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第一次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看到会动的恐龙模型,把才上幼儿园小班的老二吓得不轻。模型大概有两层楼高,对于小小孩来说,可能观感上会比较震撼。

只是老母亲从未料到,当时的老二居然会如此害怕,以至于后面没办法继续参观。

现在的老二呢?去自然博物馆,恨不得能摸一摸恐龙模型。日常阅读,非常喜欢与恐龙相关的童书。老二前后对恐龙的态度转变,还是有点大的。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不得不说,好看的童书帮了不少的忙。家里关于恐龙的童书不少,从故事到科普,这几年陪伴老二逐渐成长。

这不,老母亲又为他寻来了这本与恐龙有关的——《神秘的恐龙图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秘的恐龙图鉴》,是有着40年恐龙研究经验的恐龙学者小林快次为孩子出的一本书。其中的插画,则是对恐龙有着深入研究的日本插画家川崎悟司所画。

选择的理由

选择的理由

第一眼就决定入《神秘的恐龙图鉴》,是因为这两位作者吗?还真不是。是因为这本书的翻译和审订者中,有邢立达。对其他两位作者不熟,但对邢立达相对来说还是熟的。家中有邢立达出的恐龙书,也有他推荐、审订的恐龙书

经他翻译、审订的恐龙书,在内容上总归是有保障的。给孩子看的科普书,在内容上,就要有正确率的保障。

选这本《神秘的恐龙图鉴》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它属于“阳光知识漫”系列书籍。只要有“阳光知识漫”标志的书读起来,总是让人轻松又有获得感的。读《神秘的恐龙图鉴》,能让原本对恐龙没兴趣的孩子,多了一份好奇心。

思路清晰的恐龙图鉴

思路清晰的恐龙图鉴

以往看过的恐龙科普书,大多按照恐龙的时间线来介绍。《神秘的恐龙图鉴》,分享的角度则让人耳目一新。

整本书的思路很清晰,在开篇先介绍什么是“恐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恐龙”的定义之后,再具体介绍恐龙的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页一恐龙的介绍方式,能让孩子一目了然地了解恐龙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秘的恐龙图鉴》沿袭了“阳光知识漫”一贯的风格,让孩子们在阅读时的体验是轻松又有获得感的。

发现恐龙世界的乐趣

发现恐龙世界的乐趣

《神秘的恐龙图鉴》的作者,还真的很会取标题。一看标题,就让人忍不住速度进入恐龙的世界。

比如,米拉加亚龙,作者取的标题:
剑龙中脖子最长的美颜女神?

  • 埃德蒙顿甲龙:让骨头化作自己的铠甲?!
  • 龙王龙:肿头龙的恐龙宝宝?
  • 原角龙:明明是角龙却没有角
  • 慈母龙:照顾幼年恐龙的恐龙!
  • 副栉龙:用头冠进行交流?!
  • 大椎龙:恐龙育儿也主要依赖雌性恐龙?!
  • 叉龙:用无法太高的脖子换得生路?!
  • 恐手龙:拥有迷一般的巨大臂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好像很喜欢用“!”“?!”啊。别说,因为这些“!”、以及对恐龙的精简介绍,让人迫不及待要去了解神秘的恐龙世界。而且,因为这些个奇奇怪怪的标题,在看过内容之后,一下子就记住了不同种类的恐龙。

《神秘的恐龙图鉴》标题取得生动又有助于记忆!(在作者的影响下,也用下“!”),内容读起来也很有意思。

神秘的恐龙图鉴?嗯,确实挺神秘的。

写在结尾的话

写在结尾的话

童书阅读的快乐,在《神秘的恐龙图鉴》里,又体验了一回。对于孩子们来说,合上书,还能听20集《恐龙世界大冒险》的多人演播有声剧。

哎呀,一本书的快乐居然有这样多!喜欢恐龙的孩子们,可别错过这本《神秘的恐龙图鉴》呦~

Hi~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小学生+初中生)
佛系养娃的沪漂老母亲~
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
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保持自我的成长。
分享女孩&男孩养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