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人工智能、信息爆炸的时代,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前所未有地得以展现。然而, 这也使得众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淹没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难以被专业机构以及大众所认知。为此,我们特意策划了“星丛”这个专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到这些新锐艺术家,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本专栏中,我们将通过深入访谈、作品解读、创作过程揭秘等多种形式,带领读者走进这些新锐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创作激情与艺术追求。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 这些艺术家们不仅拥有扎实的艺术功底,更在创作上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相信艺术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心灵。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些艺术家们在未来的精彩表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梦兮

Mengxi Nie

四川成都人。游走在绘画与码字的路上,通晓法语、英语、意大利语,曾就读于法国布列塔尼欧洲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尼姆高等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专业),现就读于意大利威尼斯美院(绘画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条鱼决定去海里自杀

布面油画

100 × 120cm

2023

“星丛”系列专访

聂梦兮

解放感官的色彩

库艺术=库:在法国和意大利不同专业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你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梦兮=聂记得八岁那年,我偶然在布克书店里看到了爸爸的新书《画布上的声音》,虽然家里也有,但是与在书店书海里的发现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本书讲述了大量关于法国和意大利艺术家的故事。从那时候起,就萌发了长大后要去欧洲学习艺术的念头。法国美院(比较注重形式和理念),那几年较全面的接触到当代艺术,也开始尝试装置、行为和影像作品;而意大利美院则更偏向对古典艺术的溯源,艺术史的占比非常重要。当然,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对我的艺术创作都有直接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忒伊亚计划

布面油画

45 x 66cm

2021

库:你何时开始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家人支持你吗?

聂: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当老师问小朋友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总是脱口而出:我想当艺术家。这是我的梦想,一直未变。我父母对我的每一项兴趣爱好都很支持,两三岁时特喜欢在洁白的墙上乱涂乱画,有时兴致来了,甚至在床单上、枕套上也搞一些“即兴创作”。我们家里的氛围比较民主,比如直到现在,我对父母的称呼都是小时候给他们的取“外号”昵称,好像从来没有叫过“爸爸”“妈妈”。周末时我们喜欢去郊外骑车闲逛,会闲聊一些文学题材、艺术风格之类的话题,或者最近看过的电影或者展览,有时候可能会因碰撞出一个有趣的“点子”兴奋地聊到半夜。从小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给了我丰润的滋养,也更支撑我在艺术梦想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忒伊亚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忒伊亚计划

布面油画

100 × 66cm

2021

库:请谈谈你现在的创作情况以及在实践中主要涉及的主题?

聂:去年搬到威尼斯,计划用两三年时间更纯粹的浸泡在欧洲古典艺术源地。最近创作的回归架上艺术,同时也在构思一部关于威尼斯桥的艺术随笔。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那威尼斯似乎一直定格在辉煌的文艺复兴时期,我的主题也引用了不少威尼斯特有的艺术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条鱼决定去海里自杀

布面油画

70 × 100cm

2023

库:“当一条鱼决定去海里自杀”系列作品的名称很特别,能否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个系列背后的思考?

聂:这是我在威尼斯创作的第一个系列,目前也还在继续中。创作灵感是在到达威尼斯的第一个周末,某个环保组织以抗议海平面上升的理由往威尼斯泻湖扔大量染色剂,瞬间海水被染成一片荧光绿。这般超现实的画面立即激发了这个系列的诞生,还包括“如果一条鱼明白艺术史”。虽然画面的色彩十分愉悦,但事实上“画外音”更像一个黑暗版的格林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条鱼决定去海里自杀

布面油画

100 x 170cm

2023

库:在你的绘画作品中运用了非常绚丽的色彩,你如何理解色彩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聂:作为视觉中最重要的元素,色彩可以解放感官,并在当代艺术中独挡一面,建立起一个时间与空间的连接。即使没有任何线条与透视,它依然能突出艺术家的主观意图,或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信仰,色彩所蕴含的情绪也就是艺术家想要传递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忒伊亚计划

布面油画

60 x 60cm

2021

库:你创作一幅作品的过程是怎样的?

聂:大多数时候是信手拈来的,没有草稿的准备,相信直觉;然后,一气呵成,一幅作品就完成了。但是在最近的系列创作中,主题涉及到对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引经据典,创作过程相对缓慢,大部分时间会在意大利各个美术馆的真迹前度过,手稿也变得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瞬即逝的愉悦

白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瞬即逝的愉悦

白瓷

库:你的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行为、影像,这些媒介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或彼此独立?

聂:各种媒介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是艺术内涵却是融汇贯通的,这些媒介也与我的文学创作相互影响。不能用绘画表达的,那就用随笔或散文展开;绘画受到局限不能突破时,便尝试用装置和行为去阐述。有时候,同一个标题(或系列),会从文字到绘画、再到装置的不同体现出来。我享受这种游刃有余随时穿梭其间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瓦湖畔1.0

装置,行为,影像

20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瓦湖畔1.0

装置,行为,影像

2019

库:请分享一位对你影响最深的艺术家?

聂:每个阶段都会着迷不同风格的艺术家。比如刚开始接触行为艺术和装置的时候,对“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非常着迷,她作品里梦魇般的舞蹈和布景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库:你目前在哪里工作,日常的工作室实践是怎样的?有什么惯例或信条吗?

聂:目前在威尼斯工作。海边的天气总是变化莫测,而且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十分受限,除了坐船,就是走路,秋冬季还会面临严重的涨水问题。但我的惯例是,无论刮风下雨,工作日一定会去工作室创作,保持创作的稳定度;周末则属于阅读和写作,以及浸泡在各个美术馆和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梦兮在工作室

库:近年你的创作方式有没有过转变,在工作方法上有哪些变化?

聂:“折腾不止”和“体验无尽”是我近十年的创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前前后后在欧洲或长居、或短居了七八个地方,从法瑞边境的山中小木屋到大西洋边的印象派渔村,再到波尔多右岸的千年古堡,现在喜欢上了威尼斯。三年疫情期间我也没消停过,在国内的展览和驻地创作排得满满当当,从江浙、福建到老家成都。我认为每到一个地方,每一段特殊的生活经历、甚至每学一门新的语言,都能带给我太多的创作灵感,也让神经时常处于“工作”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享法兰西系列

油画,拼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享法兰西系列

油画,拼贴

库:你一直在坚持创作,当前艺术领域最让你兴奋的是什么?

聂:外界事物的变化,太阳每一天的升起都让人感到无限的新生。

库:近期诞生的ChatGPT、Gemini等AI机器人更是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指令下创作出无限复杂而准确的图像,您认为AI绘制的图像属于艺术创作吗?面对AI带来的“威胁”,人类艺术家应当作出怎样的回应?

聂:人工智能是一个出色的模仿者和快速学习者,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类已经创作的作品之上。它们绘制的图像属于艺术创作,但要加一个前缀:AI。人工智能最大的困境(这一点或许也是人类艺术家最大的优势),缺乏活在物理世界的经历和感受,也就不具备人类艺术家独有的洞察力,所以由它们创作的音乐、绘画或是小说,都少了一些情感、幽默和戏剧性。就好比VR,能让你身临其境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但毕竟那不是真实的,没法代替真正的远行。作为人类艺术家,最好的回应便是接受挑战,打破固有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忒伊亚计划(作品局部)

库: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展览或创作计划吗?

聂:近期有新签约巴黎的画廊,目前没有展览计划,这两年正在慢下来深度学习,汲取艺术养分。

库艺术线上课程推荐

以一本书的价格

获取书中没有的现代艺术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艺术》新书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