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03期。1959年夏季的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与会议前半段的轻松氛围相比,7月23日情况骤然紧张,彭老总给毛主席写的信,被当成会议材料公开印发讨论,并定义为“意见书”。印发之前彭总并不知情,毛主席对于彭总关于“大跃进”的意见感到非常不满,而彭总在7月23日当天也并没有改变口风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非常关键。毛、彭本有当面沟通缓解问题的可能,但实际上却没有发生。关于7月23日的一个细节,存在两种版本的描述。第一种说法比较普遍,就是在散会之后毛主席走出会场,心情焦急的彭总欲和主席单独交流,并称自己是“主席的学生”,但毛主席没有理会;另一种说法则是毛主席叫彭德怀的名字,让他留在会场沟通,但不知彭总是没有听到还是故意为之,散会后自顾自地离开了会场。这种说法是李银桥卫士长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机会错过了。此后数日,对彭总的批判力度非常大,但“硬骨头”的老总,坚持不做检讨。中央并没有强制要求彭总写材料,但7月30日还是安排叶剑英、聂荣臻两位元帅,以个人名义去劝解彭德怀,让他顾全大局进行检讨发言。越是这样,彭总越不肯服软,回绝了叶、聂二人,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好检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的角度看,彭德怀作为时任副总理,反对浮夸、反对虚报指标,其意见是科学合理且对人民负责的,1978年老总被中央平反;站在组织的角度讲,“大跃进”是一种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验,牵扯到6亿百姓的利益,“气可鼓不可泄”,这也是一种大局。彭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被批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深知老总的脾气,眼见说不通,基本上准备放弃了,但叶剑英元帅却不打算走。叶帅为人有很感性的一面,由于担心彭德怀的处境和前途,他竟忍不住当着对方的面流下热泪:毛主席还在世,你就这个样,以后谁能管得了你呢?关于这个情节,彭总的日记里有清晰的记述,表示自己被叶剑英的真情实意感动了。他决定照顾大局,提笔写检讨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帅上面问的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相当尖锐,但并非在质疑彭总“有野心”。他是用这种方式劝说老总,“一意孤行”会给自己招来大麻烦。一个人的言行作风若不受有效限制,那客观上就是危险的,对组织对自己都是如此。彭总虽然性格耿直,但他领导革命多年,自然能听得出叶剑英话中的含义,警示性非常强。不过彭总这一次的检讨书,主要聚焦大跃进这一个“点”,在会上并未过关。59年8月2日之后对他的批判扩大化,后来他又写了多份材料,检讨全局性的问题。8月中旬回京之后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主要议题也是批判彭总及相关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