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潘的泪水夺眶而出,而潘女士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母子二人再度相拥。今年母亲节前夕,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帮助一对失散六年的母子重逢团圆。

“他先天有智力残疾,走失的时候是15岁。”2018年,潘女士母子在一家超市附近走散。2024年,当21岁的小潘站在潘女士面前时,已然是个身高超过母亲的大小伙子。

“看到母子团聚,我很感动,也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工作好有意义。”当了十多年法医的徐汇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侯东洋感慨。正是他的努力促成了这对母子重逢相认。

由于小潘系非婚生子女,当年潘女士也背负着思想负担,不想让家乡人知道。作为单亲妈妈,她独自带着孩子四处打工。小潘走失后,潘女士自行寻找无果,2020年,她再次来上海报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女士母子团聚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徐汇警方 提供

一般寻亲最好能采集父母双亲的血样,但这个案例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如果有双亲血样,就能将目标范围缩小到个位数。而现在,还是要面对很大不确定性。”侯东洋在支队前期大量基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潘女士已采集血样进行单亲比对,梳理出千余条符合此条件的人员信息。他不厌其烦地一条一条信息研判筛选,逐步缩小范围,终于排查出一个疑似小潘的刘姓人员。

可此人的户籍地在上海,这又与小潘原籍贵州有出入。为进一步查清真相,侯东洋追本溯源,发现其身份为流浪收容人员,户籍地为上海福利院。经询问得知,原来当年因男孩无法表达自己姓名和身份信息,福利院为他重新起了名字,目前居住在本市的救助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女士母子团聚

于是,侯东洋联系上了此时正在温州打工的潘女士,将“小刘”近期的照片转发给她辨认。不出一分钟,潘女士就来电确认这就是他走失的儿子小潘。

民警随即将曾经采集到的“小刘”血样送往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进行亲缘鉴定,结果显示符合单亲关系,也符合母系遗传,进一步从生物学上印证了“小刘”就是小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将母亲的照片拿给小潘辨认

今年4月底,潘女士在其姐姐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救助管理二站,当工作人员将小潘送到她面前的时候,母子二人都潸然泪下。

“一切感觉像做梦,当年走失的时候,他脾气不好,营养不良,头发黄黄的,今天再相见,他个人也长高了,脾气也变好了,头发乌黑。”潘女士和姐姐向救助站工作人员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这对母子团圆了,然而还有很多失联的亲人等待我们去寻找,我也感觉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认亲现场归来的侯东洋继续和同事们投身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帮助更多失散的亲人们重逢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