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暑岛的淡水资源是怎么被发现的?
永暑礁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雨水回收。雨水尽量不入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岛一圈有半米高的混凝土围挡,围挡上的排水孔比路面高5-10厘米。
岛上的公路分上下两层,下层是线缆、人行道和雨水通道,雨水被汇集到东南海岸线的地下水库里,可以净化后使用、可以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降雨大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排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暑岛高出海平面3—5米,如果持续往地下注雨水,在这个压力差下永暑岛一定深度内的地层孔隙压力高于海水压力,淡水逐渐取代海水,并带走盐碱物质,也就是所谓的「淡水透镜」,跟新疆绿洲里耕地播种前先「压碱」是一个道理。(新疆绿洲内没有降雨和外流河,水分只能蒸发,水分中的无机盐物质随着一次次浇地 一次次留在地里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耕地盐碱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春天耕地之前要把耕地四周围起来,然后往地里猛加水,加到水深20—50厘米,这些水往地下渗透的同时会把表面的盐碱物质带到地下深处,在耕地表面形成一个几十厘米的「淡水透镜」,这样才能种庄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永暑礁实在太小,这个「淡水透镜」中的地下水无法开采,只是能保证岛上绿植不被盐碱齁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打井抽水,地层孔隙压力迅速降低,海水重新侵入地层,全岛很快再次盐碱化。但是岛上淡水需求确实是可以靠雨水自给自足的。还有一套海水淡化设备应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淡水是从大陆用30万吨货轮拉过去注入地下的,不知道是想象力太丰富还是太贫瘠。永暑礁码头是天然潟湖保留改造的,航道宽度和水深都不够停靠大型轮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之前潟湖最深处就在2—5米,改造后挖到10米左右。停靠吨位的极限就是2万吨的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当然可以继续拓宽加深改造,但是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