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新时代·新使命·新青年: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在上海大学举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150余名青年学者、专家参会。

本次会议筹备期近一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院所的论文130余篇。经匿名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共36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成旦红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大学是以所在城市命名的高等学府,要在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做出上海大学应有的贡献,青年也要做当代历史发展的坚定者、奋进者。

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主任伊华表示,年轻学者澎湃的热情、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思考投身到党史研究领域,是党史研究初心不改、后继有人的证明,更是青年论坛的意义所在。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梅丽红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三重维度"为题作主旨报告。从历史维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从实践维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国情实际的深刻把握,从文明维度阐述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样本。

专题研讨环节,青年学者们围绕主题,以不同视角做了交流探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孔亮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际歌》奏唱仪式的传入和应用做了全面梳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高静云汇报了"苏区时期中共践行婚姻自由的限度";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博士研究生吴文慧以"新时代提升党的自我革命形象的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为主题做了交流分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常子磊围绕"渗透的革命:1929—1934年中国共产党兵运的深层逻辑探析"进行交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姚惠聪从三个维度阐述中国共产党廉洁形象建设;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薇以"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和协同路径"做主题汇报等。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富文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徐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主任赵英臣,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仰亮,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荣堂,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国斌,《社会科学战线》副主编刘莉,《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高虹,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贾彦,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金伟,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丰箫,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阳等分别进行点评。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认为,本次学术会议整体水平较高,青年学者关注的题目内容前沿,点评专家的分析全面系统。本次会议对于全面建设上海红色文化、党史学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大学、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课题组等单位共同承办。

作者:单颖文 冯晶星

文:单颖文 冯晶星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