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天带来名人感动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有成就的人,离不开两点,一是喜爱,二是刻苦。除了着迷和喜爱,随之而来的就是刻苦努力。着迷是动力,努力就会有成果。

这句话彰显着无数人的人生,其中就有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在她的人生中,就是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

刘广宁是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为《绝唱》、《生死恋》、《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影片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声音形象,获得过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备受观众尊重的老艺术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老艺术家,为何会提前退休,前往香港?2008年,丈夫不幸去世,将她推入了悲伤的深渊。2020年6月25日,刘广宁因病不幸去世,享年81岁。她的离去,让两个儿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刘广宁,1939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是外交官。因为当时环境的问题,一家人为了能够安稳的生活,也选择迁居去了上海定居。

成长在书香门第的刘广宁,也有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言的天赋,使得她上学后,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经常让她在课上朗读文章,加上家庭教育,这也让她爱上了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祖父和文艺界交流颇多,认识很多名人,如同梅兰芳、刘海粟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往来,文艺的熏陶,也让刘广宁耳濡目染。

因为喜爱文学,这也使得刘广宁喜欢看书,更是在家里人的文学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文学语言基础。为此,在学校的她,也是大展身手,成为了学校的学霸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以为刘广宁也会在文学界上有所建树,可不料,在中学时期,刘广宁却爱上了电台的广播剧、小说,更是迷上了译制影片,那语言的魅力,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冲击着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高中毕业后的刘广宁,听到有人说上海电影译制厂在招聘配音演员,这让她很是开心和激动,便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自荐信。她怀着期盼的心,等待着译制厂的回信。

不久后,译制厂真的给她回了信,邀请她来厂里参加面试。从小就有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刘广宁,也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成功的考入到了上海电影译制厂,也让她推开了一扇新世纪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成为著名配音演员之前,刘广宁也历经过诸多的艰辛和坎坷。刘广宁配音的第一部影片,是保加利亚的《第一课》,这也是让她印象深刻的第一课。

因为刚做配音演员,这让她站在录音棚后,十分紧张,脑子也是一片空白,就连腿也是一直打哆嗦。别看她是老艺术家,但在刚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也会紧张、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的是,身边的老演员们,一直都在她旁边加油鼓励,给予她帮助,在老演员们的帮助下,才顺利将第一部戏配音成功。

有了这一次的机会,这也让刘广宁迈出了第一步,再次站在录音棚上的她,也一点点摆脱了紧张,配音事业走向正轨,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配音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刚开始的刘广宁,因为是新人,所以被邀约的戏份并不多,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都会认真对待,而且每次她都会静静地待在录音棚外,听着老演员是怎么配音的。

对照老演员的配音,想自己的不足,看看自己有什么要加强的,一边观摩,一边琢磨。哪怕是回到家,她还会回想起各种画面,来增添自己的配音能力。

一直以来,刘广宁都信奉一句话:“笨鸟先飞,勤奋总会有收获”。就这样,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刘广宁的业务能力稳步增长,戏约也越来越多,在配音界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随着戏约的增加,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加上声音好听,所配音的角色都是温柔善良、纯洁天真的姑娘,这也让大家记住了刘广宁的声音,尤其是在电影《天鹅湖》的配音,更是让无数观众觉得“公主”的声音是这么动听。

正是因为这样,刘广宁的配音事业也迈入到了辉煌,先后为《尼罗河上的惨案》、《生死恋》、《白衣少女》、《魂断蓝桥》等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入巅峰的刘广宁,只要每次有她配音的电影上映后,都能收到观众的来信,在传达室的桌子上,堆的满满的。

不过,这些赞扬信,不单单只有刘广宁的,还有李梓等著名配音演员的。这些来信,除去赞扬,还有一些观后感,甚至还有被刘广宁影响,坚定了要走配音演员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一些来信,刘广宁也会认真回信。有一次,她就给以为女粉丝加油:想要成为一名配音演员,首先要将精力放在学习上,等到高中毕业后再去考艺术院校,到时候再来考上海译制厂,欢迎你来这里,我们一起做同事。

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刘广宁除去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知识的补充,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时刻让自己“充满电”,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将声色更贴切实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作为配音演员,一定要有感情。只有理解了角色,将感情投入进去,才能符合剧情。哪怕是嗓子喊哑了,也要将角色的心情展示出来。

有的时候,角色是多变的性格,刘广宁也要将其展示出来,甚至要用声音来形容人物内心的活动,这样才能够让电影更加出彩。一部电影的成功,不单单要演员有精湛的演技,还要有配音等幕后工作的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作为一名配音演员,单靠一副好嗓子是不够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随时能将角色充满感情色彩,才能用语言和声音,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尽管在配音界有着很大的名气,但刘广宁却也有了不同的想法。当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使命也不同。成为母亲后的她,将重心也慢慢转移到了两个孩子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刘广宁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提前退休,离开热爱的配音舞台,去了香港。不过,在那个时候,离开上海译制厂,也有一些其他原因。

当时,第一代配音演员也逐渐退休,离开了配音的舞台,他们的退幕,也给厂里的后辈影响很大,甚至于那种和谐的氛围,统统被打破了。

没有和谐的氛围,这也使得刘广宁不能正常发挥才能,有很多好的剧本和角色,都不能够如约配音,这让她的心情很是不好,加上孩子的发展,这也让她选择了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虽然离开了配音的舞台,去了香港后的刘广宁,依然从事着语言相关的工作,在香港搞教学工作,推广普通话。她的学生,有律师、医生、护士、企业家等等......

为了能够让普通话成为国际流通的语言,刘广宁很是认真对待,更是买了不少语言相关书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很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刘广宁在香港也有不小的名气,经常被一些普通话比赛拉去担任评委,甚至一些学校都会邀请她,去教导或是指导朗诵的活动。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刘广宁都要很感谢丈夫潘世炎,丈夫是她坚强的后盾。潘世炎比刘广宁大5岁,熟练掌握各种乐器和舞蹈,曾是上海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队长。

刘广宁和潘世炎是1963年结婚的,婚后不久就有了生下了两个孩子。有孩子后,家庭也变得忙碌起来,为了刘广宁能够在热爱的配音事业发展,潘世炎主动承担起了家务。

有一手好厨艺的潘世炎,让刘广宁回到家后,都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为了不让刘广宁因为家庭分心,潘世炎将精力转移到了家庭上,除去工作以外,家务、教育孩子,他都包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子们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后,在国外发展,这也让刘广宁夫妇想要回到上海。2008年,刘广宁夫妇回到上海定居,准备在上海安享晚年。

可没有料到,一场灾难降临,因为潘世炎被误诊,导致他在短短的3个月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丈夫的离去,将刘广宁推入了悲伤的深渊,对她的打击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送别丈夫,刘广宁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每天以泪洗面,精神有些恍惚。短短几天,她仿佛苍老了10岁。

为了缓解刘广宁的悲痛,两个儿子在陪伴她身边,将她接到国外生活,希望全新的生活环境能够抹去母亲的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刘广宁与丈夫感情太深,那些情和事,那些风雨岁月是无法忘怀的,所以她拒绝了。丈夫走了,刘广宁的感情也空了。她在感情上心理上,依然依恋丈夫。

不但两个儿子一直在安慰,引导她走出悲伤,还有诸多朋友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她介绍配音、语言相关的工作以及一些朗诵活动,就是想让她尽快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

在亲朋好友的热心帮助下,刘广宁也将泪和悲痛埋在心底,一个人坚强地生活着。为了让余生充实,她也继续活跃在热爱的事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因为疫情的缘故,这也让她在上海独居。在国外的孩子们想要回来看看她,都成为了一种奢求。本来因为年纪大了,刘广宁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也导致她有着不小的危险。

2020年6月25,刘广宁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享年81岁。因为疫情的缘故,这也让孩子们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这也成为了儿子一生的遗憾。

所幸的是,上海译制厂的同事、学生以及好友,为刘广宁处理了身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刘广宁离开了人世间,但她的声音成为了电影界不可磨灭的印记...............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