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如过江之鲫,但是,担得起“文豪”二字的文学家数量却不多,明、清两朝的文豪更是寥寥无几。例如:元朝时期的关汉卿,虽说,他的文笔非凡,但写的毕竟是民间艺术,很难登堂入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纳兰性德的出世,填补了明、清文学圈的空白。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明珠,不但纳兰性德不必为生计发愁,还能接受当时最好的启蒙教育,使这位文学巨子没有被埋没。与其他附庸风雅的贵族子弟不同,纳兰性德的性格颇为孤傲,所以,他的诗句有一种冷艳的质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兰性德在二十岁那年登科入仕,春风得意。他的师父徐乾学曾对这个弟子赞誉有加,说他早年周游中原,收了不少徒弟,不过,从未见过像纳兰这样天赋异禀的天才。纳兰性德之所以能够少年得志,与纳兰氏渊博的家学是分不开的。

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在官场上首屈一指,权势极大。相传,红楼梦中贾府的原型正是纳兰府,至今,我们仍能从什刹海的豪宅中一窥纳兰氏的显赫地位,而纳兰容若便出生在这所大宅中。

由于,纳兰性德考取了二甲进士第一名被封为御前侍卫,所以,他有了接近皇上的机会。纳兰性德的脾气秉性颇对乾隆胃口,所以,他成了乾隆的宠臣。康熙也是个风雅之士,所以,他与纳兰非常投机,每当皇上有了吟诗作对的雅兴,纳兰性德总能完美附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身上经常发生文情轶事。康熙不论是外出巡游,还是参加围猎,甚至,在祭祖时也把纳兰带在身边,这样就可以在路上排解烦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天与儒雅随和的纳兰在一起,康熙的易怒的性子逐渐收敛了许多。

不过,纳兰能够在古今文坛中占据一席之地,靠的可不是谄谀之词,而是真才实学。纳兰自幼喜欢吟诗作对,二十几岁时就将自己年轻时所作的诗句全部收录到诗集中。后人经过多次校对,精益求精,从纳兰的诗集中挑选最具代表意义的三百五十首,将其收录进《纳兰词》中。

《纳兰词》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文学界的热捧,许多文学界的泰山北斗都对里面的诗词倍加赞誉。与随性而为自由自在的李白不同,纳兰生存的环境有强烈的局限性,他每天都要接触权贵,甚至,整日与皇上相伴,所以,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部分为康熙歌功颂德的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最终,这些诗句在后人筛选时,多已排除在《纳兰词》之外,我们能看到的多是纳兰性德为自己写就的。纳兰性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吟咏着超凡脱俗的诗句,却将脚踏上了浮华的龙舟。

因为,康熙非常喜欢他的句子,所以,经常将身边的佩刀、鼻烟壶等小玩意打赏给纳兰,作为鼓励纳兰创作的奖励。纵观清朝文坛,若纳兰屈居第二,恐怕无文人敢争第一。虽然,纳兰生平因形势所限,不得不附庸天子,但他与纪晓岚有根本上的不同,纪晓岚是纯粹的“鹦鹉”,而纳兰则有自己的主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文坛才不会将纳兰视作“御用文人”。

在纳兰的作品中,有许多迎合圣意的谄谀之作,虽然这些作品的文笔极佳,且意义深刻,但这些溜须拍马的文字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纳兰在为自己的妻子写词时,展现出的却又是另一番风采,这些字句的感人程度丝毫不逊于前人柳永。纳兰虽身世显赫,又是康熙身边的大红人,可他从不骄纵跋扈,在感情上也是专一而认真的,他对爱人十分痴情,堪称清朝的“普希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还有记载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其实,笔者很想将纳兰奉为后封建时期的李白,但是,仔细想想这种形容又不妥当,毕竟,两人的境遇迥然不同。纳兰和李白有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视钱财为粪土,且不为功名利禄奔波。纳兰迎合康熙,但是,绝不是为了苟图衣食。纳兰容若将自己视作隐士,并非陶潜那种隐于山水之间的隐士,而是“大隐隐于市”的隐士,可见,他的境界已经达到另一个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因为天妒英才,连苍天都嫉妒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风流才子,这才会让年仅三十的纳兰英年早逝。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后多次被盗。1966年“大动乱”期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了。

不过,纳兰的诗句至今仍被后人传唱,这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参考资料:

【《清史稿·纳兰性德传》、《纳兰性德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