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瑞超 济南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桥收费站穿着制服指挥交通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特别亮眼——不是因为长得最高最帅,而是最黑。黝黑的皮肤成了陆相顶的底色——这是他常年在路上户外工作,与太阳共舞、与风雨并肩的写照。

孩子发烧不回家,妻子找到单位

5月8日,刚刚结束五一小长假,天桥收费站依然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作为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最繁忙、管理难度最大的收费站,大货车、小轿车轮番上阵是常态,陆相顶深感责任重大。

“都是上班族,谁不想休个完整假期啊,但是我们员工不行。” 作为天桥收费站负责人的陆相顶理解员工的想法,但是岗位特殊性也没有办法。“越到节假日我们越忙,一放假小车多起来,大货车不会减少,整体车流量就更大了。”

而每个节假日前一天的下午两点至晚上九点是收费站保畅的关键节点,每逢此时,整个收费站全力以赴、加班保畅,有的同事连续十几个小时坚守岗位。

每个节假日,都是一次大考。

如今54岁的他,从1999年京台高速通车开始在山东高速从事路政工作,2002年调去济南万德收费站,再到2008年来到天桥收费站至今,一直在路上工作,早已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

但是,家人也有不理解的时候,有一次陆相顶的妻子就找到收费站来了。

“孩子连续几天发高烧不退就回不了家看看吗?家里的老爸老妈都80多岁了也顾不上?”妻子心有不解,气喘吁吁地找到天桥收费站,结果来到一看气消了——此时正在岗亭值班的陆相顶紧张忙碌,片刻不停歇。

从那之后,家人都特别支持他的工作。

324小时开机的电话

陆相顶有三部电话,其中两个手机,一个固话。

现在家里有固话的家庭不多了,为什么还保留固话呢?面对记者的疑惑,陆相顶解开了谜底:我休息的时候也必须随时接电话,一有事就得连忙赶回单位,有时候地下室等一些地方手机没有信号,固话就能保证一直畅通。

休息在家的时候,站上临时有情况需要解决,开着车赶紧赶过去,这是陆相顶的工作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站长带领我们3个人,每天11点到13点半去岗亭值班,替员工休息。”天桥收费站副站长韩道君告诉记者。收费站四个领导每天都去岗亭值班,一方面替员工午休,另一方面也是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站长腰不好,做过腰椎间盘手术,一到下雨阴天腰比天气预报还准!”一位同事说,站长虽然腰不好,但是从来不给自己找理由,该值班值班,该站岗站岗。

献给人间大爱的最高礼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收费站,无数来往的车辆,便是无数家庭的承载。

在这里,看见生活百态。

生孩子的,难产的,抢救的,病危的……不管是120车还是私家车,每逢遇到与生命有关的紧急车辆,陆相顶只有一个念头:生命至上!每次都是特事特办,协调绿色通道,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而遇到抗洪救灾等奔赴救援现场的车辆,陆相顶向来都是用站上的“最高礼仪”进行接待,献上对人间大爱的敬重。

2023年8月,河北突降暴雨,济南东风救援队救援归来,回到济南,在天桥收费站出口处,遇到了特别的一幕。

“欢迎回家,凯旋归来!”这些字样在收费站的大屏幕上滚动着;列队,敬礼!身着工装的收费站工作人员列队敬礼,迎接逆行者归来。陆相顶说,“收费站上条件有限,只能用我们所能做的去给逆行者送去最大的尊重!”

仪式算不上复杂,但是敬意满满。

老团队,新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桥收费站,有个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门口挂牌为劳模创新工作室。

不同于多数单位——创新工作都是由高学历专业人才团队组成,在这里,陆相顶和同事们便是创新工作室的核心成员。

他们每天在收费站工作,车辆6进9出,车流量很大,大货车川流不息,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这便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的源泉。

陆相顶分享了他们团队一款专利产品的“诞生记”。

陆相顶说,以往的时候,绿通车辆检验每次测量我们都是拉着大长尺子、用肉眼盯着,很费时费力,尤其是车流量大的时候,人工测量很耽误时间。

这该怎么办呢?

陆相顶和团队来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利用多年收费站工作经验,研究出了绿通车辆超高自动报警及ETC车辆安全提醒装置,半个月时间便完成了。

从实践中来,是为了到实践中去。

在实验室里实验成功后,他们第一时间在收费站测试,发现:成功了!现在天桥收费站的绿通车辆一旦超高该设备便自动报警,省去了不少人力物力。该成果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5月8日,在车来车往的天桥收费者,带记者观看这一科技成果的时候,陆相顶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