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激发内在潜力,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有专家说,释放消费潜力,可以从3亿农民工身上发力,如果3亿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可以有12万亿的消费总量可以释放。

要知道,2023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过47万亿,相当于要在此基础上增加四分之一的消费总量,这算盘打得,远在南极洲的山东人都能听到。

考虑到早出晚归、从日出干到日落,所以增加消费,最需要的是给大家足够多的假期,毕竟人均每年2200多小时的工作量,理论上严重影响到大家的消费能力。

既然专家建议,不如从给公众更多的假期出发。

另外,我们注意到,住房在过去很多年,承载了大众更大的消费能力。到2020年,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在常住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个比例有多高呢?在不同的城市,差异可以是非常大的。

我们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租赁住房户数和抽样家庭户数,计算得到各地租赁住房户数占七普抽样家庭户数的比例,观察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大陆地区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中,租赁住房户数的比例,从1.7%到76%不等。

从分布看,北京、上海、长三角、珠三角、厦门、三亚、海口及昆明等地,常住地租房居住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平均每三个家庭,至少有一个是租房居住的。

深圳在这项指标上,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城市。当年抽样了61万户家庭,其中47万户的住房来源为租赁,租房居住的比例高达76%。

东莞、厦门、广州和中山,此项比例也在50%以上,即在这些城市,平均每两个家庭,至少有一个租房居住。

作为对比,包括唐山、上饶、玉林和信阳在内的60座城市,租房居住的比例在5%以下。

另外,从全国的数据来看,在抽样的4579万户家庭中,有668万户在常住地租房居住,平均值为15%。

如果从消费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房地产至少还有10%以上的增长空间。唯一的问题是,你相信这个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