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湾区同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湾区同心》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长22米的东莞中堂传统龙舟。

A

  张民辉骨雕作品讲述湾区故事

随着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作为这艘“文化巨轮”上的“湾区非遗珍宝盒”,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四楼“湾区同心”展厅,入口处陈列气势磅礴的大型骨雕作品《湾区同心》,成为粤港澳大湾自然和人文壮阔景观的一道缩影。

饱览《湾区同心》犹如一场穿越山海之旅。广州镇海楼、香港金紫荆广场、澳门大三巴牌坊、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珠海大剧院等湾区地标,在长度将近5米的牙雕里纤毫毕现,栩栩如生。顶端猛犸象牙球竟达31层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张民辉介绍,作品使用牛骨材料约13吨,制作团队20人,共计制作工时约3000天。制作流程包括:创作构思、描绘草图、领导及专家审稿、基础泥模及翻制、主体镶嵌、各种组件的雕刻(包括:建筑物、人物、山水、树木、花鸟、祥云、猛犸象牙球等),最后经组装调整,制作完成。

这件大型骨雕作品《湾区同心》是如何打造的?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南都记者专访了张民辉。

 对话

记者:《湾区同心》这个作品的创作思路是什么?

张民辉: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这是我们非遗传承人艺术创作的重大题材。

记者:这个作品创作的难度在哪?

张民辉:首先是体量巨大。其次,11座城市之间如何通过构思设计有机地把它们融合到一件作品中。最后如何让作品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精细入微的表达,让人们既眼前一亮又百看不厌,这就需要熟练掌握“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岭南牙雕的技艺特征,并让它发挥到极致。

记者:这个作品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张民辉:作品的最大亮点是气势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刻画细腻让观众百看不厌。主题突出,让人们对大湾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记者:这个作品有很多地标性建筑物,都有哪些地标?

张民辉:作品里总共有215栋建筑物,22385个人物。除了广州,还有香港、深圳等地的地标性建筑物。香港:紫荆花广场、会展中心、中银大厦、国际金融中心等。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市民广场、帝王大厦、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莲花山邓小平雕像。惠州:西湖、泗洲塔。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销烟雕塑、中心广场纽带雕塑。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五层楼、五羊石雕、白云山、广州塔、琶洲塔、花城广场。佛山:祖庙牌坊、电视塔、西樵山。肇庆:七星岩牌坊、鼎湖山牌坊、北回归线标志塔。江门:开平碉楼、小鸟天堂、凌云塔。中山:孙文纪念公园、摩天轮。珠海:日月贝大剧院、珠海渔女石雕像。澳门:大三巴牌坊、莲花广场、澳门电视塔。

记者:这个作品有什么技艺特点?

张民辉:作品运用了象牙雕刻技艺中的圆雕、浮雕、镂空雕和镶嵌等闻名于世的精湛技艺。雕刻品类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树木、亭台、楼阁及现代建筑等。整件作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南派牙雕剔透玲珑、精雕细刻的技艺特点。

记者:这个作品想表达什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

张民辉:作品以山连山、水连水的壮阔场景,把大湾区11座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自然风光巧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天上瑞鹤祥云,大地莺歌燕舞,林中百花齐放,人们娱乐升平。舞龙舞狮、粤剧粤曲、龙舟竞渡等非遗项目穿插其中,增添了无限的迷人魅力。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高悬的猛犸象牙球,就像一轮冉冉上升光芒万丈的朝阳,寓意大湾区的飞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日中天、前途光明、势不可挡!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戴银欢

摄影:梁炜培

 B

  到非遗馆看龙舟“威水史”

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可以看到很多节庆的民俗,提前感受端午节。

在“山海之间”展厅里,全长22米的东莞中堂传统龙舟格外吸睛。这件来自“中国龙舟之乡”的展品,出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霍沃标之手,因诞生于1997年香港回归而别具意义。

得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即将落成,中堂镇政府对龙舟加以翻新并无偿捐赠。东莞市文化馆中堂分馆副馆长邵学成介绍,中堂镇“龙舟制作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堂龙舟制作历史悠久,龙舟特色为“大头龙”,即前端安装大龙头,船长30米,划手共56人,龙头大且威武,高高翘起,气宇轩昂,两头翘起,潇洒流畅。本次在非遗馆展出的这个龙舟为缩小尺寸的龙舟,制作于1997年,2018年曾翻新,材质为杉木,质量轻吃水浅,规格全长22米,宽1.2米,为传统龙舟的中等尺寸,俗称中龙,可供14对划手即28人同时划桨。该尺寸的龙舟为广东东江流域龙舟队训练及小型比赛使用,为中堂镇海鲨龙舟俱乐部特别定制,因尺寸缩小极为考究龙舟制作师傅对龙舟尺寸的变换及运用,展现了中堂镇龙舟制作非遗传承人娴熟的制作技巧和工艺。

据邵学成介绍,制作这条22米长的龙舟,需要6到7个人制作10天才能完成。这条龙舟还有很多“威水史”。使用该龙舟训练的中堂海鲨俱乐部曾于2011年获得在香港举办的2011世界龙王贺国庆龙舟比赛“世界龙王”称号;2013年再次卫冕“世界龙王”称号;2016年获得中国香港龙狮运动联合总会举办的国庆青衣小龙公开赛金杯男子组冠军、葵青龙王杯冠军;2018年获得东莞市以龙会友杯俱乐部龙舟比赛冠军;2019年获得“穗莞杯”东莞水乡国际龙舟嘉年华两区合作男子500米及3000米双料冠军,陪伴中堂海鲨龙舟俱乐部在世界各大赛事上屡获殊荣。

但是,目前“龙舟制作技艺”也存在传承的困境。邵学成说,传承人老龄化,制作需求受制于季节性,赛龙舟的季节订单才多,是这门技艺传承的困境。他建议,通过各种政府的扶持政策,鼓励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对于受制于季节性的问题,可以在没龙舟订单的时候,做一些龙舟模型、龙舟工艺品等,来弥补他们的收入。同时,通过一些补贴他们租金之类的方式,减轻他们的负担。

除了这条22米长的龙舟,现场还分别展示了两条3米长和1.28米长的小龙舟。邵学成表示,希望这些展品为拼搏奋进的龙舟精神留下生动注脚。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摄影:魏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