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国花学校推行的“对分课堂”,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更让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得到真正发生。每一阶段课堂教学质量的阶梯性提升,都能得到上级教育部门领导和家长的充分认可。

本学年度,国花学校“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又上新台阶,课堂上呈现新样态。各学科教研组紧紧围绕“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教学进行研读课程标准,深入学习对分课堂理论、观摩研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探索研究怎样“以学生为中心”让“对分课堂活起来”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让老师成长让学生进步真正发生”,尤其是在优化“小组合作”上下足了功夫。

经过3月份、4月份再研讨再探索,教研组内轮流上公开课,互听互评;不同年级的相同学科互听互评;领导推门听课和瞬间课堂抽查;教务处专门负责教务的老师课堂检查,都将情况在学部公示。老师们有压力也有动力,更多的是压力动力之下的专业进步和成长。

为了对教学教研活动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对分课堂”的阶段性检验,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总校决定举行“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并下发具体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花学校小初部根据总校文件精神,为了让小初部同学科老师参与备课、磨课、听课、评课、赛课,本次初赛和决赛活动有计划并分阶段有序进行。5月8日—13日,国花学校小初部对分课堂优质课比赛在16号报告厅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选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执教教师按围绕“精讲听学——独学内化——小组合学——展学解惑——迁移检学”五步环节展开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

本次对分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历史、地理学科。每位教师从不同学科特点、不同角度,把“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分别融入到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对分课堂”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以及在课堂中的灵活操作,充分展示了“对分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张颜丽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张颜丽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里面图形的测量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面积。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其空间思维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整堂课对分结构完整清晰合理,重难点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在张老师的精讲引导下独学、合学、展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把课堂交给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张文龙

《利用“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龙老师执教七年级数学《利用边角边“SAS”判定三角形全等》,这节课按照学校提出“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授课。

整堂课展示了一次完整的“对分”,通过精讲学生掌握了判定全等三角形的第四个方法,独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合学过程中学生互相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小老师帮扶,课堂氛围浓厚,展学环节进一步解决学生困惑,加深学生知识的掌握,最后通过检学环节检测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马静静

《分式的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静静老师执教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加减》,马老师在本节课的两次对分均按照“精讲听学-独学内化-小组合学-展学解惑”四个环节展开,课堂内容清晰流畅,学生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张燕菲

《Do you like pears》Part A Let’s tal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燕菲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Do you like pears》Part A Let’s talk 以水果为主题,按照对分课堂流程精讲听学-独学内化-小组合学-展学解惑-迁移检学进行讲授。

在精讲听学以《finger family》歌曲为导入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实物练习语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独学内化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运用精讲内容的知识点巩固练习。在小组合学中引导学生有效讨论,及时总结疑惑之处,最后再通过迁移检学,回归到生活当中,练习重点句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马国胜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Section A (1a-1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国胜老师执教七年级英语《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 (1a-1c)。本节课是一个听说课以“4+1”对分课堂为核心贯穿整个环节。

精讲听学部分:让孩子们在句子中学习新单词、新短语在语境中进行操练。以chant的形式进行重点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孩子们轻松,高效,精准的掌握核心内容。独学内化部分:先完成课内文本听力,又呈现课外听力材料,实现双文本练习,加强听力的训练。小组合学部分:在小组合学之后进行第二次合学,目的让孩子们去找小老师帮忙解决组内解答不了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亮 考 帮”的应用。迁移检学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输出,检验学习的成果,让孩子们自己去分析问题,去组织语言,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以chant开头做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汇总,以chant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把课堂推向高潮。

马老师的课堂亮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毫不拘束,大胆发言与展示,特别是组内有合作,组外有学伴,每一位同学在小组合作参与中让进步和成长真正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李亚男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亚男老师执教八年级英语《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本节课程主要以听说为主,围绕"传说和故事"这一话题,通过听说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听说技能。

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借助听力任务,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重点落在学生的独学和合学上。这几个对话均围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展开,2a/2b主要是讲述故事的内容,而2d对话则是就这个故事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及观点,并渗透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李聪

《憧憬美好集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聪老师执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憧憬美好集体》。本节课按照“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强调的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前律动操展现出学生默契的集体协作,精讲听学-独学内化-小组合学过程中紧贴学生实际生活,通过集体中发生的事例引发学生对美好集体的共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集体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展示班级三位老师的寄语充满了寄托和祝福,学生通过宣誓活动加强了对美好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贾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磊老师执教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首先用大单元教学的视角切入本节新课教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紧接着用时间轴的方式引领学生们整体感知,梳理本课大事,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强化其时序性。其次给学生们抽签发放身份卡,将一些史料实证以剧本杀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历史解释,同时在情境化历史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最后为更好的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历史课堂,学生集体表演历史版本的《明天会更好》,在歌曲结尾处学生高声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最终达到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教学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解婉莹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婉莹老师执教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精讲时教师重难点突出、易错字标红,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学生通过独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学中,教师设计水土流失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明白植被、土质、坡度、降水等自然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进而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迁移检学的问题设计有梯度性和发散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地理教学不是知识点的罗列、堆砌。我们要为学而教,为思维而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庞茜茜

《那个星期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茜茜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那个星期天》。按照“单元设计•(4+1)对分课堂”模式展开。

精讲听学环节,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字词并掌握了理解词语的方法。独学内化环节,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步根据时间变化,总结概括出课文中小男孩的心情及心情变化。小组合作环节,老师明确合学要求,学生独立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交流和修改。展学解惑环节,由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并书写小组的的意见,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通过自由读、师生配乐合作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进入情景,深切地感受小男孩等待时不断变化的心路历程。迁移检学环节,老师更是精心设计了分享等待时的经历这一内容,既是对本节课的练习和总结,又是对第二课时的过渡和铺垫。

整堂课紧紧围绕课时目标,活泼生动,紧张而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李莹

《紫藤萝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莹老师执教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体味人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信仰。

这节课运用了两次对分,以一段旺盛的紫藤萝花视频导入,精讲时老师与学生合作美读,梳理文章脉络;两次独学问题层层深入,给予学生独立学习空间;小组合学热火朝天、小老师帮扶尽职尽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展学环节通过各种朗读与点评,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迁移检学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感悟聊心得,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教师:丁琪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琪老师执教八年级语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在本节课中,设置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在旅行中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朗读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升华情感,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效果较好。教师充分运用“对分”模式,教学评一体化,体现了实实在在教语文。

议课共成长

每场三位老师上课,之后就是各学科负责人安排学科组评课。评课形式采用“对分课堂”的研讨模式:一半时间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的老师代表,到台上进行评课;一半时间是三位执教老师的说课和负责领导最后的总结反思和下一步的目标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振民校长在本次活动中全程参与听课评课,对每节课都做很精准的点评,对小初部的“对分课堂”给予高度评价,为国花学校的课堂质量大幅度的提升感到欣喜和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李校长做点评及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郭校长做点评及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王主任做点评及总结

▼ 数学组老师分组,就三节数学课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部数学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七年级数学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八年级数学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 英语组老师分组,就三节英语课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学部英语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七年级英语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八年级英语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 史地生政老师分组,就三节史地政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生物组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历史组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道法组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地理组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 语文组老师分组,就三节语文英语课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学部语文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七年级语文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年级语文老师们正在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年级教师代表上台依次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委(数学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委(英语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委(史地政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对分课堂优质课评委(语文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办教学竞赛的直接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目标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次“对分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后,把竞赛课堂转向常态的对分课堂,把骨干教师的竞赛课转向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把教学竞赛与日常课堂教学融合统一,体现了教学竞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真实教学、服务真实日常课堂的目标,那就是:搞活“对分课堂”,让课堂高效看得见,让学习真正发生,让进步和成长真正发生。