项目,被外界称为“地心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并未如预期般完成。尽管苏联原计划挖掘到1.5万米的深度,但最终仅挖到了12263米就不得不终止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的地心计划:科拉超深钻孔】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冷战的发生,这是两国争夺全球影响力的结果。在这场长期的对峙中,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尽管两国没有直接爆发战争,但他们的竞争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以太空竞赛为例,初期苏联在这场全球瞩目的较量中取得了显著优势,成功将航天员加加林送入太空,使他成为了首位从太空鸟瞰地球全貌的宇航员,这一壮举无疑让苏联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然而,美国在1969年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这一成就使他们成为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成功实现人类登月的国家,这显示了美国在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坚定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重新确立其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苏联决定转向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那就是对地球内部的深入研究。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对于宇宙的渴望探索和对地球内部的神秘感是平分秋色的。以神话传说为例,人们深信着天空之上居住着“神灵”,而地下则潜藏着“恶魔”。这种对天地之间的神秘想象,恰恰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探求欲望。

实际上,人类对地底和太空的探索均极为有限,两者在挑战和未知程度上不相上下。若苏联能深入地底,甚至触及地心,无疑将充分展示其强大的科研和技术实力。

更重要的是,深入地下世界也伴随着诸多潜在的利益。举例来说,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矿藏,包括煤炭、石油和各种稀有金属等。如果能够有效开采这些资源,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另外,据说苏联曾设想将战争“转移到地下”,即通过挖掘地下通道,使用核弹来攻击美国。这一设想虽然颇具争议,但也从侧面展示了地下世界潜在的战略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个计划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要付诸实践却充满了挑战与困难,因此,苏联在那个时期的主要动机更偏向于展示自身的实力。

因此,以科研为名义,苏联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地心探索计划”——科拉超深钻孔。简而言之,苏联政府的目标是在地球上打造一个极深的孔洞,以便探寻地心的奥秘。根据计划,钻孔的深度将达到1.5万米,虽然这个深度尚未达到“挖穿地球”的程度,但已经足够深入,足以触及“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基于我们当前的科技理解,地球的内部大致可被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作为地球的最外层,是地球固体圈层的重要部分,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进一步地,地壳又可根据其特点细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两种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洋地壳方面,其厚度相对较薄,平均值仅为6千米,而在某些最薄的地方,其厚度甚至只有约5千米。相较之下,大陆地壳的厚度则显著增加,平均厚度高达35千米。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大陆地壳厚度最为显著,达到了惊人的70千米。

地球的主体部分,占据了约82%的体积,被称为地幔。这个区域主要由固态物质构成,并且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层次。

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作为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标志,是一个明显的突变边界。它反映了地球内部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的显著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地幔之下便是地核,作为地球的核心区域,地核的温度极高,介于4000至6800摄氏度之间。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限被称为古登堡面。

当时苏联宣称,其超深钻井计划旨在探索地球深部的古老地层,揭示地球形成的奥秘,从而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

实际上,在那个时期,不仅苏联在探索地球的深处,美国同样在进行类似的尝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有一个深度钻探项目,这就表明苏联的“挖地球”计划并非毫无根据的幻想,而是受到了当时国际上的类似活动的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到了金矿,却仍然终止了计划】

在深思熟虑之后,苏联科学家决定在佩琴加区进行钻探研究,这个区域的选择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为佩琴加区正好位于科拉半岛及芬兰、瑞典等地的“波罗的地盾”范围内,该区域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地盾区,面积广阔,达到了约110万平方千米。其中,最古老的部分构成了东部庞大的基底,为科学家的钻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地质背景。

一方面,此地因其古老的地质构造而具有深厚的科学研究意义;另一方面,受到各种自然力量如风力、水流乃至冰川的剥蚀作用,该地区的沉积物相对较少。因此,只需钻探至1.5万米的深度,我们便能抵达莫霍面。

早在1965年,钻井工作的筹备工作便已经拉开帷幕。经过五年的精心准备与建设,苏联成功地建立了钻井设施,并在其周边区域规划并建设了工业区和住宅区。这一系列的举措显然预示着他们将在此地进行大规模的钻井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70年5月24日,为了向列宁诞生100周年致敬,苏联官方宣布启动了科拉超深钻井项目。

众多苏联科学家投身这项宏伟的工程,但亲临现场参与研究工作的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对于科学家而言,作为科研项目的参与者,其意义无疑是深远且非凡的。

鉴于此,钻井现场设立了16个实验室,专门负责岩心的深入研究工作。

在苏联地质部的直接指导下,此次钻井研究得以实施。为了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苏联为参与该项目的每位成员提供了位于莫斯科的公寓房作为住所。同时,这些专家在工作期间所享受的月薪待遇,相当于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水平,旨在通过优厚的待遇激励他们为项目贡献力量。

在那个时候,苏联可谓是经济实力雄厚,财力物力储备丰富。为了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他们愿意付出这些代价。因此,在项目的初期阶段,整个工程进展得相对顺利。当然,这也得益于当时人类钻井技术的成熟程度,为前期的钻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初始阶段,苏联科研人员运用Uralmash-4E系列钻机,成功地钻探至地下7263米的深度。这一创纪录的成就不仅超越了原先设定的5000米深度目标,还使得该钻孔成为了当时欧洲最深的地下探索项目。

在地下深处的3公里处,科研人员采集到了一些岩石样本。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岩石的化学成分竟然与苏联月球探测器所带回的月壤成分不谋而合,展现出了一种奇妙的相似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要钻出一个极深的孔洞并不复杂,所需的设备仅为一部旋转钻机和一根钻杆。钻机持续运转,不断穿透地层,孔洞便会逐渐深入。一旦钻头磨损,只需替换为新的钻头即可继续作业。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众多因素需要纳入考虑范畴,这些挑战主要在第二阶段凸显。随着钻探深度的增加,地壳温度逐渐升高,即便采用降温措施,水的冷却效果也变得微乎其微,导致钻头在极短时间内就会损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面临这样的挑战,但苏联工程师并未退缩。他们迅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制冷技术,使特制的钻头能够在高达3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凭借独特的Uralmash-15000钻井机,苏联工程师成功地克服了井底的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顺利钻探至10636米的深度,创造了当时全球最深的超深钻井纪录。

当科学家钻探至地下6公里深时,他们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