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1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洪振威 文/图)2024年5月12日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护士节记者前夕,记者走进福建省儿童医院,感受儿童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常。

“每个孩子的课都要单独排好,每个孩子家长的微信都要加。平时要多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反馈孩子训练的情况。”记者来到福建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时,护士长林开添正在这样嘱咐着科室里的年轻护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开添护士长带领患儿进行滚轮训练。

来到康复室里,记者看到,科室里的康复治疗师们正在变换着手势和器具,引导患儿利用各类康复器具,通过做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感觉统合等训练进行训练康复,其中每一项步骤都需要仔细、精准。“面对孩子尤其是这些需要康复训练的特殊孩子,我们的护理工作需要特别有耐心。孩子有时候不知轻重,手臂被指甲划伤、啃咬受伤是家常便饭。”林开添介绍道。

“童童(化名),你来把这些器具排成一排。哇,你做到了,太棒了!”林开添口中的童童是一名自闭症患儿。在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训练已经一年多了。和初来时相比,童童对指令的反应与执行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是看着他一点一点进步的。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所以孩子们取得每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让我高兴半天。”林开添说。

生活中,林开添也是一位母亲。也正是因为护士和母亲的双重身份,让她对患儿的家长有着更深的“共情”能力。“我们这的孩子治疗训练周期长,所以我和很多患儿的妈妈都处成了朋友。这些妈妈是非常不容易的,她们身上所背负的压力常人难以想象。”工作中,林开添不仅关心患儿,更把女性和母亲的这份温暖和细心给了患儿妈妈。她常常和陪伴患儿来训练的妈妈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有时候这些妈妈会跟我倾诉很多他们的烦心事。我也很愿意借一个肩膀给她们,成为她们的一个情绪出口。”林开添说。

在护士岗位上,林开添一干就是20年。她从一名普通的急诊科护士成长为一名护士长,也成了许多患病儿童心中值得信赖的“妈妈”。林开添说,希望用自己的精心工作和扎实的技术,给患病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点亮希望之光。为了这个朴实的愿望,她一直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努力工作。

“护士阿姨,我最近表现都很勇敢,我想用我的勇气积分来换一个扭蛋。”辉辉(化名)是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的一名小患者。今年5岁的他,已在医院接受了多期的治疗。

辉辉口中的勇气积分是该科室为了舒缓患儿们的情绪,鼓励患儿们设立的勇气银行。除了勇气银行,患儿们还可以在医院的海豚空间里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做游戏、玩玩具。

“病区的患者最小三个月,最大16岁,有的很活泼,有的则比较内向。因为血液病的原因,出去玩耍的机会很少。我们想到了设立勇气银行。设立勇敢行为,鼓励患儿用配合治疗获取印章积攒后抽取扭蛋的方式,配合我们医护团队治疗,让他们更快地好起来。”血液肿瘤科护士长黄颖介绍,“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及“PICC置管术”是血液肿瘤科最常见的穿刺操作。它们几乎贯穿了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也是患儿恐惧与疼痛的主要来源。诊疗过程的疼痛如果管理不善会产生短期或长期的负面影响,孩子们往往会记得这些穿刺的疼痛,随即出现焦虑、恐慌等,后续治疗过程更加痛苦且在肿瘤治疗中可能被放大。

“在我们科室,我们会特别关注患儿的心理、情绪。”黄颖告诉记者,前一阵子,科室来了一名高中生患者,在被确诊白血病后情绪非常消沉,和家人的关系也更加紧张。护士注意到他的负面情绪后,每天陪他到医院楼下散步聊天,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正是这份温暖,慢慢改变了这位少年,不仅越来越配合治疗,而且和家长的关系也融洽不少。

暖心服务升温!在温暖的照护让患儿少了些恐惧,让小患儿感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关心,同时也给患儿带来健康、快乐和安全。值此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向在工作一线的所有白衣天使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康复治疗师正在对患儿进行平衡感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康复治疗师正在对患儿进行腿部力量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儿们在海豚空间和志愿者以及护士们度过快乐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液肿瘤科护士长垒起厚厚一叠病历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液肿瘤科护士正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

(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